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由于过滤原水的滤芯体包括第一滤芯部和第二滤芯部以及第三滤芯部,因此能够干净地过滤包含在原水中的异物,不仅能够容易地完成内部中空的滤芯体的清洗作业,而且可以将滤芯体从壳体分离之后连接在净化水排出体进行清洗作业,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清洗滤芯体的便利性和作业性,清洗滤芯体容易再使用,并且可以将滤芯体从壳体分离或轻松地将滤芯体安装在壳体内部,因此使用性以及清洗性和便利性能够大大提高,并且可以调节流入的原水的压力,可以自由地改变过滤的净化水的排出角度,从而使用性大大提高。
Water purifier easy to clean filter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减少生产成本,使设置费用没有负担,提高设置性的同时,可清洗滤芯,使滤芯以清洁状态长时间使用,通过减压部可以减少供给的原水的水压进行使用的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通常,设置在家庭或办公室等进行使用的净水器是过滤自来水的原水来提供净化水,提供的净化水通过冷热元件被供给为冰凉的冷净化水或温热的热净化水。为了去除包括混入在原水中的浮游物的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的同时杀死诱发水源性疾病的细菌,这种净水器具备有多个滤芯。即,选择性地应用有:使原水依次通过时形成净化水的沉淀滤芯(Sedimentfilter)、通过炭块(活性炭)的微细气孔的吸附作用执行过滤功能的前置活性炭滤芯(Precarbonfilter)、通过分布在膜表面的多个微细气孔去除污染物质的UF中空纤维超滤膜滤芯、膜滤芯、后置活性炭滤芯(Post-carbonfilter)以及紫外线杀菌滤芯(UV-filter)等。此外,净水器分为在内部设置有净水池的储水式净水器和没有设置净水池的直饮式净水器,直饮式净水器利用原水的水压,即通过阀的操作利用原水的水压使原水流入净水器内部,并包括去除残留在流入的原水中的颗粒残留物的沉降滤芯(沉淀滤芯)和用于去除盐成分和味道的活性炭滤芯和膜滤芯。这种现有的净水器在净化原水上是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在使用一定期间之后需要更换滤芯,因此具有滤芯更换费用增加的问题。此外,由于一个净水器上设置有多个滤芯,因此,不仅存在设置滤芯的费用增大的问题,还存在净水器的尺寸变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公开有不更换滤芯而清洗使用的技术,作为一个例子,公开有注册专利10-1294827号的可自动清洗滤芯的净水器,其包括:主流路,与外部供水源连接;滤芯,设置在主流路上;储水槽,连接在主流路上,以存储通过滤芯净化的水;泵,连接于主流路以使所述主流路的水沿净水方向或净水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第一阀,设置在主流路上并设置在滤芯的前方,以约束外部供水源的水;第二阀,设置在主流路上并设置在滤芯的后方,以约束流入储水槽的水的流动;分支流路,设置在第一阀和滤芯之间,以将清洗滤芯的水排出至外部;第三阀,设置在分支流路上,以开闭分支流路;连接流路,连接分支流路和滤芯后方的主流路并与分支流路和主流路一同构成闭循环流路;酸性水供给装置,与主流路连接,为了清洗滤芯,当通过泵使水沿净水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向主流路供给用于滤芯的清洗及杀菌的酸性水;控制部,控制阀和泵,当通过酸性水供给装置供给酸性水时,控制部控制为使第一阀和第二阀处于关闭状态,供给至闭循环流路的酸性水通过泵以高压沿反方向或净水方向多次连续通过滤芯。这种现有技术通过清洗滤芯可延长滤芯的寿命,因此可以节省用于滤芯的费用。但是,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是:净水器结构复杂并需要多个滤芯,因此净水器的尺寸变大,针对净水器设置空间的空间活用性降低的同时,净水器的设置性大大降低。此外,还具有的问题是:由于用于清洗滤芯的清洗手段构成复杂,因此一般消费者清洗滤芯的作业困难,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由此产生费用。另一方面,现有的净水器中为了防止预设压力以上的原水流入滤芯特别是膜滤芯,从而设置减压阀,这种减压阀执行的功能是为了减少从原水阀流入的原水的水压。观察这种现有的净水器的减压阀的话,公开有注册专利10-1412890号的用于净水器的减压阀,其包括:主体,形成外观并且是圆筒形状;轴体,连接在主体的上端开口部上,流入原水的圆筒形状的流入部向主体内部形成;流动块,在主体内部围绕轴体的流入部的外周面并且是圆筒形状;弹簧,在主体内部以围绕流动块和流入部的形式布置并具有被比预设的原水的设定压力大的压力压缩的弹性;以及填块,在流动块的内部以与流入部相对的状态安装,随着流动块因通过流入部流入的原水的水压上下移动,通过填块能够阻隔或开放流入管。但是,这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不仅结构复杂,并且装配性大大降低,而且设置在存储有净化的水即通过多个滤芯净化的水的净化水存储池内部,因此针对流入净水器内部的原水的水压完全不能减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大韩民国注册专利10-1294827号(2013.08.02.注册)(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大韩民国注册专利10-1412890号(2017.06.20.注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由于与自来水管之间的连接作业简单,净化器的设置性提升的同时,由于结构简单而能够大大提高针对净水器设置空间的空间活用性,基于清洗滤芯而再使用,能够节省更换滤芯的费用,谁都能够轻松清洗滤芯,从而能够获得便利性,并能够减少流入的原水的水压。作为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包括:壳体,在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在内部具有滤芯容纳空间;净化水滤芯体,容纳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滤芯容纳空间中;盖体,连接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内部与所述滤芯容纳空间连通;净化水排出体,具有排出管,该排出管与所述盖体连接,以排出通过所述净化水滤芯体过滤的净化水;原水流入体,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以流入原水;减压体,设置在所述原水流入体上,所述净化水滤芯体包括:第一滤芯部,原水流入以过滤异物;第二滤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滤芯部的外侧;第三滤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滤芯部的外侧;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三滤芯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滤芯部包括:滤芯筒,内部中空形成;滤芯筒盖,设置在所述滤芯筒的上端,在内面设置有O型环,并具有与所述滤芯筒连通的第一流入孔;辅助盖,插入于所述滤芯筒盖,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流出孔连通的第二流出孔;原水开闭阀,设置在所述滤芯筒的下端,在通过所述原水流入体流入原水时开放,在原水的流入终止时关闭,将所述滤芯筒盖插入连接至所述净化水排出体的排出管的末端之后,向所述净化水排出体的排出管侧排出水,以能够清洗所述滤芯筒的内部。本专利技术由于过滤原水的滤芯体包括第一滤芯部和第二滤芯部以及第三滤芯部,因此能够干净地过滤包含在原水中的异物,不仅能够容易地完成内部中空的滤芯体的清洗作业,而且可以将滤芯体从壳体分离之后连接在净化水排出体上进行清洗作业,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清洗滤芯体的便利性和作业性,清洗滤芯体容易再使用,并且可以将滤芯体从壳体分离或轻松地将滤芯体安装在壳体内部,因此使用性以及清洗性和便利性能够大大提高,并且可以调节流入的原水的压力,可以自由地改变过滤的净化水的排出角度,从而使用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的结构的构成图。图4和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的构成部分分别放大的构成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的第一滤芯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容易清洗滤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包括:/n壳体(100),在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1),在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02),在内部具有滤芯容纳空间(103);/n净化水滤芯体(200),容纳于所述壳体(100)的所述滤芯容纳空间(103)中;/n盖体(300),连接在所述壳体(10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01)上,内部与所述滤芯容纳空间(103)连通;/n净化水排出体(400),具有排出管(410),该排出管(410)与所述盖体(300)连接,以排出通过所述净化水滤芯体(200)过滤的净化水;/n原水流入体(500),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以流入原水;/n减压体(600),设置在所述原水流入体(500)上,/n所述净化水滤芯体(200)包括:/n第一滤芯部(210),原水流入以过滤异物;/n第二滤芯部(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滤芯部(210)的外侧;/n第三滤芯部(230),设置在所述第二滤芯部(220)的外侧;/n滤网(240),设置在所述第三滤芯部(230)的外侧,/n所述第一滤芯部(210)包括:/n滤芯筒(211),内部中空形成;/n滤芯筒盖(214),设置在所述滤芯筒(211)的上端,在内面设置有O型环(212),并具有与所述滤芯筒(211)连通的第一流入孔(213);/n辅助盖(217),插入于所述滤芯筒盖(214),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流出孔(213)连通的第二流出孔(216);/n原水开闭阀(218),设置在所述滤芯筒(211)的下端,在通过所述原水流入体(500)流入原水时开放,在原水的流入终止时关闭,/n将所述滤芯筒盖(214)插入连接至所述净化水排出体(400)的排出管(410)的末端之后,向所述净化水排出体(400)的排出管(410)侧排出水,以能够清洗所述滤芯筒(211)的内部,/n为了固定所述净化水滤芯体(200)的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所述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而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所述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的上部的滤芯上部盖(250),并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所述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的下部的滤芯下部盖(260),/n所述滤芯上部盖(250)包括:/n上部卡止台(251),紧贴于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所述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的上端,并且所述滤网(240)的上端挂在其上;/n上部罩部(253),被引入所述第二滤芯部(220)上端内侧,以盖住所述第一滤芯部(210)的辅助盖(217)和连接该辅助盖(217)的滤芯筒盖(214),并具有排出孔(252),该排出孔(252)使从所述第一滤芯部(210)过滤异物的水通过所述第一流出孔(213)和所述第二流出孔(216)流入之后排出至所述第二滤芯部(220)侧,/n所述滤芯下部盖(260)包括:/n下部罩部(261),在内侧容纳有所述第一滤芯部(210)的所述原水开闭阀(218);/n下部卡止台(262),紧贴于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的下端,并且所述滤网(240)的下端被挂上其上而被牢固地支撑,/n所述净化水排出体(400)包括:/n排出管(410),排出净化的水;/n排水口(420),连接在所述排出管(410)上,并通过球形导向件(421)自由改变排水角度;/n排水阀(430),一侧连接有所述排出管(410),另一侧与所述盖体(300)连接,以在所述壳体(100)内部通过所述盖体(300)供给净化的水时,使供给的水排出至所述排出管(410)侧或者阻隔水排出至所述排出管(410)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2 KR 10-2018-01335571.一种容易清洗滤芯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包括:
壳体(100),在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1),在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02),在内部具有滤芯容纳空间(103);
净化水滤芯体(200),容纳于所述壳体(100)的所述滤芯容纳空间(103)中;
盖体(300),连接在所述壳体(10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01)上,内部与所述滤芯容纳空间(103)连通;
净化水排出体(400),具有排出管(410),该排出管(410)与所述盖体(300)连接,以排出通过所述净化水滤芯体(200)过滤的净化水;
原水流入体(500),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02),以流入原水;
减压体(600),设置在所述原水流入体(500)上,
所述净化水滤芯体(200)包括:
第一滤芯部(210),原水流入以过滤异物;
第二滤芯部(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滤芯部(210)的外侧;
第三滤芯部(230),设置在所述第二滤芯部(220)的外侧;
滤网(240),设置在所述第三滤芯部(230)的外侧,
所述第一滤芯部(210)包括:
滤芯筒(211),内部中空形成;
滤芯筒盖(214),设置在所述滤芯筒(211)的上端,在内面设置有O型环(212),并具有与所述滤芯筒(211)连通的第一流入孔(213);
辅助盖(217),插入于所述滤芯筒盖(214),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流出孔(213)连通的第二流出孔(216);
原水开闭阀(218),设置在所述滤芯筒(211)的下端,在通过所述原水流入体(500)流入原水时开放,在原水的流入终止时关闭,
将所述滤芯筒盖(214)插入连接至所述净化水排出体(400)的排出管(410)的末端之后,向所述净化水排出体(400)的排出管(410)侧排出水,以能够清洗所述滤芯筒(211)的内部,
为了固定所述净化水滤芯体(200)的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所述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而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所述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的上部的滤芯上部盖(250),并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所述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的下部的滤芯下部盖(260),
所述滤芯上部盖(250)包括:
上部卡止台(251),紧贴于所述第二滤芯部(220)和所述第三滤芯部(230)以及所述滤网(240)的上端,并且所述滤网(240)的上端挂在其上;
上部罩部(253),被引入所述第二滤芯部(220)上端内侧,以盖住所述第一滤芯部(210)的辅助盖(217)和连接该辅助盖(217)的滤芯筒盖(214),并具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春键,
申请(专利权)人:森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