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热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38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度高、无需外接电源、携带和使用方便、可为手机保温的自发热手机壳。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1)、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热装置(2),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有用于容置固定手机的手机腔(10),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有密闭的感应加热腔(11),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发热装置(2)均设置于所述感应加热腔(11)内,所述自发热手机壳与手机连接时,将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置于所述手机腔(10)内固定,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为所述发热装置(2)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手机配件领域。

Self heating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发热手机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自发热手机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作为日用电子产品发展越来越先进。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目前,出现了手机无线反向充电技术。但是目前这种手机无线反向充电技术仅应用于手机给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临时供电应急,其应用范围较小,还未广泛普及。现有的手机通讯设备普遍使用锂离子电池,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北方冬天的户外寒冷条件下容量会降低,尤其在低于-20℃的极寒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会受到极大影响,在这种条件下,使用手机会由于电池的原因无法正常供电而导致手机自动关机,给使用带来不便;尤其是现有的手机,普遍内嵌电池,无法徒手更换电池,因此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手机壳是一种对手机进行包裹保护的防护壳,但是现有的手机壳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度高、无需外接电源、携带和使用方便、可为手机保温的自发热手机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热装置,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容置固定手机的手机腔,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密闭的感应加热腔,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感应加热腔内,所述自发热手机壳与手机连接时,将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置于所述手机腔内固定,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为所述发热装置供电。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无线接收线圈、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所述发热装置电连接,以构成对所述发热装置的供电回路,驱动所述发热装置发热。所述发热装置是发热线圈。所述发热装置是碳纤维发热丝。或者,所述发热装置是发热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镜头槽口。所述自发热手机壳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将所述感应加热腔的背部开口密封。所述背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扣合连接。或者,所述背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粘结固定。所述背板上贴合固定有保温层。所述发热装置贴合固定于所述手机腔与所述感应加热腔之间的所述壳体上。所述手机腔的至少两个侧面设有侧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热装置,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容置固定手机的手机腔,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密闭的感应加热腔,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感应加热腔内,所述自发热手机壳与手机连接时,将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置于所述手机腔内固定,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为所述发热装置供电;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利用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的自身功能,通过内置于手机壳中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接收反向充电的电功率,为所述发热装置供电,从而对手机及电池补充热量,在冬季户外使用时,维持手机及电池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保证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的温度,防止由于低温造成手机自动关机,同时,还具有暖手防冻的功能,使用舒适度佳,增强了手机壳的功能,且使用方式与现有的手机壳一致,外形也一致,使用方便;故本专利技术集成度高,无需外接电源,外形与普通手机壳一致,携带和使用方便,可为手机保温,是一种自发热手机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发热手机壳包括壳体1、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热装置2、背板5,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有用于容置固定手机的手机腔10,所述手机腔10的四个侧面设有侧壁6,以将手机卡接固定,当然,所述侧壁6也可以仅在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以将手机夹持固定,或者在三个侧面设置,以将手机插入,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镜头槽口7,用于避让手机的相机镜头,当然也可以根据手机的按键及接口布设情况,在适当位置开设其他的槽口,如充电孔、耳机孔等,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有密闭的感应加热腔11,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发热装置2均设置于所述感应加热腔11内,所述背板5将所述感应加热腔11的背部开口密封,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5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扣合连接,以将所述感应加热腔11的背部开口密封,使得手机壳的背面平整,不突兀,当然,所述背板5与所述壳体1之间粘结固定,所述自发热手机壳与手机连接时,将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置于所述手机腔10内固定,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为所述发热装置2供电,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无线接收线圈3、控制电路4,所述控制电路4分别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3、所述发热装置2电连接,以构成对所述发热装置2的供电回路,驱动所述发热装置2发热,所述发热装置2是发热线圈,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装置2是碳纤维发热丝,所述发热装置2贴合固定于所述手机腔10与所述感应加热腔11之间的所述壳体1上,更靠近手机上电池的部位,对手机电池的保温效果更好。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发热手机壳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5上贴合固定有保温层8,所述保温层8能够减少热量向外界散失,所述发热装置2贴合固定于所述保温层8上,所述发热装置2是发热板。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所述保温层8,由于所述发热装置2更靠近背面,因此还具有暖手的功能。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利用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的自身功能,通过内置于手机壳中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接收反向充电的电功率,为所述发热装置供电,从而对手机及电池补充热量,在冬季户外使用时,维持手机及电池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保证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的温度,防止由于低温造成手机自动关机,同时,还具有暖手防冻的功能,使用舒适度佳,增强了手机壳的功能,且使用方式与现有的手机壳一致,外形也一致,使用方便;因此本专利技术集成度高,无需外接电源,外形与普通手机壳一致,携带和使用方便,可为手机保温,是一种自发热手机壳。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专利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手机配件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热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热装置(2),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有用于容置固定手机的手机腔(10),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有密闭的感应加热腔(11),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发热装置(2)均设置于所述感应加热腔(11)内,所述自发热手机壳与手机连接时,将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置于所述手机腔(10)内固定,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为所述发热装置(2)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热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热装置(2),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有用于容置固定手机的手机腔(10),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有密闭的感应加热腔(11),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发热装置(2)均设置于所述感应加热腔(11)内,所述自发热手机壳与手机连接时,将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置于所述手机腔(10)内固定,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为所述发热装置(2)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无线接收线圈(3)、控制电路(4),所述控制电路(4)分别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3)、所述发热装置(2)电连接,以构成对所述发热装置(2)的供电回路,驱动所述发热装置(2)发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2)是发热线圈;所述发热装置(2)是碳纤维发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泽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皓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