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型材打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金属板材或吊灯等的安装需在型材上加工打出折边扣,使折边扣扣住需固定的物件。市面上流通的一般是打孔装置,仅能在型材上打出弧形孔,然后再冲压弧形缺口下的型材才能形成折边扣。使用打孔装置不能在型材上直接形成安装所需要的折边扣,增长安装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包括手持式壳体、模具、固定件以及贯穿于固定件内并可往复运动的顶针,其中:所述手持式壳体内设有与顶针联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活动端固定连接顶针的首端,所述顶针的末端设有与顶针上表面的形成10°~60°夹角α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底处设有圆角,所述固定件首端固定连接手持式壳体,所述固定件末端固定连接模具,所述固定件与模具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型材的间隙,所述模具底部设有与顶针配合的凹槽。其中:所述模具底部设有1°~6°斜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包括手持式壳体(1)、模具(2)、固定件(3)以及贯穿于固定件(3)内并可往复运动的顶针(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壳体(1)内设有与顶针(4)联动的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11)活动端固定连接顶针(4)的首端,所述顶针(4)的末端设有与顶针(4)上表面的形成10°~60°夹角α的第一斜面(41),所述第一斜面(41)底处设有圆角(42),所述固定件(3)首端固定连接手持式壳体(1),所述固定件(3)末端固定连接模具(2),所述固定件(3)与模具(2)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型材的间隙(5),所述模具(2)底部设有与顶针(4)配合的凹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包括手持式壳体(1)、模具(2)、固定件(3)以及贯穿于固定件(3)内并可往复运动的顶针(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壳体(1)内设有与顶针(4)联动的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11)活动端固定连接顶针(4)的首端,所述顶针(4)的末端设有与顶针(4)上表面的形成10°~60°夹角α的第一斜面(41),所述第一斜面(41)底处设有圆角(42),所述固定件(3)首端固定连接手持式壳体(1),所述固定件(3)末端固定连接模具(2),所述固定件(3)与模具(2)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型材的间隙(5),所述模具(2)底部设有与顶针(4)配合的凹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2)底部设有1°~6°斜度的第二斜面(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4)截面呈“∩”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持式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首端设有用于连接手持式壳体(1)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宇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瀚彩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