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型空调机的空气流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28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体型空调机的空气流动装置,包括外壳(80)、底盘(40)、室内侧风扇(56)、室外侧风扇(72)、室内热交换器(52)、室外热交换器(76),其特征是:一体型空调机空气流动装置还包括划分部件、挡板(60)和驱动电机(62);划分部件划分室内侧和室外侧;挡板(60)可以使空气选择性通过划分部件上形成的流动口(64)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流动;驱动电机(62)驱动挡板(60)。(*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领域。
技术介绍
下面参照后附图纸对已有技术一体型空调机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1表示已有技术一体型空调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空调机的底面设置有底盘1。底盘1的室内侧前面设置有前面板3。在前面板3中,前面板3的下侧设置有吸入机构3i,吸入机构3i是室内空气流入的通路;前面板3的上侧设置有排出格栅3e,排出格栅3e使在空调机内部经过热交换之后的空气重新排出到室内。另外虽然附图1之中没有表示出,吸入机构3i上设置有吸入格栅,吸入格栅和吸入部3i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图纸中没有表示出)。前面板3的内侧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5。室内热交换器5处设置有下面将要说明的空气导向机构7,空气导向机构7用于引导吸入机构3i吸入的空气,使空气和空调循环的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空气导向机构7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5后方底盘1的上方。空气导向机构7的作用是整体上将空调机划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于是室内侧和室外侧通过空气导向机构7隔断,隔断了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的空气流动。空气导向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涡旋壳9。涡旋壳9形成有涡旋面,涡旋面在涡旋壳9的一侧向另一侧按照特定曲率形成。另外,涡旋壳9的前面,也就是说,对应于室内热交换器5的位置上设置隔板11。隔板11上形成有隔板孔12,隔板孔12将流经室内热交换器5而流动的空气引导向下面将要说明的换热风扇。隔板11的上端一体形成有排出导轨11e,排出导轨11e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引导向排出格栅3e。一方面,涡旋壳9的内部设置有室内侧风扇13,室内侧风扇13使室内空气流经吸入机构3i、室内热交换器以及隔板孔12进行流动。室内侧风扇13通过隔板孔12吸入空气,使空气沿着室内侧风扇的离心方向吹出。被吹出的空气沿着涡旋面的引导,向排出导轨11e流动。室内风扇多采用换热风扇,最近主要采用涡轮风扇。到目前为止说明的部分是一体型空调机的室内侧,如上所述,被空气导向机构7划分形成室内侧和室外侧,下面对室外侧的结构进行说明。空气导向机构的室外侧按装有电机15,电机用于旋转室内侧风扇13和下面将要说明的室外侧风扇17。电机15的旋转轴沿着相对着的方向突出形成。其中一侧旋转轴贯穿空气导向机构7,延长到涡旋壳9的中心,旋转室内侧风扇13。电机15的室外侧旋转轴上设置有室外侧风扇17。室外侧风扇17的作用是从空调机的室外侧吸入外部空气,使空气经过下面将要说明的室内热交换器19进行热交换。室外侧风扇17上设置有连结室外侧风扇叶片端部的环17r。另外,底盘1上设置导风板18,导风板18用于引导室外侧风扇17所形成的气流。导风板18上有通孔18’,外侧有室外热交换器19,室外侧风扇17位于室外热交换器19内侧;通孔18’上形成随着室外侧风扇旋转的气流。导风板17用于引导室外侧风扇17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并使空气向下面将要说明的室外热交换器19流动。在底盘1的室外侧与导风板18相对着的位置上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19。室外热交换器19的作用是使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和空调循环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图纸中虽然没有表示出,室外侧设置有进行空调循环的压缩机和膨胀阀门等。最后,外壳20将构成空调的各种部件和外部遮断。外壳20构成空调机的外观。下面参照图2对具有上述结构的一体型空调机制冷过程中的空气流动状况进行说明。图2表示已有技术一体型空调机的外观结构和空气流动状态的立体图。首先如图中箭标A所示,室内侧通过吸入机构3i吸入用于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5进行热交换转换成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降温的空气通过室内侧风扇13的驱动,沿着箭标B所示方向,通过排出机构3e重新向空气调节的空间排出。另外通过室外侧外壳20上形成的通气孔,沿着箭标C所示方向,通过室外侧风扇17的驱动吸入空气。被吸入的空气沿着导风板18,经过通孔18’流经室外热交换器19进行热交换。其中空气从冷媒得到热量。另外,经过室外热交换器19的空气通过空调机的背面向室外排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已有技术一体型空调机具有如下缺点。已有技术的一体型空调机明确地划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它们之间几乎完全密闭。在制冷过程中,室内侧温度相对低,但室外侧温度相对高。在上述情况下,例如气温相当高时,空调持续工作,压缩机将负担很高的负荷,并且消耗相对多的电能。另外,在空调机的工作过程中,室外侧温度相对升高,压缩机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释放,通过压缩机的负荷保护动作将自动停止工作,另外室外热交换器19的冷凝温度也上升,也会导致消耗很多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型空调机的空气流动装置,使一体型空调机的空气在室内侧和室外侧有选择性地流动,在超负荷工作时空调机能够正常进行工作。本专利技术的还可以降低一体型空调机的电能消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型空调机的空气流动装置,包括外壳、底盘、室内侧风扇、室外侧风扇、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还包括划分部件、挡板和驱动电机;划分部件划分室内侧和室外侧;挡板可以使空气选择性通过划分部件上形成的流动口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流动;驱动电机驱动挡板。所述的划分部件是空气导向机构,空气导向机构形成室内侧的空气通路,划分室内侧和室外侧。所述的挡板通过驱动电机旋转特定角度,使得经过构成热交换循环的室内侧热交换器被热交换的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流动口传送给室外侧,形成通路。所述的控制挡板,根据构成热交换循环的部件中室外侧部件的冷媒温度,控制挡板的动作。本专利技术一体型空调机的空气流动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在一体型空调机中,将室内侧的空气选择性地向室外侧排出,提高设置在室外侧的热交换循环部件的工作特性。防止空调机持续负担过重的负荷运转,减少了电能消耗,使得各个构成部件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表示已有技术一体型空调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表示已有技术一体型空调机的外观结构和空气流动状态的立体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空气流动装置实施例的一体型空调机的平断面图。图4表示图3所示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气流动路径的工作状态图。在图中40.底盘 42.前面板43.吸入机构 45.排出机构50.空气导向机构 52.室内热交换器 53.通道54.隔板56.室内侧风扇 58.排出通路60.挡板62.驱动电机64.流动口 70.电机72.室外侧风扇 74.导风板75.通孔76.室外热交换器78.压缩机 80.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3表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空气流动装置实施例的一体型空调机的平断面图。图4表示图3所示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如图所示,构成空调机底面的底盘40上划分成室内侧和室外侧设置有各种部件。室内侧的最前端设置有前面板42。前面板42上形成有吸入机构43,吸入机构43是向空调机室内侧吸入用于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吸入机构43的一侧有排出机构45,排出机构用于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重新排出到空气调节的空间。排出机构45设置在吸入机构的侧边或者上方。底盘40上设置有空气导向机构50。空气导向机构将空调机划分成室内侧和室外侧,并引导室内侧的空气流动。当然除了空气导向机构50以外也可以通过涡旋壳或者隔板54等划分室内侧和室外侧。空气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种勋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