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70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32
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涉及一种椎板钳。固定钳柄顶部设置有通槽,且通槽上前端固定有托块,活动钳柄顶部伸入通槽且其中间位置与固定钳柄铰接,上套管及下套管均为半圆形管,且二者对接为圆管状并采用滑动连接形式,下套管后端固定在托块上,上套管后端固定有移动块,活动钳柄前后摆动时带动移动块使上套管在下套管上前后滑动,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底部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件,下套管前端有下钳头,下钳头端部为带有钝角倾斜角的半球体口部,边缘打磨有刃口,中间位置开设有内镜穿孔,上套管前端有上钳头,上钳头端部有可与下钳头咬合的内刃。镜外操作,刃口较大,活动范围较广,提高手术效率。

A kind of spinal lamina forceps outside the spinal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板钳,尤其是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属于医疗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椎管减压术以及椎间融合术都需要清除一部分黄韧带和椎板及关节突等骨质。现有技术一般是应用境内椎板钳、骨凿和环锯为主要工具,这些工具刃口较小且受镜内工作范围限制导致效率较低。因此,十分需要一种能够在内镜镜外使用的医疗器材,一方面受内镜影响小更易进行清除操作,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大刃口提高单次清除量,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包括固定钳柄、活动钳柄、弹性支撑件、移动块、下套管、上套管、下钳头以及上钳头,所述固定钳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通槽,且所述通槽上前端固定有托块,所述活动钳柄顶部伸入通槽且其中间位置通过销钉与固定钳柄对应位置铰接,所述上套管及所述下套管均为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半圆形管,且二者对接为圆管状并采用滑动连接形式,下套管后端固定在所述托块上,上套管后端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活动钳柄顶部活动连接,活动钳柄前后摆动时带动移动块使上套管在下套管上前后滑动,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底部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件,下套管前端一体设置有下钳头,所述下钳头端部设置为带有钝角倾斜角的半球体口部,其边缘打磨有刃口,其中间位置开设有内镜穿孔,上套管前端一体设置有上钳头,所述上钳头端部设置有可与下钳头咬合的内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用于脊柱内镜下手术清除黄韧带及椎板骨质的器械,为镜外操作,工作范围超过脊柱内镜直径范围,且刃口较大,活动范围较广,单次清理面积是传统镜下钳子的5-6倍,提高手术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C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包括固定钳柄1、活动钳柄2、弹性支撑件4、移动块5、下套管6、上套管7、下钳头8以及上钳头9,所述固定钳柄1顶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通槽1-1,且所述通槽1-1上前端固定有托块1-2,所述活动钳柄2顶部伸入通槽1-1且其中间位置通过销钉3与固定钳柄1对应位置铰接,所述上套管7及所述下套管6均为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半圆形管,且二者对接为圆管状并采用滑动连接形式,下套管6后端固定在所述托块1-2上,上套管7后端固定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与活动钳柄2顶部活动连接,活动钳柄2前后摆动时带动移动块5使上套管7在下套管6上前后滑动,活动钳柄2与固定钳柄1底部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件4,下套管6前端一体设置有下钳头8,所述下钳头8端部设置为带有钝角倾斜角的半球体口部,其边缘打磨有刃口,其中间位置开设有内镜穿孔8-1,上套管7前端一体设置有上钳头9,所述上钳头9端部设置有可与下钳头8咬合的内刃。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3、4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移动块5底部凸出有一个卡头5-1,所述活动钳柄2顶部开设有一个豁口并与所述卡头5-1插接配合,实现移动块5与活动钳柄2顶部的活动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上套管7连接端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下套管6连接端两侧设置有滑槽,实现上套管7与下套管6的滑动连接形式。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3、5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下钳头8的半球体口部的钝角倾斜角为∠a,∠a为110°或130°。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弹性支撑件4为呈V形排布的两个弹簧钢片,所述两个弹簧钢片外端分别与固定钳柄1及活动钳柄2底部内侧固定连接,两个弹簧钢片内端搭接设置。参照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在手术需要应用时安装活动钳柄2后,沿工作套管进入初步处理成形的椎管工作区,同时在上套管7和下套管6之间置入脊柱内镜,在脊柱内镜监视下,反复手动向固定钳柄1方向握紧活动钳柄2,实现下钳头8与上钳头9的反复咬合,从而对需要清理的黄韧带及骨质进行有效咬除,观测达到预定目标后移除本专利技术进行后续工作,本专利技术为镜外操作,工作范围超过脊柱内镜直径范围,且刃口较大,活动范围较广,单次清理面积是传统镜下钳子的5-6倍,可更高效、高质的清除黄韧带及骨质,节省约10分钟手术时间,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易于清洗消毒更安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包括固定钳柄(1)、活动钳柄(2)、弹性支撑件(4)、移动块(5)、下套管(6)、上套管(7)、下钳头(8)以及上钳头(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柄(1)顶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通槽(1-1),且所述通槽(1-1)上前端固定有托块(1-2),所述活动钳柄(2)顶部伸入通槽(1-1)且其中间位置通过销钉(3)与固定钳柄(1)对应位置铰接,所述上套管(7)及所述下套管(6)均为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半圆形管,且二者对接为圆管状并采用滑动连接形式,下套管(6)后端固定在所述托块(1-2)上,上套管(7)后端固定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与活动钳柄(2)顶部活动连接,活动钳柄(2)前后摆动时带动移动块(5)使上套管(7)在下套管(6)上前后滑动,活动钳柄(2)与固定钳柄(1)底部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件(4),下套管(6)前端一体设置有下钳头(8),所述下钳头(8)端部设置为带有钝角倾斜角的半球体口部,其边缘打磨有刃口,其中间位置开设有内镜穿孔(8-1),上套管(7)前端一体设置有上钳头(9),所述上钳头(9)端部设置有可与下钳头(8)咬合的内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内镜镜外椎板钳,包括固定钳柄(1)、活动钳柄(2)、弹性支撑件(4)、移动块(5)、下套管(6)、上套管(7)、下钳头(8)以及上钳头(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柄(1)顶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通槽(1-1),且所述通槽(1-1)上前端固定有托块(1-2),所述活动钳柄(2)顶部伸入通槽(1-1)且其中间位置通过销钉(3)与固定钳柄(1)对应位置铰接,所述上套管(7)及所述下套管(6)均为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半圆形管,且二者对接为圆管状并采用滑动连接形式,下套管(6)后端固定在所述托块(1-2)上,上套管(7)后端固定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与活动钳柄(2)顶部活动连接,活动钳柄(2)前后摆动时带动移动块(5)使上套管(7)在下套管(6)上前后滑动,活动钳柄(2)与固定钳柄(1)底部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件(4),下套管(6)前端一体设置有下钳头(8),所述下钳头(8)端部设置为带有钝角倾斜角的半球体口部,其边缘打磨有刃口,其中间位置开设有内镜穿孔(8-1),上套管(7)前端一体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人王特哈斯王天龙张锟岳宝成荆德保秦树韩鹏涛胡劲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康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