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01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属于活性炭生产技术领域,该蓄热室包括氧化室、燃烧器以及并联设置在氧化室下方的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燃烧器位于氧化室内,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均设置有蓄热体,蓄热体包括耐火砖,耐火砖由多个耐火板单元依次水平拼接而成;耐火板单元包括耐火板本体,相邻耐火板单元插接配合,耐火板本体上开设有通气槽,通气槽设置在耐火板本体的相对两侧,相邻耐火板本体的通气槽围合形成微孔,微孔为竖直设置且贯穿耐火板本体上下两侧;微孔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中段为直筒段,上段向上呈扩口状,下段向下呈扩口状,解决了现有蓄热室热交换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

A regenerator for activated carbo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生产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炭化过程中,要求温度比较稳定,变化不大,而蓄热室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授权公告号为CN204329042U、授权公布日为2015年05月1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热室,蓄热室内设有炉栅,炉栅上支撑有陶瓷蓄热体。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陶瓷蓄热体虽然比表面积大,导热性能好,但是陶瓷蓄热体上的微孔采用竖直等径设置,有机废气能很快的上下穿过,热交换效果不是很好,为了提高有机废气与陶瓷蓄热体的接触面积,现有陶瓷蓄热体填充厚度往往设置较厚,如此设置,虽然可以保持较好的热效率,但是会增加设备的整体高度,空间占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其解决了现有蓄热室热交换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包括氧化室、燃烧器以及并联设置在所述氧化室下方的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氧化室内,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均设置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包括耐火砖,所述耐火砖由多个耐火板单元依次水平拼接而成;所述耐火板单元包括耐火板本体,相邻所述耐火板单元插接配合,所述耐火板本体上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设置在所述耐火板本体的相对两侧,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的所述通气槽围合形成微孔,所述微孔为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耐火板本体上下两侧;所述微孔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中段为直筒段,所述上段向上呈扩口状,所述下段向下呈扩口状。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耐火板本体一侧固定有插块,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插块相适配的插槽,在所述插块和所述插槽的配合下,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依次水平拼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微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微孔均布在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之间;所述插块和所述插槽分别设置在相邻所述微孔之间。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蓄热体还包括炉盘、套筒和底盘;所述第一蓄热室和所述第二蓄热室内壁均设置有环形第一承台,所述炉盘支撑在所述第一承台上,所述套筒下端支撑在所述炉盘上表面,上端与所述底盘下表面接触;所述炉盘和所述底盘均为格栅板,所述耐火砖支撑在所述底盘上方。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蓄热体还包括耐火球,所述耐火球容纳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耐火球直径大于所述炉盘和所述底盘的格栅孔宽度。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蓄热室和所述第二蓄热室内壁均设置有第二承台,所述第二承台为环形且位于所述第一承台上方,所述第二承台围设在所述套筒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二承台上表面与所述套筒顶面齐平;所述底盘支撑在所述第二承台上表面和所述套筒顶面。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底盘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耐火球通过所述通孔放入到所述套筒中;所述通孔四周边缘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通孔内塞有用于封闭所述通孔的堵头,所述堵头头部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以使所述堵头顶面与所述底盘上表面齐平;所述堵头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所述堵头的上下两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微孔的上段、下段均为圆台状且均包括大口径一端和小口径一端,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的所述小口径一端均与所述中段连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氧化室在靠近所述第二蓄热室一侧设置有检修口。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耐火球为高铝质或莫来石陶瓷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二室蓄热式燃烧炉设计,经过第一蓄热室换热后的有机废气以较高的温度进入到氧化室反应,使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氧化后的高温气体经第二蓄热室排出。气体从下往上穿过微孔时,由于微孔上段向下呈缩口状,下段向上呈缩口状,因此气体会在微孔下段逗留时间较长,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气体与耐火板本体发生热交换,便于气体快速受热,由于微孔下段向上呈缩口状,中段为直筒段,因此气体在进入到微孔下段时,气体流速将会变快,进入到微孔上段后,流速才会变慢下来,因此微孔下段和上段是发生热交换的主要场所,在微孔下段和上段中,气体与耐火板本体接触面积较大,逗留时间较长,因此热交换效果较好。同样的,气体从上往下穿过微孔时,由于微孔上段向下呈缩口状,下段向上呈缩口状,因此气体会在微孔上段逗留时间较长,使得气体与耐火板本体发生热交换,便于气体快速受热,在此过程中,微孔下段和上段同样是发生热交换的主要场所,在微孔下段和上段中,气体与耐火板本体接触面积较大,逗留时间较长,因此热交换效果较好。炉盘和底盘的设置,主要起支撑作用,将炉盘和底盘设置成格栅板,可以有效减少气体阻力,以便气体上下顺利流动。气体通过炉盘或底盘进入到套筒中后,会均匀分布在耐火球四周,接触面积较大,换热速度较快。第一承台和第二承台均起定位和支撑作用,使得蓄热体整体支撑在第一承台和第二承台上方,稳定性较好,使蓄热体较好的填充在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蓄热室的结构;图2是图1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第二承台的结构;图3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套筒、炉盘和底盘之间的配合结构;图4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耐火砖的结构;图5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相邻耐火板单元的拼接结构;图6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耐火板单元的结构;图7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耐火板单元的结构。图中,1、氧化室;2、燃烧器;3、检修口;4、第一蓄热室;5、第二蓄热室;6、蓄热体;61、耐火砖;611、耐火板单元;6111、耐火板本体;6112、插块;6113、插槽;6114、通气槽;62、底盘;63、耐火球;64、套筒;65、堵头;66、炉盘;67、通孔;68、容纳槽;7、进气口;8、排气口;9、第一承台;10、第二承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如图1-7所示,包括氧化室1、燃烧器2以及并联设置在氧化室1下方的第一蓄热室4和第二蓄热室5。第一蓄热室4和第二蓄热室5顶部均与氧化室1连通,燃烧器2位于氧化室1内,氧化室1、第一蓄热室4和第二蓄热室5内壁均设置有耐火保温材料制成的耐火层。氧化室1在靠近第二蓄热室5一侧设置有检修口3,以便观察和检修蓄热室。第一蓄热室4底部设置有进气口7,第二蓄热室5底部设置有出气口。第一蓄热室4和第二蓄热室5内均设置有蓄热体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二室蓄热式燃烧炉设计,经过第一蓄热室4换热后的有机废气以较高的温度进入到氧化室1反应,使有机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包括氧化室(1)、燃烧器(2)以及并联设置在所述氧化室(1)下方的第一蓄热室(4)和第二蓄热室(5),所述燃烧器(2)位于所述氧化室(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4)和第二蓄热室(5)内均设置有蓄热体(6),所述蓄热体(6)包括耐火砖(61),所述耐火砖(61)由多个耐火板单元(611)依次水平拼接而成;/n所述耐火板单元(611)包括耐火板本体(6111),相邻所述耐火板单元(611)插接配合,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上开设有通气槽(6114),所述通气槽(6114)设置在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的相对两侧,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的所述通气槽(6114)围合形成微孔,所述微孔为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上下两侧;/n所述微孔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中段为直筒段,所述上段向上呈扩口状,所述下段向下呈扩口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包括氧化室(1)、燃烧器(2)以及并联设置在所述氧化室(1)下方的第一蓄热室(4)和第二蓄热室(5),所述燃烧器(2)位于所述氧化室(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4)和第二蓄热室(5)内均设置有蓄热体(6),所述蓄热体(6)包括耐火砖(61),所述耐火砖(61)由多个耐火板单元(611)依次水平拼接而成;
所述耐火板单元(611)包括耐火板本体(6111),相邻所述耐火板单元(611)插接配合,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上开设有通气槽(6114),所述通气槽(6114)设置在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的相对两侧,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的所述通气槽(6114)围合形成微孔,所述微孔为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上下两侧;
所述微孔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中段为直筒段,所述上段向上呈扩口状,所述下段向下呈扩口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一侧固定有插块(6112),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插块(6112)相适配的插槽(6113),在所述插块(6112)和所述插槽(6113)的配合下,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依次水平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微孔均布在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6111)之间;
所述插块(6112)和所述插槽(6113)分别设置在相邻所述微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生产用蓄热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6)还包括炉盘(66)、套筒(64)和底盘(62);
所述第一蓄热室(4)和所述第二蓄热室(5)内壁均设置有环形第一承台(9),所述炉盘(66)支撑在所述第一承台(9)上,所述套筒(64)下端支撑在所述炉盘(66)上表面,上端与所述底盘(62)下表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雄晏才文
申请(专利权)人:靖州县华荣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