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26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属于大鲵养殖技术领域,包含水源、管道、露天池体和溶洞,溶洞内设有洞内养殖池,露天池体设于溶洞顶部,水源通过管道连接到洞内养殖池和露天池体,溶洞底部设有排水渠;洞内养殖池为多层结构,呈矩阵式分布,洞内养殖池之间设有行走通道和排水沟.这种溶洞立体养殖池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各养殖水池是独立存在的,各区域的大鲵活动范围较广,便于管理和观察。各养殖水池能够调节水位及时溢水排污,池中水阀能够控制水量及水压,养殖池池壁能够全方位的清洗干净。天然溶洞在水源、温度、湿度等均满足大鲵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大鲵的人工养殖存活率,缩短了生长周期,在大鲵养殖技术领域有较明显的积极效果。

A kind of cave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大鲵养殖
,具体为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
技术介绍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大鲵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泛。大鲵养殖需要选择阴暗、避风、冬暖夏凉、水温稳定、水质清洁、水源方便的地方。人工养殖能否成功,养殖环境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大鲵养殖经验和技术已取得了部分成功,主要包含室外养殖、地下室、人防工程养殖及我们研究开发的工厂化控温养殖。这些养殖模式都存在成本高、密度大、区域小、温度和水质无法控制等问题,造成大鲵养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困难,利用自然环境提高大鲵养殖效率,提供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包含水源、管道、露天池体和溶洞,所述溶洞内设有洞内养殖池,所述露天池体设于溶洞顶部,所述水源通过管道连接到洞内养殖池和露天池体,所述溶洞底部设有排水渠;所述洞内养殖池为多层结构,呈矩阵式分布,洞内养殖池之间设有行走通道和排水沟。进一步,所述洞内养殖池的深度为0.6-1.2米,面积为0.5-2平方米。进一步,所述洞内养殖池的池壁上设有溢水口,溢水口处设有水位挡板和筛板。进一步,所述洞内养殖池池底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处连接有水位调节管。进一步,所述管道在每个洞内养殖池中设有水阀,通过水阀控制供水量和水压。进一步,所述水阀连接有出水口,水阀出水口呈环绕喷射型。进一步,所述水阀喷出的水呈环绕喷射型。进一步,所述水位调节管成直角形状,一端设于池底,另一端设于池中,池中一端顶部设有小孔,水位调节管拐弯处为活动连接,可取出和调节角度。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溶洞立体养殖池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各洞内养殖池是独立存在的,按小区域分批养殖,拓宽养殖区域,各区域的大鲵活动范围较广,便于管理和观察。各洞内养殖池能够调节水位及时溢水排污,池中水阀能够控制水量及水压,养殖池池壁能够全方位的清洗干净。天然溶洞在水源、温度、湿度等均满足大鲵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大鲵的人工养殖存活率,缩短了生长周期,在大鲵养殖
有较明显的积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洞内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洞内养殖池水阀出水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洞内养殖池池底结构示意图。图中,水源1,管道2,露天池体3,溶洞4,排水渠5,洞内养殖池6,水阀8,排水孔9,水位挡板10,筛板11,水阀中央出水口12,水阀四周出水口13,行走通道14,排水沟15,水位调节管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包含水源1、管道2、露天池体3和溶洞4。水源1一般为蓄水池或山泉,通常溶洞附近的蓄水池或山泉来自地下,具备水温稳定、水质清洁、水源方便等特点。所述溶洞4内设有洞内养殖池6,所述露天池体3设于溶洞4顶部,可用于养殖大鲵所需鱼苗,所述水源1通过管道2连接到洞内养殖池6和露天池体3,所述溶洞4底部设有排水渠5;所述洞内养殖池6为多层结构,呈矩阵式分布,洞内养殖池6之间设有行走通道14和排水沟15。所述洞内养殖池6的深度为0.6-1.2米,面积为0.5-2平方米,为多层矩阵式分布,各养殖池相互独立,拓宽养殖区域的同时避免了大密度养殖。所述洞内养殖池6的池壁上设有溢水口,溢水口处设有水位挡板10和筛板11,水位过高时能够及时溢出且能防止大鲵随水流流出池内。所述洞内养殖池6池底设有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处连接有水位调节管17。所述水位调节管17成直角形状,一端设于池底,另一端设于池中,池中一端顶部设有小孔,水位调节管17拐弯处为活动连接,可取出和调节角度。所述管道2在每个洞内养殖池6中设有水阀8,通过水阀8控制供水量和水压。如图5,水位调节管调节管17能够灵活调整角度,当水位过高时,水经水位调节管上的孔流出,可保持洞内养殖池水位在池体深度的1/4-1/2,要排掉洞内养殖池中的水,直接拔掉水位调节管17即可,水由排水孔流出。如图4,所述水阀8连接有出水口,水阀出水口呈环绕喷射型,类似花洒结构,有利于清洗池体周围,不需要单独进行多方位的冲洗。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水阀8喷出的水呈环绕喷射型,水阀8的出水口形状还可能是其他形状,例如通过水阀8出水口内的压片对水流整形获得。例如喷雾器的喷嘴。如图1,溶洞4顶部设有露天池体3,水源1通过管道2流入露天池体3以及洞内养殖池6中,在溶洞4底部设有排水渠5,为溶洞4内的总排水口,当出现洞内涨水时,能够迅速排水。如图2,各洞内养殖池6相互独立,每个养殖池中均设有水位挡板10和筛板11,当水位过高时,能够溢出多余的水并防止大鲵流出池内。各洞内养殖池6设有排水孔9,可排污,流出的水经排水沟15排出,行走通道14设于洞内养殖池6之间,便于观察和管理各养殖池中大鲵的生长情况,各养殖池中设有水阀8,能够调节水量及水压。如图3,水阀8处设有出水口,水阀中央出水口12以及水阀四周出水口13能够全方位的清洗洞内养殖池池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包含水源(1)、管道(2)、露天池体(3)和溶洞(4),其特征是:所述溶洞(4)内设有洞内养殖池(6),所述露天池体(3)设于溶洞(4)顶部,所述水源(1)通过管道(2)连接到洞内养殖池(6)和露天池体(3) ,所述溶洞(4)底部设有排水渠(5);所述洞内养殖池(6)为多层结构,呈矩阵式分布,洞内养殖池(6)之间设有行走通道(14)和排水沟(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洞立体养殖池,包含水源(1)、管道(2)、露天池体(3)和溶洞(4),其特征是:所述溶洞(4)内设有洞内养殖池(6),所述露天池体(3)设于溶洞(4)顶部,所述水源(1)通过管道(2)连接到洞内养殖池(6)和露天池体(3),所述溶洞(4)底部设有排水渠(5);所述洞内养殖池(6)为多层结构,呈矩阵式分布,洞内养殖池(6)之间设有行走通道(14)和排水沟(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洞立体养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洞内养殖池(6)的深度为0.6-1.2米,面积为0.5-2平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洞立体养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洞内养殖池(6)的池壁上设有溢水口,溢水口处设有水位挡板(10)和筛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何大康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汇源大鲵驯养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