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833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07
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步骤为:(1)将耕地周边挖掘深沟形成排水系统,达到能排能灌的要求;(2)耕地粉垄耕作,第一次粉垄耕作深度旱地40厘米以上,稻田深度25厘米以上,每次粉垄耕作后播种绿肥,每隔2‑3个月结合绿肥还田压青进行粉垄耕作;(3)每次粉垄耕作之后,视雨季等气候条件,进行干、湿交替水分管理,让土壤中残留的重金属及农药等有害物质从耕作层的上层往下移到底层,利用雨季下雨进行田间满田储水,通过排水系统迅速向外排出;(4)粉垄兼绿肥种植,年内2‑3次交替,第2年以后即可种植农作物。本方法利用粉垄耕作,实现低成本的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

A method of soil pollution remediation and Fertility Cultivation Based on ridge till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的
,具体是一种快速松排土的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污水灌溉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有金属矿山开采冶炼、化学工业生产、重金属农药、污水灌溉和化肥施用以及高地质背景值等,其中有色金属矿业采选和冶炼所排放的含重金属废气沉降、废水灌溉,以及废渣等固体废料溶蚀扩散进入土壤等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表示,我国受镉、砷、汞、铜、铅、锌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约有3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国土资源部曾公开表示,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而这些粮食足以每年多养活4000多万人口。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土壤污染中倍受关注的公共问题之一。耕地作物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使土壤中富集有害物质,土壤环境不断恶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有机质下降,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调。化肥农药的过量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将被化肥农药和或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周边挖掘深沟形成排水系统,达到能排能灌的要求;(2)对耕地进行非种植农作物的粉垄耕作,第一次粉垄耕作深度旱地40厘米以上,稻田深度25厘米以上,每次粉垄耕作后播种绿肥,相隔2-3个月结合绿肥还田压青进行第二次粉垄耕作,再相隔2-3个月进行第三次粉垄绿肥压青;(3)每次粉垄耕作之后,视雨季等气候条件,进行干、湿交替水分管理,让土壤中残留的重金属及农药等有害物质从耕作层的上层往下移到底层,利用雨季下雨进行田间满田储水,通过排水系统迅速向外排出,达到土壤有害物质的净化修复目的;(4)粉垄兼绿肥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将被化肥农药和或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周边挖掘深沟形成排水系统,达到能排能灌的要求;(2)对耕地进行非种植农作物的粉垄耕作,第一次粉垄耕作深度旱地40厘米以上,稻田深度25厘米以上,每次粉垄耕作后播种绿肥,相隔2-3个月结合绿肥还田压青进行第二次粉垄耕作,再相隔2-3个月进行第三次粉垄绿肥压青;(3)每次粉垄耕作之后,视雨季等气候条件,进行干、湿交替水分管理,让土壤中残留的重金属及农药等有害物质从耕作层的上层往下移到底层,利用雨季下雨进行田间满田储水,通过排水系统迅速向外排出,达到土壤有害物质的净化修复目的;(4)粉垄兼绿肥种植,年内2-3次交替,土壤有机质大幅度增加、肥力提高,第2年以后即可种植农作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垄耕作采用的粉垄钻头包括钻头杆(1)、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本辉张宪宁秀呈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粉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