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子屏幕和滑动组件;多个子屏幕中至少部分子屏幕两两相对可转动连接并通过滑动组件相对可滑动连接,以使多个子屏幕至少能够在立体状态与层叠收纳状态之间变换。当显示装置处于立体状态时,能够实现立体显示从而满足立体显示需求,当显示装置处于层叠收纳状态时,占据空间较小,便于收纳。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不仅能够实现立体显示,还能够减小显示装置的体积,便于显示装置的携带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由于诸多优点,例如其是主动发光器件,与传统的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方式相比,其显示技术无需背光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膜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因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能够显著节省电能,可以做得更轻更薄,比LCD显示装置耐受更宽范围的温度变化,而且可视角度更大。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展示、装修等领域。但是,目前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多为平面显示,在产品展示以及装修领域应用时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立体显示装置普遍存在占据空间过大,不便于携带运输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旨在使得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多种状态变换。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子屏幕和滑动组件;多个子屏幕中至少部分子屏幕两两相对可转动连接并通过滑动组件相对可滑动连接,以使多个子屏幕至少能够在立体状态与层叠收纳状态之间变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多个子屏幕能够在立体状态、层叠收纳状态以及平面状态变换,在平面状态,多个子屏幕共面设置;优选地,在平面状态,多个子屏幕的显示面朝向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转动组件,至少部分子屏幕通过转动组件两两相对可转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子屏幕通过滑动组件在层叠收纳状态和平面状态之间转换;和/或,多个子屏幕通过转动组件在立体状态和平面状态之间转换;和/或,多个子屏幕通过转动组件及滑动组件接方式立体状态、层叠收纳状态及平面状态之间的任意变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子屏幕中至少两个子屏幕通过转动组件及滑动组件相互连接,在通过转动组件及滑动组件相互连接的两个子屏幕中,其中一者相对另一者通过滑动组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并通过转动组件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可转动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滑动组件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滑轨和滑块,在通过滑动组件相互连接的两个子屏幕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滑轨,另一者上设置有滑块;滑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卡槽,以使滑块能够限位于卡槽;优选地,滑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卡槽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卡槽具有限位凹部、及与滑轨连通的开口,限位凹部位于开口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滑块相对其所在的子屏幕在第二方向上可移动设置,以使滑块能够限位于限位凹部或由开口沿滑轨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卡槽的第一配合件和设置于滑块的第二配合件,以使滑块限位于卡槽时,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能够相互配合;其中,第一配合件在卡槽内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可转动设置,以使第一配合件能够驱动第二配合件、及第一配合件所在的子屏幕绕转动轴线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子屏幕中至少两个子屏幕之间通信连接,以使通信连接的两个子屏幕中,其中一者可以显示另一者的显示画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子屏幕的尺寸相同;和/或,在层叠设置状态,多个子屏幕的显示面朝向相同。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子屏幕,多个子屏幕中至少部分子屏幕相对可转动连接,显示装置还包括滑动组件,使得至少部分子屏幕能够通过滑动组件相互滑动连接。多个子屏幕中至少部分子屏幕两两相对可转动连接并通过滑动组件相对可滑动连接,使得多个子屏幕中至少部分子屏幕既能够相互转动还能够相互滑动,从而使得显示装置能够在立体状态和层叠收纳状态之间变换。当显示装置处于立体状态时,能够实现立体显示从而满足立体显示需求,当显示装置处于层叠收纳状态时,占据空间较小,便于收纳。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不仅能够实现立体显示,还能够减小显示装置的体积,便于显示装置的携带和收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处于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处于层叠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处于平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处于平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处于平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处于平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立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处于平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立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子屏幕;110、第一屏幕;120、第二屏幕;130、第三屏幕;140、第四屏幕;150、第五屏幕;160、第六屏幕;200、滑动组件;210、滑轨;220、滑块;230、卡槽;231、限位凹部;232、开口;240、连杆;300、转动组件;310、第一配合件;320、第二配合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子屏幕和滑动组件;/n多个所述子屏幕中至少部分所述子屏幕两两相对可转动连接并通过滑动组件相对可滑动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子屏幕至少能够在立体状态与层叠收纳状态之间变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子屏幕和滑动组件;
多个所述子屏幕中至少部分所述子屏幕两两相对可转动连接并通过滑动组件相对可滑动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子屏幕至少能够在立体状态与层叠收纳状态之间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子屏幕能够在所述立体状态、所述层叠收纳状态以及平面状态变换,在所述平面状态,多个所述子屏幕共面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平面状态,多个所述子屏幕的显示面朝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转动组件,至少部分所述子屏幕通过所述转动组件两两相对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子屏幕通过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层叠收纳状态和所述平面状态之间转换;
和/或,多个所述子屏幕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在所述立体状态和所述平面状态之间转换;
和/或,多个所述子屏幕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及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立体状态、所述层叠收纳状态及所述平面状态之间的任意变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屏幕中至少两个所述子屏幕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及所述滑动组件相互连接,在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及所述滑动组件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子屏幕中,其中一者相对另一者通过所述滑动组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并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保贵,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