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感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43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感知系统,其包括布置在同一局域网内并分别支持不同运行商的至少两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其中一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与外部交互设备有线连接;系统上电运行后,局域网内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分别创建UDP socket客户端;与外部交互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接收外部交互设备发出的启动运行消息后,设置为自身为主通信模块;主通信模块解析启动运行消息,获取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类别,并进入预先设定的任意一种工作模式。由此实现快速准确提取分属于不同制式的终端用户信息,实现多模合一。

The method of identifying multi system end user information based on short distance and mobile terminal percep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感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LTE移动通信
、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串口通信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小基站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LTE小基站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智能门禁、电子围栏,AFC系统等。在这些应用场景中,以小基站为核心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需要近距离地提取移动终端(UE)用户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MSI号和IMSI号对应的其它可用于用户身份识别的ID),然后准确地将这些信息通过某种串口协议的方式传输出去,如控制地铁闸机的动作,并完成后续的支付等信息交互。目前我国三大运行商主要包括以下不同:1)LTE网络制式不同:中国移动使用TD-LTE,中国联通采用TD-LTE/FDD-LTE混合组网,中国电信采用的是TD-LTE/FDD-LTE混合组网;2)获得的频谱资源不一样:移动获得13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联通获得4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2300-2320MHz、2555-2575MHz,电信获得4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2370-2390MHz、2635-2655MHz;3)使用的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不相同:移动使用的是46000等,联通使用的是46001等,电信使用的是46011等。基于以上这些不同以及目前现有技术的限制,导致以小基站为核心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只能支持三大运行商中的一种,而外部交互设备由于硬件设计的原因,也只能提供一个接口给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这种缺陷导致以小基站为核心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使用场景十分受限,并且只能服务一种运行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感知系统,实现快速准确提取分属于不同制式的终端用户信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方案一:一种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感知系统,所述移动终端感知系统包括至少两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所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布置在同一局域网内并分别支持不同运行商,其中一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与外部交互设备有线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感知系统上电运行后,局域网内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分别创建UDPsocket客户端;与外部交互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接收外部交互设备发出的启动运行消息后,设置为自身为主通信模块;所述启动运行消息包含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类别信息;主通信模块解析所述启动运行消息,获取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类别,并进入以下任意一种工作模式:(1)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至少有两种且包括主通信模块所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其它运行商对应的其它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后,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疑似目标用户,其中,参与工作的其它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还需将其锁定的疑似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主通信模块对所有疑似目标用户进行综合判定,并将判定后得到的最终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2)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至少有两种且不包括主通信模块所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后,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疑似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疑似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主通信模块对所有疑似目标用户进行综合判定,并将判定后得到的最终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3)若本次参与工作的运行商仅为一种且非主通信模块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并将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由其转发至外部交互设备;(4)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仅为一种且为主通信模块支持的运行商:所述主通信模块关闭UDPsocket的客户端,直接进入工作状态,以锁定其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主通信模块与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具体包括:所述主通信模块关闭UDPsocket的客户端,建立UDPsocket服务端,并将自身的物理地址及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类别信息打包后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所述局域网中的其它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广播包,其中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设置自身为辅助通信模块,并将自身的物理地址信息反馈至主通信模块,由此,主通信模块和辅助通信模块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物理地址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入工作状态以锁定疑似目标用户或目标用户,具体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通过解析空口信令的方式获取到该覆盖范围内所有的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信息,对进入其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配置A1事件或A2事件;接收移动终端按照A1事件或A2事件上报的包含基站信号强度RSRP的测量报告,通过比较预设时间内各移动终端对应的RSRP平均值的大小,锁定RSRP平均值最大的移动终端为疑似目标用户或目标用户。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通过其前端射频天线实现全向或定向的区域的通信覆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运行商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信、联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布置在同一个局域网里。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通过串口通信方式与外部交互设备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包括IMSI号和/或与IMSI号对应的身份信息,以及UE获取信息、RSRP值和业务信息。方案二:一种移动终端感知系统,包括至少两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所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连接在同一局域网内,分别支持不同运行商,其中一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与外部交互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感知系统采用方案一及其优选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的方法进行识别终端用户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动态配置全部或部分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工作,并周期性地获取局域网内的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锁定的用户信息。(2)本专利技术通过网络连接和串口连接的方式,可融合三大运行商设备,实现三模合一,对外接口统一,实现产品化。(3)整个获取用户信息过程耗时很短,实测数据显示不超过1秒,对UE正在进行的业务影响不大,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4)本专利技术针对处于获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的场景,系统架构实现简单,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不同运行商(例如,移动、联通、电信)用户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感知系统,所述移动终端感知系统包括至少两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所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布置在同一局域网内并分别支持不同运行商,其中一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与外部交互设备通信连接;/n所述移动终端感知系统上电运行后,局域网内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分别创建UDPsocket客户端;与外部交互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接收外部交互设备发出的启动运行消息后,设置为自身为主通信模块;所述启动运行消息包含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类别信息;主通信模块解析所述启动运行消息,获取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类别,并进入以下任意一种工作模式:/n(1)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至少有两种且包括主通信模块所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其它运行商对应的其它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后,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疑似目标用户,其中,参与工作的其它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还需将其锁定的疑似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主通信模块对所有疑似目标用户进行综合判定,并将判定后得到的最终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n(2)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至少有两种且不包括主通信模块所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 socket网络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后,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疑似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疑似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主通信模块对所有疑似目标用户进行综合判定,并将判定后得到的最终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n(3)若本次参与工作的运行商仅为一种且非主通信模块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 socket网络通信连接;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并将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由其转发至外部交互设备;/n(4)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仅为一种且为主通信模块支持的运行商:所述主通信模块关闭UDP socket的客户端,直接进入工作状态,以锁定其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距识别多制式终端用户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感知系统,所述移动终端感知系统包括至少两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所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布置在同一局域网内并分别支持不同运行商,其中一台移动终端感知设备与外部交互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感知系统上电运行后,局域网内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分别创建UDPsocket客户端;与外部交互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接收外部交互设备发出的启动运行消息后,设置为自身为主通信模块;所述启动运行消息包含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类别信息;主通信模块解析所述启动运行消息,获取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类别,并进入以下任意一种工作模式:
(1)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至少有两种且包括主通信模块所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其它运行商对应的其它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后,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疑似目标用户,其中,参与工作的其它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还需将其锁定的疑似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主通信模块对所有疑似目标用户进行综合判定,并将判定后得到的最终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
(2)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至少有两种且不包括主通信模块所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后,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疑似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疑似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主通信模块对所有疑似目标用户进行综合判定,并将判定后得到的最终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
(3)若本次参与工作的运行商仅为一种且非主通信模块支持的运行商:主通信模块与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建立UDPsocket网络通信连接;参与工作的运行商对应的移动终端感知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分别锁定各自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并将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主通信模块由其转发至外部交互设备;
(4)若本次需要参与工作的运行商仅为一种且为主通信模块支持的运行商:所述主通信模块关闭UDPsocket的客户端,直接进入工作状态,以锁定其通信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发送至外部交互设备。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