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32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访问量控制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访问请求;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符合访问量控制条件时:将部分访问请求确定为目标请求,生成响应于目标请求的正常应答数据并返回;针对目标请求之外的访问请求,断开与该访问请求的连接或将该访问请求置入预设的等待队列中;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不符合访问量控制条件时:针对任一访问请求,利用预先存储的访问量控制策略判断是否正常响应该访问请求;访问量控制策略是从预设的多条限流策略中确定的,每一限流策略包含限流条件与限流比例。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为每一服务端设置访问量控制条件从而为服务端提供个性化的访问量控制功能。

Access control methods and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访问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访问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服务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访问压力,如何保证服务系统在大规模访问量压力下的稳定与可用性变得越发重要。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基于设置在服务端之前的统一网关执行访问量控制(如图1所示),这种控制方法较简单且粒度较粗,难以针对具体的服务端提供个性化的流量控制策略。此外统一网关作为整体系统的单点部分,承载全部的访问量压力,其一旦发生故障,易造成整体系统的不可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访问量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通过为每一服务端设置访问量控制条件从而为服务端提供个性化的访问量控制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访问量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访问量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访问请求;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符合预设的访问量控制条件时:将部分访问请求确定为目标请求,生成响应于每一目标请求的正常应答数据并返回;针对目标请求之外的每一访问请求,断开与该访问请求的连接或将该访问请求置入预设的等待队列中;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不符合所述访问量控制条件时:针对任一访问请求,利用预先存储的访问量控制策略判断是否正常响应该访问请求;其中,所述访问量控制策略是从预设的多条限流策略中确定的,每一限流策略都包含限流条件与限流比例。可选地,所述限流策略包括至少一条性能限流策略;以及,所述访问量控制策略根据以下步骤确定:采集当前统计周期的运行数据,依据所述运行数据获取当前统计周期的性能指标;将限流条件与当前统计周期的性能指标匹配的性能限流策略确定为初选策略,将初选策略中限流比例最大者确定为访问量控制策略。可选地,所述限流策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条可用率限流策略;以及,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访问量控制策略之前:根据所述运行数据获取当前统计周期的可用率指标;将限流条件与所述可用率指标匹配的可用率限流策略确定为所述初选策略。可选地,所述限流策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条定时限流策略,每一定时限流策略的限流条件为限流时间间隔;以及,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访问量控制策略之前,将限流时间间隔包括当前时刻的定时限流策略确定为所述初选策略。可选地,所述利用预先存储的访问量控制策略判断是否正常响应该访问请求,包括:将该访问请求中携带的客户端标识转换为0与1之间的哈希值;在该哈希值不小于访问量控制策略中的限流比例时,正常响应该访问请求;在该哈希值小于访问量控制策略中的限流比例时,断开与该访问请求之间的连接或者将该访问请求置入所述等待队列中。可选地,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包括:当前采集周期内接收的访问请求数量或者当前正在处理的访问请求数量;所述访问量控制条件包括: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目标请求的数量等于所述阈值;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每一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及响应时长;以及,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响应时长百分线TP指标、响应时长最大值、响应时长平均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访问量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访问量控制装置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访问请求;控制单元,用于: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符合预设的访问量控制条件时:将部分访问请求确定为目标请求,生成响应于每一目标请求的正常应答数据并返回;针对目标请求之外的每一访问请求,断开与该访问请求的连接或将该访问请求置入预设的等待队列中;限流单元,用于: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不符合所述访问量控制条件时:针对任一访问请求,利用预先存储的访问量控制策略判断是否正常响应该访问请求;其中,所述访问量控制策略是从预设的多条限流策略中确定的,每一限流策略都包含限流条件与限流比例。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访问量控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访问量控制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上述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其一,预先为每一服务端设置访问量控制条件从而确定针对访问请求的处理方式,例如在访问请求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仅对部分访问请求(这些访问请求的数量可等于上述阈值)进行正常响应,将其它请求直接断开或者置入等待队列,这样能够在面临大规模访问量时快速释放服务资源,保证系统可用性。其二,通过为每一服务端设置多条限流策略,在访问请求数量不大于上述阈值时,实时采集服务端的运行数据进而获取其性能、可用率等运行指标,最后利用运行指标从多条限流策略中确定用于实际执行限流的访问量控制策略,由此实现访问量较大时(此时的访问量小于上述大规模访问量)服务端运行情况的智能感知以及访问量的自动控制,可提高系统灵敏性、可用性以及服务资源利用率,并实现面对不同访问量压力时的针对性限流措施。此外,通过设置定时限流策略,可在具有周期性特征的流量洪峰来临之前提前部署相应的限流策略从而有效应对。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统一网关架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访问量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访问量控制方法的实现架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确定访问量控制策略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访问量控制装置的组成部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图7是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访问量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访问量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可具体按照如下步骤执行:步骤S201:接收访问请求。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用于调用服务端的本地服务。一般地,访问请求中携带用于唯一识别客户端的客户端标识。步骤S202: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符合预设的访问量控制条件时:将部分访问请求确定为目标请求,生成响应于每一目标请求的正常应答数据并返回;针对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访问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访问请求;/n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符合预设的访问量控制条件时:将部分访问请求确定为目标请求,生成响应于每一目标请求的正常应答数据并返回;针对目标请求之外的每一访问请求,断开与该访问请求的连接或将该访问请求置入预设的等待队列中;/n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不符合所述访问量控制条件时:针对任一访问请求,利用预先存储的访问量控制策略判断是否正常响应该访问请求;其中,所述访问量控制策略是从预设的多条限流策略中确定的,每一限流策略都包含限流条件与限流比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访问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访问请求;
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符合预设的访问量控制条件时:将部分访问请求确定为目标请求,生成响应于每一目标请求的正常应答数据并返回;针对目标请求之外的每一访问请求,断开与该访问请求的连接或将该访问请求置入预设的等待队列中;
在判断接收的访问请求的数量不符合所述访问量控制条件时:针对任一访问请求,利用预先存储的访问量控制策略判断是否正常响应该访问请求;其中,所述访问量控制策略是从预设的多条限流策略中确定的,每一限流策略都包含限流条件与限流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策略包括至少一条性能限流策略;以及,所述访问量控制策略根据以下步骤确定:
采集当前统计周期的运行数据,依据所述运行数据获取当前统计周期的性能指标;
将限流条件与当前统计周期的性能指标匹配的性能限流策略确定为初选策略,将初选策略中限流比例最大者确定为访问量控制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策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条可用率限流策略;以及,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访问量控制策略之前:
根据所述运行数据获取当前统计周期的可用率指标;
将限流条件与所述可用率指标匹配的可用率限流策略确定为所述初选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策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条定时限流策略,每一定时限流策略的限流条件为限流时间间隔;以及,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确定访问量控制策略之前,将限流时间间隔包括当前时刻的定时限流策略确定为所述初选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先存储的访问量控制策略判断是否正常响应该访问请求,包括:
将该访问请求中携带的客户端标识转换为0与1之间的哈希值;
在该哈希值不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寰
申请(专利权)人: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