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是一种适用于乘用车辆、农用车辆、工程车辆等的刚度和阻尼分级可调的悬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液压与气动、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相结合的
技术介绍
悬架系统是连接车身(或车架)以及车轮(或车桥)的重要机构。它将车身的重力传递给了车架和车轮,在道路行驶中不断地缓和以及吸收因车轮的上下跳动所产生的振动冲击。悬架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性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现代汽车的关键总成之一。油气悬架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汽车悬架系统,在工程车辆、越野车、特种车辆和军事车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油气悬架通过蓄能器和油液减振器的共同作用,缓和地面的冲击,衰减车辆的振动,以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汽车运行安全性,增强汽车乘驾舒适性。目前,在一些高档车辆上出现了阻尼可调的减振器,使得阻尼力能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但由于此类减振器变阻尼执行机构在减振器内部,结构虽然紧凑,但维修不便,同时,由于采用内置式结构,对部件的配合精度及执行机构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缸无杆腔(1),悬架缸有杆腔(2),单向阀(3),第一节流阀(4),第二节流阀(5),第三节流阀(6),第一开关电磁阀(7),第二开关电磁阀(8),第三开关电磁阀(9),第四开关电磁阀(10),第一蓄能器A,第二蓄能器B;所述单向阀(3)、第一节流阀(4)、第二节流阀(5)和第一开关电磁阀(7)串联的支路、第三节流阀(6)和第二开关电磁阀(8)串联的支路均并联在悬架缸有杆腔(2)和悬架缸无杆腔(1)之间;所述第一蓄能器A与第二蓄能器B并联,所述第一蓄能器A与第三开关电磁阀(9)串联,第二蓄能器B与第四开关电磁阀(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缸无杆腔(1),悬架缸有杆腔(2),单向阀(3),第一节流阀(4),第二节流阀(5),第三节流阀(6),第一开关电磁阀(7),第二开关电磁阀(8),第三开关电磁阀(9),第四开关电磁阀(10),第一蓄能器A,第二蓄能器B;所述单向阀(3)、第一节流阀(4)、第二节流阀(5)和第一开关电磁阀(7)串联的支路、第三节流阀(6)和第二开关电磁阀(8)串联的支路均并联在悬架缸有杆腔(2)和悬架缸无杆腔(1)之间;所述第一蓄能器A与第二蓄能器B并联,所述第一蓄能器A与第三开关电磁阀(9)串联,第二蓄能器B与第四开关电磁阀(10)串联,所述第三开关电磁阀(9)与第四开关电磁阀(10)还和悬架缸无杆腔(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的油气悬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蓄能器A的初始充气压力为P1,第二蓄能器B的初始充气压力为P2,且P1<P2;第一节流阀(4)节流孔直径为D1,第二节流阀(5)节流孔直径为D2,第三节流阀(6)节流孔直径为D3,节流阀直径不可调且D1<D2<D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的油气悬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小阻尼、小刚度工作状态下:第一开关电磁阀(7)、第二开关电磁阀(8)和第三开关电磁阀(9)打开,第四关电磁阀(10)关闭,油气悬架压缩行程的工作过程如下:悬架缸内活塞杆向下移动,此时,悬架缸无杆腔(1)体积减小,压力增大,悬架缸有杆腔(2)体积增大,压力减小;悬架缸无杆腔(1)油液一方面通过单向阀(3)、第一节流阀(4)、第二节流阀(5)和第三节流阀(6)流入悬架缸有杆腔(2);另一方面油液通过第三开关电磁阀(9)流入第一蓄能器A;油气悬架拉伸行程工作过程如下:悬架缸内活塞杆向上移动,悬架缸无杆腔(1)体积增大,压力减小,悬架缸有杆腔(2)体积减小,压力增大;一方面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少华,翟旭辉,孙晓强,施德华,惠易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