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侧围冲压模具的下模组件铸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实型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侧围冲压模具的下模组件铸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侧围冲压模具是用于加工汽车车身侧围,汽车侧围冲压模具主要由上模座、下模座、凸模、凹模和压边圈等组成,其中,下模座主要起固定刀口、入块、入子、顶料销的作用,外定位、内定位、浮升引导销、两用销、导料板、浮块这些也是固定在下模座上。凸模是用来把多余的材料冲掉、切掉,或切开、刺破、拉伸。下模座、凸模和导腿组成下模组件,凸模固定在下模座上,大多数模具厂把下模座和凸模分开制作。模具厂为提高模具开发的周期及成本,设计时把下模座与凸模和导腿合并成一体,形成一体式结构的下模组件,其结构如图5所示,这种下模组件的高度较高,约为880mm,下模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厚度较为单薄。现有一体式下模组件铸件生产工艺中,由于从外侧设置浇注系统,内浇道距离较长,铁液行程远,铁液温度损耗较大,由于下模座局部结构单薄,铁液流动性差,铁液本身含C量较高,冷却快,EPS泡沫气化不完全,容易出现表 ...
【技术保护点】
1.汽车侧围冲压模具的下模组件铸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nS1、泡沫模型的制作;/nS2、将泡沫模型放入砂箱内,填砂造型;/nS3、浇注;/nS4、冷却,取出铸件;/n其中,在步骤S1中,泡沫模型包括第一模型部以及设置于第一模型部上的第二模型部和第三模型部,第三模型部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三模型部分布在第二模型部的四周;/n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采用的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与直浇道连接的第一横浇道、与第一横浇道连接的第二横浇道、与第二横浇道连接的第三横浇道、与第一横浇道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模型部连接的第一内浇道、与第二横浇道连接且与第一模型部连接的第二内浇道、与第三横浇道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侧围冲压模具的下模组件铸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S1、泡沫模型的制作;
S2、将泡沫模型放入砂箱内,填砂造型;
S3、浇注;
S4、冷却,取出铸件;
其中,在步骤S1中,泡沫模型包括第一模型部以及设置于第一模型部上的第二模型部和第三模型部,第三模型部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三模型部分布在第二模型部的四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采用的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与直浇道连接的第一横浇道、与第一横浇道连接的第二横浇道、与第二横浇道连接的第三横浇道、与第一横浇道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模型部连接的第一内浇道、与第二横浇道连接且与第一模型部连接的第二内浇道、与第三横浇道连接且与第一模型部连接的第三内浇道、与第一横浇道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模型部连接的第四内浇道、与第二横浇道连接且与第二模型部连接的第五内浇道以及与第三横浇道连接且与第二模型部连接的第六内浇道,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和第三横浇道位于第一模型部的下方,第四内浇道、第五内浇道和第六内浇道分布在第二模型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冲压模具的下模组件铸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浇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模型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横浇道位于所述第二模型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围冲压模具的下模组件铸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浇道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一内浇道为沿所述第一横浇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四内浇道设置多个且所有第四内浇道为沿第一横浇道的长度方向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皖,白明雪,陶德亮,周龙,陶刘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