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32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在冷通道底部设置有可调节风道开度大小的风道机构,风道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及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内的挡风膜,在挡风膜上设置有栅格,在所述矩形框架一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缠绕的缠绕装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对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回复的回复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卷筒、与所述卷筒末端连接的电机、电机驱动模块和控制器,挡风膜的一侧边缘与卷筒固定连接,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与控制器相连;回复装置包括收线器和回复线,回复线的一端与收线器相连,回复线的一端与挡风膜的对侧边缘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进入冷通道内不同冷量进行调节。

A cold channel air duct regul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通道风道大小调节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在通信机房中,需要用到各种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机柜,通过机柜设置在有序整齐排列设备的同时,也能屏蔽设备之间相互的电磁干扰,而且能对设备有效防尘防潮,在计算机及通信行业的各个场所应用范围极广,机柜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是因设备等大都采用电子设备,长期通电运行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热量如果都积聚在机柜内,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且过热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传统机房内,对机房内机柜进行降温其进入冷通道内的冷量是固定不变,这样会造成冷量的浪费或者冷量供应不足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冷通道风道节能控制系统。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包括M对并排的机柜组,所述M为正整数,机柜组中间的空间为冷通道,所述冷通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活动门,冷通道顶部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天窗,还包括在冷通道底部设置有可调节风道开度大小的风道机构,风道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及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内的挡风膜,在挡风膜上设置有栅格,在所述矩形框架一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缠绕的缠绕装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对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回复的回复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卷筒、与所述卷筒末端连接的电机、电机驱动模块和控制器,挡风膜的一侧边缘与卷筒固定连接,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与控制器相连;回复装置包括收线器和回复线,回复线的一端与收线器相连,回复线的一端与挡风膜的对侧边缘相连。另外收线器为具有自动回复功能的收线器,其功能与安全带收线器功能相同。当调大开度时,控制器向电机驱动模块发送调大风道口信号,电机带动旋转,相应的,挡风膜缠绕在卷筒上的厚度增加,回复线伸长;当调小开度时,控制器向电机驱动模块发送调小风道口信号,电机带动旋转,相应的,挡风膜缠绕在卷筒上的厚度减小,回复线缩短。实现对风道口开度大小的调节。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矩形框架内供挡风膜移动的凹槽。便于挡风膜在矩形框架内移动。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矩形框架内设置有收线器安装座和电机安装座以及卷筒安装座。便于安装收线器、电机和卷筒。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继电器芯片U1,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1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芯片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器U2的电机正反转信号输出端P1.0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16与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与芯片电源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4与电机M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13与电机M的第二端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6分别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9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机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控制器U2的电机电源通断信号端P1.6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8分别与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9和电机电源相连。当控制器向三极管Q1发送截止电平,并向三极管Q2发送导通电平,通过继电器芯片U1内部电路后,电流从右流向左,规定此为电机正转;相应的,当控制器向三极管Q1发送导通电平,并向三极管Q2发送导通电平,通过继电器芯片U1内部电路后,电流从左流向右,则电机反转。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挡风膜的对侧边缘上设置有护边夹,在护边夹上设置有孔,孔的个数与回复线根数相等。护边夹起到保护挡风膜边缘。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对风道口大小进行调节,实现不同冷量进入冷通道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风道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机驱动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通道风道节能控制系统,如图1和2所示,包括M对并排的机柜组1,所述M为正整数,机柜组1中间的空间为冷通道2,所述冷通道2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活动门3,冷通道2顶部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天窗4,还包括在冷通道底部设置有可调节风道开度大小的风道机构,风道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及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内的挡风膜22,在挡风膜上设置有栅格,栅格可以实现少量的冷量进入冷通道,栅格孔径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一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缠绕的缠绕装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对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回复的回复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卷筒12、与所述卷筒末端连接的电机11、电机驱动模块和控制器,挡风膜的一侧边缘与卷筒固定连接,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与控制器相连;回复装置包括收线器13和回复线14,回复线的一端与收线器相连,回复线的一端与挡风膜的对侧边缘相连。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矩形框架内供挡风膜移动的凹槽。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矩形框架内设置有收线器安装座和电机安装座以及卷筒安装座。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继电器芯片U1,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1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芯片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器U2的电机正反转信号输出端P1.0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16与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与芯片电源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4与电机M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13与电机M的第二端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6分别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9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机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控制器U2的电机电源通断信号端P1.6相连;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8分别与继电器芯片U1的连接端子9和电机电源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续流电路,续流电路包括续流二极管D1和电阻R2,电阻R2的第一端与电机电源地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续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通过续流二极管保护电机停机时的安全。其中,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优选采用2SD882三极管;继电器芯片U1的型号为G5V系列继电器芯片,优选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包括M对并排的机柜组,所述M为正整数,机柜组中间的空间为冷通道,所述冷通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活动门,冷通道顶部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天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冷通道底部设置有可调节风道开度大小的风道机构,风道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及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内的挡风膜,在挡风膜上设置有栅格,在所述矩形框架一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缠绕的缠绕装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对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回复的回复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卷筒、与所述卷筒末端连接的电机、电机驱动模块和控制器,挡风膜的一侧边缘与卷筒固定连接,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与控制器相连;回复装置包括收线器和回复线,回复线的一端与收线器相连,回复线的一端与挡风膜的对侧边缘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包括M对并排的机柜组,所述M为正整数,机柜组中间的空间为冷通道,所述冷通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活动门,冷通道顶部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天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冷通道底部设置有可调节风道开度大小的风道机构,风道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及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内的挡风膜,在挡风膜上设置有栅格,在所述矩形框架一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缠绕的缠绕装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对侧设置有控制挡风膜回复的回复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卷筒、与所述卷筒末端连接的电机、电机驱动模块和控制器,挡风膜的一侧边缘与卷筒固定连接,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与控制器相连;回复装置包括收线器和回复线,回复线的一端与收线器相连,回复线的一端与挡风膜的对侧边缘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矩形框架内供挡风膜移动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通道风道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矩形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邓仁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