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包括用于下肢的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第三承托结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承托结构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第二承托结构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第三承托结构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一、第二铰接处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第二承托结构上还设有绑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腿长、脚长,患者的下肢能够与下肢体位管理器紧密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病况调整各个承托结构之间的弯曲程度,避免患者下肢关节僵硬而导致恢复速度缓慢;该下肢体位管理器上还设置有绑紧装置,能够避免出现移位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
技术介绍
如今运动医学飞速发展,不同的术者、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体位的要求不尽相同,若体位管理不好,会加大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疾病的恢复速度下降。随着病区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患者的舒适度要求以及护理需求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临床大多使用单一、特殊形状的体位垫来进行体位管理,体位垫结构固定,医护人员调整患者体位时需更换不同的体位垫,会增加临床科室的成本,也会降低体位管理的有效性。现有的一些体位管理器,虽然能够承托患者的腿部、足部,但由于其长度固定,部分患者的腿长、脚长与体位管理器不符,导致患者下肢与体位管理器之间存在间隙,患者易感到不适;体位管理器上没有固定下肢的结构,患者的下肢容易发生移位,从而导致出现关节畸形、下垂等现象;体位管理器没有能够调节患者髋部、足部弯曲程度的装置,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腿长、脚长,患者的下肢能够与下肢体位管理器紧密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病况调整各个承托结构之间的弯曲程度,避免患者下肢关节僵硬而导致恢复速度缓慢;该下肢体位管理器上还设置有绑紧装置,能够避免出现移位的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包括用于承托大腿的第一承托结构、用于承托小腿的第二承托结构、用于承托足部的第三承托结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第三承托结构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与所述第二承托结构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承托结构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下肢的绑紧装置。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设置有用于承托下肢的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第三承托结构,且各承托结构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腿长、脚长,各承托结构能够与患者的下肢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第一铰接处设置的角度调节机构,使第一承托结构和第二承托结构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调节患者膝部的弯曲程度;第二铰接处设置的角度调节机构,使第二承托结构和第三承托结构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调节患者踝部的弯曲程度。绑紧装置的设置能够保证患者下肢体位在各承托结构上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下肢移位而出现关节畸形、下垂等现象。为了使患者髋部的弯曲程度能够通过下肢体位管理器调节,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和所述第二承托结构的底部铰接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可调支撑装置。为了使绑紧装置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下肢,所述绑紧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大腿的第一固定带、用于固定小腿的第二固定带和用于在足背固定的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设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分别装于第二承托结构的两侧。为了使第一承托结构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大腿,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杆的结构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杆套设在所述第一杆的两个自由端,使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承托板与所述第二杆固定连接。为了使第二承托结构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小腿,所述第二承托结构包括第三杆、第四杆和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三杆套设在所述第四杆上,使所述第三杆与所述第四杆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承托板与所述第四杆固定连接。为了使第三承托结构能够有效承托患者的足部,所述第三承托结构包括第五杆、第六杆和第三承托板,所述第六杆套设在所述第五杆上,使所述第六杆与所述第五杆实现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承托板与所述第六杆固定连接。为了防止第一承托结构对患者下肢造成压力性损伤,所述第一杆上设有用于防止大腿根部损伤的第一垫体。为了防止第二承托结构对患者下肢造成压力性损伤,所述第二承托板上设有用于防止足跟损伤的第二垫体。为了使第二垫体能够与足部相匹配,所述第二垫体的结构为C形结构。为了使第三固定带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足部,所述第六杆上设有用于与固定带的自由端连接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第三承托结构上分别设置的长度调节机构,即每个承托结构均有两个杆套接构成,实现两个杆相互滑动改变承托结构的长度,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腿长、脚长,承托结构能够与患者的下肢贴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第一承托结构与第二承托结构之间、第二承托结构与第三承托结构之间设置的角度调节机构,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调整患者膝部、足部的弯曲程度;第一承托结构、第二承托结构底部设置的可调支撑装置,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调整患者髋部的弯曲程度。各部位弯曲程度的调节能够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的病况需求,以及同一患者的不同体位调整需求。(3)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的设置使下肢体位管理器能够根据患者下肢的胖瘦调整固定带的固定松紧程度,使患者下肢与体位管理器紧密贴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示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承托结构,11-第一杆,12-第二杆,13-第一承托板,2-第二承托结构,21-第三杆,22-第四杆,23-第二承托板,3-第三承托结构,31-第五杆,32-第六杆,33-第三承托板,4-角度调节机构,5-绑紧装置,51-第一固定带,52-第二固定带,53-第三固定带,6-可调支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用于承托大腿的第一承托结构1、用于承托小腿的第二承托结构2、用于承托足部的第三承托结构3;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第三承托结构3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第一承托结构1与第二承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包括用于承托大腿的第一承托结构(1)、用于承托小腿的第二承托结构(2)、用于承托足部的第三承托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第三承托结构(3)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与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3)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4);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下肢的绑紧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包括用于承托大腿的第一承托结构(1)、用于承托小腿的第二承托结构(2)、用于承托足部的第三承托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第三承托结构(3)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与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铰接形成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3)铰接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4);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第二承托结构(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下肢的绑紧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和所述第二承托结构(2)的底部铰接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可调支撑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紧装置(5)包括用于固定大腿的第一固定带(51)、用于固定小腿的第二固定带(52)和用于在足背固定的第三固定带(53),所述第一固定带(51)装于第一承托结构(1)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带(52)、第三固定带(53)分别装于第二承托结构(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下肢体位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1)包括第一杆(11)、第二杆(12)和第一承托板(13),所述第一杆(11)的结构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杆(12)套设所述第一杆(11)的两个自由端,所述第二杆(12)与所述第一杆(11)可滑动连接组成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