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渗滤液特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物理、生物及化学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其他外部来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多、组成成分复杂、水质变化不稳定、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一般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MBR)+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6079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装置、厌氧装置、硝化反硝化装置、超滤装置、纳滤装置、蒸发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构成,前处理装置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有厌氧装置,厌氧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硝化反硝化装置,硝化反硝化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装置,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纳滤装置,纳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装置,硝化反硝化装置和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通过该方法可以降低COD和硫酸盐等污染物的含量。现有处理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常规生化处理系统适应水质变化能力差,常规生化系统难以长期稳定运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初沉:垃圾渗滤液进入初沉池,去除大颗粒悬浮物;/n氧化、沉淀:初沉池内流出的上清液进入第一氧化池内,向第一氧化池内投加过氧化氢和亚铁盐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行氧化分解,然后进入第一沉淀池内,向第一沉淀池内投加碱液,沉淀,上清液进入第二氧化池内,通过向第二氧化池内投加铁粉和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以及亚铁离子,硫酸根自由基将水体中存在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进入第三氧化池内,向第三氧化池内投加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进入第三氧化池内的亚铁离子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第三氧化池内的渗滤液进入第二沉淀池,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初沉:垃圾渗滤液进入初沉池,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氧化、沉淀:初沉池内流出的上清液进入第一氧化池内,向第一氧化池内投加过氧化氢和亚铁盐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行氧化分解,然后进入第一沉淀池内,向第一沉淀池内投加碱液,沉淀,上清液进入第二氧化池内,通过向第二氧化池内投加铁粉和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以及亚铁离子,硫酸根自由基将水体中存在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进入第三氧化池内,向第三氧化池内投加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进入第三氧化池内的亚铁离子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第三氧化池内的渗滤液进入第二沉淀池,通过投加碱液调节渗滤液的pH值沉淀;
厌氧反应:第二沉淀池流出的上清液进入厌氧反应器内,在厌氧反应器内借助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MBR生化:厌氧反应器内流出的渗滤液进入硝化反硝化装置,在硝化反硝化装置内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并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硝化反硝化装置的上清液进入有机管式超滤膜内分离水中的菌体;
纳滤、反渗透:有机管式超滤膜内清水依次经过纳滤膜系统和反渗透系统后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沉淀步骤中,向第一氧化池内投加的亚铁盐选用硫酸亚铁、氯化亚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向第二氧化池内投加的过硫酸盐选用过一硫酸盐和过二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过一硫酸盐选用过一硫酸铵、过一硫酸钾、过一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过二硫酸盐选用过二硫酸铵、过二硫酸钾、过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沉淀步骤中,向第一氧化池内投加的亚铁盐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1,且控制第一氧化池内的亚铁盐的浓度为100-200mg/L,反应时间为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刘健,张爱春,牛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