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丝绒丝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48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丝绒丝被,包括被子本体,被子本体包括正被面和背被面,所述的正被面与背被面之间依次设置为桑蚕丝层、第一涤丝纺衬布层、白鹅绒丝层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背被面的边缘向上翻折出一个立高面,立高面缝制到正被面上,正被面、背被面和立高面围成一个容纳桑蚕丝层、第一涤丝纺衬布层、白鹅绒丝层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的腔室,正被面上缝制有连通该腔室用的拉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用,生产成本低,结构新颖,双芯组合结构,上层蚕丝、下层白鹅绒丝,蚕丝轻柔吸湿,相比羽绒更加贴身,绒丝保暖透气,与蚕丝而论保暖性更强,蚕丝和绒丝两者优势互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丝绒丝被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上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蚕丝绒丝被。
技术介绍
现有的蚕丝被为单纯的蚕丝被,绒丝被也为单纯的绒丝被,没有将二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蚕丝绒丝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措施:一种蚕丝绒丝被,包括被子本体,被子本体包括正被面和背被面,所述的正被面与背被面之间依次设置为桑蚕丝层、第一涤丝纺衬布层、白鹅绒丝层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背被面的边缘向上翻折出一个立高面,立高面缝制到正被面上,正被面、背被面和立高面围成一个容纳桑蚕丝层、第一涤丝纺衬布层、白鹅绒丝层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的腔室,正被面上缝制有连通该腔室用的拉链;所述的被子本体的尺寸为200×230CM或220×240CM;所述的被子本体的四个角均设置为圆角;所述的立高面上缝制有拉链式检测口;所述的正被面采用60S提花面料,背被面采用素色60S长绒棉面料,桑蚕丝层的重量为0.5-0.6kg,白鹅绒丝层的重量为1.2-1.4kg;所述的被子本体的内外边缘均缝制有若干扣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用,生产成本低,结构新颖,双芯组合结构,上层蚕丝、下层白鹅绒丝,蚕丝轻柔吸湿,相比羽绒更加贴身,绒丝保暖透气,与蚕丝而论保暖性更强,蚕丝和绒丝两者优势互补;实现1+1>2,两者取长补短,厚薄适中,集蓬松保暖,舒适贴肤健康透气与一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层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扣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蚕丝绒丝被,包括被子本体10,被子本体10包括正被面1和背被面2,所述的正被面1与背被面2之间依次设置为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背被面2的边缘向上翻折出一个立高面8,立高面8缝制到正被面1上,正被面1、背被面2和立高面8围成一个容纳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的腔室,正被面1上缝制有连通该腔室用的拉链7。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容纳在该腔室内。拉链7的长度约为1米,便于装入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立高面8的高度与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的总厚度相当。所述的被子本体10的尺寸为200×230CM或220×240CM。所述的被子本体10的四个角均设置为圆角。所述的立高面8上缝制有拉链式检测口11,可以作为检测使用。所述的正被面1采用60S提花面料,背被面2采用素色60S长绒棉面料,桑蚕丝层3的重量为0.5-0.6kg,白鹅绒丝层5的重量为1.2-1.4kg。所述的被子本体10的内外边缘均缝制有若干扣袢9。通常被子本体10的拐角处和边上均有设置。扣袢9的作用是方便被子自身的定型。蚕丝(桑蚕丝层3)维持湿度,绒丝(白鹅绒丝层5)保持温度,两者以1+1>2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管理湿度与温度的睡眠系统,带来全新的睡眠体验。双芯(桑蚕丝层3和白鹅绒丝层5)组合结构,是一层蚕丝(桑蚕丝层3)+一层绒丝(白鹅绒丝层5)组合成一条完整的被芯,又可称为1+1=1的被芯结构,使整床被芯集贴身柔软、保暖轻盈于一身。蚕丝被内密布纤长的蚕丝蛋白纤维,交织间形成网状力学结构。蚕丝(桑蚕丝层3)的自重通过力学网均匀分散,使用无压迫感,通过蚕丝(桑蚕丝层3)和绒丝(白鹅绒丝层5)结合,蚕丝(桑蚕丝层3)良好的贴身性即使辗转反侧,也能紧密贴合肌肤,防止漏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丝绒丝被,包括被子本体(10),被子本体(10)包括正被面(1)和背被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被面(1)与背被面(2)之间依次设置为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背被面(2)的边缘向上翻折出一个立高面(8),立高面(8)缝制到正被面(1)上,正被面(1)、背被面(2)和立高面(8)围成一个容纳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的腔室,正被面(1)上缝制有连通该腔室用的拉链(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丝绒丝被,包括被子本体(10),被子本体(10)包括正被面(1)和背被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被面(1)与背被面(2)之间依次设置为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背被面(2)的边缘向上翻折出一个立高面(8),立高面(8)缝制到正被面(1)上,正被面(1)、背被面(2)和立高面(8)围成一个容纳桑蚕丝层(3)、第一涤丝纺衬布层(4)、白鹅绒丝层(5)和第二涤丝纺衬布层(6)的腔室,正被面(1)上缝制有连通该腔室用的拉链(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绒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子本体(10)的尺寸为200×230CM或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钱皇丝绸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