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芸专利>正文

新一代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45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机柜设计,确切的说是新一代机柜设计,包括内置冷凝器(1)、滑轨(导轨)控制装置(2)、电源管理单元(3)、机柜隔温层(4)组成,通过空气流动方向/空气对流方式、及冷凝器直接接触到指定部位,以达到调整机柜/机箱内设备所需的温度(降温/升温),同时,由电源管理单元统一输出平稳的电源供机柜/机箱内各设备使用,机柜/机箱内设备放置在滑轨(导轨)(10)的托板(7)上,改变以往机柜/机箱内设备格局,安装与维护更加方便。并且机柜/机箱的壳体有隔温层(4),减少外界环境对机柜/机箱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涉及机柜/机箱、冷凝器内置式、滑轨(导轨)控制装置(2)、电源管理单元(3)、机柜隔温层(4)组合应用。
技术介绍
占用较大的使用空间。传统机柜/机箱不能独立使用,必须在专用的机房中使用。专用机房占用较大的空间,耗能较大。能耗高。传统机柜/机箱不能独立降温,必须通过机房内的冷空气对计算机/设备进行降温,降温效率较低。电源电流不稳定。机柜/机箱内的各设备电源独立工作,不易管理,能耗高,造成电源不稳定。维护困难。如计算机CPU出现故障后,通常有几个工程师拆卸设备。不稳定,计算机/设备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传统机柜/机箱无隔温装置,使计算机/设备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以至影响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费用高。传统方法是先建设机房,再进行环境设施建设,再加上设备,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新一代机柜,即内置式冷凝器(1)、滑轨(导轨)控制装置(2)、电源管理单元(3)、机柜隔温层(4)、机柜/机箱(27)的组合应用。独立使用。该机柜/机箱可独立使用,不需要专用的机房,节省大量的空间。能耗低。该机柜/机箱采用独立降温技术,可直接对计算机/设备降温,电源电流稳定。机柜/机箱内的各设备电源统一由电源管理单元管理,性能稳定。维护方便。通过滑轨(导轨)控制装置,拆卸计算机/设备零部件灵活自如。费用低。通过取消或简化机房建设,大大降低了小型机/主机整体使用费用。稳定,机柜/机箱隔温装置,计算机/设备不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新一代机柜的应用形式进一步说明。图1是新一代机柜的原理图。图2是新一代机柜实施例正视图。图3是新一代机柜实施例后视4是新一代机柜实施例剖面构造图。图5是新一代机柜管理电源单元冗余设计原理图。图6是新一代机柜滑轨(导轨)控制装置原理图。。图中1.内置冷凝器,2.滑轨(导轨)控制装置,3.电源管理单元,4.机柜隔温层,5.内置转接控制装置,6.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7.托板(也称底板、托架),8.固定孔(定位孔),9.专用软管,10.滑轨导槽,11.固定螺栓,12.绝缘垫,13.硬盘固定架,14.主板,15.光驱,16.软驱,17.电源模块,18.输入接口,19.输出接口,20.电源连接线,21.电源接面控制板。22.机柜门,23.内置隔温材料,24.锁孔,25.温度感应器,26.导线,27.机柜/机箱(总体) 通常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6)压缩冷媒(如氟里昂),通过冷媒(如氟里昂)循环、来改变机柜/机箱内空气温度或直接利用冷凝器的散热片降温,并通过空气流动方向/空气对流方式、及冷凝器直接接触到指定部位,以达到调整机柜/机箱内设备所需的温度(降温)。温度感应器(25)与导线(26)时时监控并通过它传递的参数控制机柜内温度。同时,由电源管理单元(3)统一输出平稳的电源供机柜/机箱内各设备使用,机柜/机箱内设备放置在滑轨(导轨)(10)的托板(7)上,改变以往机柜/机箱内设备格局,安装与维护更加方便。并且机柜/机箱的壳体有隔温层(4),减少外界环境对机柜/机箱的影响。改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在图5中,在电源管理单元(3)中,电源模块(17)、输入接口(18)、输出接口(19)、电源连接线(20)、电源接面控制板(21)串联,主板(14)光驱(15)软驱(16)分别与电源接面控制板(21)用电源连接线(20)相连,通常将输入电源管理单元(3)中的交流电,经处理整流后,输出到电源接面控制板(21)的输入接口(18),再由电源接面控制板(21)向机柜/机箱内各个设备输出电压电流(如主板、光驱、硬盘、软驱或网络设备),电源模块(17)是交流输入,其输出电流为+3.3v,+5v,-5v,+12v,-12v等不同的直流电源,供各计算机/设备使用。电源模块(17)也可根据需求提供不同电压的直流电源。电源模块(17)是有用有备的冗余设计,其具体数量由实际需求而定,同时,各电源模块(17)并联在电源接面控制板(21)上,在应用时各个电源模块(17)之间达到零切换。在图6中,在滑轨(导轨)控制装置(2)中,滑轨导槽(10),的侧向有固定孔(定位孔)(8),用螺栓(11)固定在机柜/机箱上,托板(7)放入滑轨导槽(10)中,可自由沿滑轨方向滑动,托板(7)的侧向有固定孔(定位孔)(8),用固定螺栓(11)将托板(7)固定在滑轨导槽上。绝缘垫(12)固定在托板(7)上,硬盘固定架(13)、主板(14)、光驱(15)、软驱(16)等设备或网络设备放在绝缘垫(12)上。托板(7)(也称托架)的数量由实际需求来定。这样改变以往机柜/机箱内设备格局/布局,输入电源设备,数据线缆都统一管理,在安装与维护上更加方便。在图2、图3、图4所示,是新一代机柜应用实例是将以下内置冷凝器(1)、滑轨(导轨)控制装置(2)、电源管理单元(3)、机柜隔温层(4)、机柜/机箱的组合应用首先,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6)、内置转接控制装置(5)、专用软管(9)、内置冷凝器(1)、温度感应器(25)、导线(26)串联,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6)与内置转接控制装置(5)相连,内置转接控制装置(5)与专用软管(9)相连、专用软管(9)与内置冷凝器(1)相通,温度感应器(25)与导线(26)相连,导线(26)与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6)相连。通常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6)压缩冷媒(如氟里昂),输送到专用软管(9)内,在从专用软管(9)进入内置冷凝器(1)。冷媒(如氟里昂)进入内置冷凝器(1)后,循环所有冷媒管道返回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6)中,这样完成了冷媒循环过程。在冷媒的循环过程中,内置冷凝器中的冷媒带走各计算机/设备散发出来的热量,使各个设备单元在设定的温度下工作同时,机柜/机箱内的温度感应器(25)是与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6)用导线(26)连接,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6)根据温度感应器(25)返回的参数传到指定程序模块(一般在设备或空调(6)内部)中,程序自动调节室外降温设备(如空调压缩机)的电机转数及机柜/机箱(27)内风机的转数,控制机柜/机箱内空气流动的速度、进机柜/机箱内置冷凝器(1)冷媒管道内的冷媒(如氟里昂)温度。在电源管理单元(3)中,电源模块(17)、输入接口(18)、输出接口(19)、电源连接线(20)、电源接面控制板(21)串联,主板(14)光驱(15)软驱(16)分别与电源接面控制板(21)用电源连接线(20)相连,通常将输入电源管理单元(3)中的交流电,经处理整流后,输出到电源接面控制板(21)的输入接口(18),再由电源接面控制板(21)向机柜/机箱内各个设备输出电压电流(如主板、光驱、硬盘、软驱或网络设备),电源模块(17)是交流输入,其输出电流为+3.3v,+5v,-5v,+12v,-12v等不同的直流电源,供各计算机/设备使用。电源模块(17)也可根据需求提供不同电压的直流电源。电源模块(17)是有用有备的冗余设计,其具体数量由实际需求而定,同时,各电源模块(17)并联在电源接面控制板(21)上,在应用时各个电源模块(17)之间达到零切换。在滑轨(导轨)控制装置(2)中,滑轨导槽(10),的侧向有固定孔(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一代机柜,包括内置冷凝器(1)控装置、滑轨(导轨)控制装置(2)、电源管理单元(3)、机柜隔温层(4)和机柜/机箱(27)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冷凝器温度,以内置冷凝器(1)散热片为介质,通过空气流动方向/空气对流方式、及冷凝器直接接触到指定部位,以达到调整机柜/机箱内设备所需的温度(如:降温),同时,由电源管理单元统一输出平稳的电源供机柜/机箱内各设备使用,机柜/机箱内设备放置在滑轨(导轨)(10)的托板(7)上,改变以往机柜/机箱内设备格局。其特征还在于机柜/机箱的壳体有隔温层(4),减少外界环境对机柜/机箱的影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芸侯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贺芸侯爱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