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及利用其的止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28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及利用其的止水方法,其包括由海涂围垦区的边缘向远离其的方向依次围设的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并在海涂围垦区的四周形成一封闭式环形结构,钢管层的底端穿过并位于海涂围垦区的抛石层下方;钢管层由若干钢管依次相互抵靠围设形成,充填层为若干冲灌袋紧密堆叠组成,固定层由若干钢板拼接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及利用其的止水方法通过由内至外的三层结构,并且底端穿过抛石层,有效围挡了抛石层的区域,相较于传统的单层围挡效果更好,强度更大,紧密度更高,有效地隔绝了水流层的侵蚀,并且建造时首先打桩钢管层,其次是固定层,最后形成充填层的操作加快铺设效率,达到更好铺设效果。

Water stop structure and water stop method in reclamatio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及利用其的止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涂围垦区,特别涉及一种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及利用其的止水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的海涂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所以,在沿海滩涂建造海涂围垦区以发展生产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在海涂围垦区内,抛石层是一种组成围垦地基的重要部分,然而,抛石层孔隙率大,质地坚硬,结构较为松散,所以针对围垦区的建造首先需要设置止水结构用于防水。常见的海堤建造止水措施为仅使用钢板桩进行围堰,但是一方面,钢板桩由于较为单薄,在向抛石层内打入时很容易由于抛石坚硬的质地而影响钢板桩的垂直度,导致钢板桩产生变形,无法具有一个较好的垂直度,从而影响止水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板的变形,导致每个钢板桩单元之间也无法设置锁口结构进行锁合,不仅结构不牢固,还进一步由于其间存在缝隙而更不利于止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海涂围垦区的抛石层止水结构止水能力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及利用其的止水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包括由海涂围垦区的边缘向远离所述海涂围垦区的方向依次围设的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所述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在所述海涂围垦区的四周形成一封闭式环形结构,所述钢管层的底端穿过并位于所述海涂围垦区的抛石层下方;所述钢管层由若干钢管依次相互抵靠围设形成,所述充填层为若干冲灌袋紧密堆叠组成,所述固定层由若干钢板拼接组成。该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由内至外设置了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的三层结构,并且钢管层和固定层的底端均穿过了抛石层,有效围挡了抛石层的区域,相比较于传统的单层钢板桩围挡效果更好,不仅具有强度大,固定性强的钢管层,还在外层铺设充填层,紧密度高,更加有效地隔绝了海涂围垦区外水流层的侵蚀,再加上固定层侧面支撑充填层,使充填层保持紧密不松散,从而充分阻挡了水的渗入。较佳地,所述钢管的侧壁设置有锁口组件,每个所述钢管之间通过所述锁口组件相互固定连接。锁口组件连接两个相邻的钢管可使两个钢管之间更加紧密,避免中间出现过大的缝隙。较佳地,所述锁口组件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管的表面,相邻的所述钢管之间通过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内实现固定连接。卡扣和卡槽配合连接的方式可以使装配过程更加简单快速,且连接牢靠。较佳地,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钢管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长度等于所述钢管的轴线长度。卡扣和卡槽的长度沿钢管的轴线长度设置能够从上至下密封两个钢管之间的缝隙,防止出现密封不够或连接强度不够的问题出现。较佳地,所述卡扣为条形工字钢,所述卡槽为表面具有开口的条形槽钢。条形工字钢和条形槽钢均为生产场所常用钢结构,取用方便,成本较低,且两者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易于组装。较佳地,所述充填层的顶部高于所述海涂围垦区外侧的水流层的水平面,所述充填层的厚度为0.5米至1.5米。充填层的顶部高于水流层的水平面使充填层对围垦区外围的水能够充分阻隔,当位于最外层的固定层表面由于长期受水侵蚀出现孔隙斑驳后,充填层仍然保持对水流层的完全阻隔作用。一种海涂围垦区的止水方法,用于对海涂围垦区的抛石层进行止水,其特点在于,所述海涂围垦区的止水方法使用上述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所述海涂围垦区的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所述钢管进行打桩操作至所述钢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抛石层的下方,形成所述钢管层;S2、在所述钢管层的外围进行所述固定层的打桩操作;S3、对所述钢管层和所述固定层之间的空间使用冲灌袋进行充填操作,形成所述充填层。该海涂围垦区的止水方法首先打桩钢管层,其次是固定层,最后在钢管层和固定层之间形成充填层,这种操作顺序一是在形成了钢管层和固定层之间的空间之后再铺设充填层方便确定充填层的铺设范围,加快了铺设效率,二是确定铺设范围之后再进行铺设可以更紧密地充填钢管层和固定层之间的空间,使充填层结构更加紧密,达到了更好的铺设效果。较佳地,所述钢管的侧壁设置有锁口组件,每个所述钢管之间通过所述锁口组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锁口组件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管的表面,相邻的所述钢管之间通过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内实现固定连接,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对所述钢管层的第一根钢管进行桩打操作,直至所述钢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抛石层的下方;S12、将下一根钢管的所述卡扣与上一根钢管的所述卡槽进行对准配合,然后继续进行桩打操作,使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卡槽内,并且每个所述钢管的底端均桩打至所述抛石层的下方;S13、对完成打桩后的两个所述钢管之间的所述卡槽内注浆。步骤S13中在对完成打桩后的两个钢管之间的连接卡槽内注浆,增加两个钢管间的固定强度,避免产生较大的松动或缝隙。较佳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使用所述冲灌袋进行首层堆叠,堆叠厚度为1米至2米;S22、一层所述冲灌袋堆叠完成后,静置24小时至48小时,然后进行下层堆叠。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及利用其的止水方法由内至外设置了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的三层结构,该止水结构的底端均穿过了抛石层,故有效围挡了抛石层的区域,相比较于传统的单层钢板桩围挡效果更好,强度更大,紧密度更高,更加有效地隔绝了海涂围垦区外水流层的侵蚀,充分阻挡了水的渗入,并且建造时首先打桩钢管层,其次是固定层,最后在钢管层和固定层之间形成充填层,这种操作顺序能够加快铺设效率,达到更好的铺设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的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海涂围垦区的止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钢管层1钢管11卡扣12卡槽13充填层2固定层3抛石层10水流层20封底层30承台结构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及利用其的止水方法,其中,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包括由海涂围垦区的边缘向远离海涂围垦区的方向依次围设的钢管层1、充填层2及固定层3,钢管层1、充填层2及固定层3在海涂围垦区的四周形成一封闭式环形结构,钢管层1的底端穿过并位于海涂围垦区的抛石层10下方;钢管层1由若干钢管11依次相互抵靠围设形成,充填层2为若干冲灌袋紧密堆叠组成,固定层3由若干钢板拼接组成。该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由内至外设置了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包括由海涂围垦区的边缘向远离所述海涂围垦区的方向依次围设的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所述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在所述海涂围垦区的四周形成一封闭式环形结构,所述钢管层的底端穿过并位于所述海涂围垦区的抛石层下方;/n所述钢管层由若干钢管依次相互抵靠围设形成,所述充填层为若干冲灌袋紧密堆叠组成,所述固定层由若干钢板拼接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包括由海涂围垦区的边缘向远离所述海涂围垦区的方向依次围设的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所述钢管层、充填层及固定层在所述海涂围垦区的四周形成一封闭式环形结构,所述钢管层的底端穿过并位于所述海涂围垦区的抛石层下方;
所述钢管层由若干钢管依次相互抵靠围设形成,所述充填层为若干冲灌袋紧密堆叠组成,所述固定层由若干钢板拼接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侧壁设置有锁口组件,每个所述钢管之间通过所述锁口组件相互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口组件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管的表面,相邻的所述钢管之间通过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内实现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钢管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长度等于所述钢管的轴线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涂围垦区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条形工字钢,所述卡槽为表面具有开口的条形槽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涂围垦区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层的顶部高于所述海涂围垦区外侧的水流层的水平面,所述充填层的厚度为0.5米至1.5米。


7.一种海涂围垦区的止水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蒋海里焦开全蔡治伟肖炜刘兴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