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电力光纤配线网络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光纤网络管理
,具体为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电力光纤配线网络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ODF网络中,跳纤施工及维护管理主要靠人工方式进行,导致跳纤错误率极高,对于这些没有ID的海量光纤“哑资源”,施工管理中存在很大问题,后期管理困难,对ODF的资源信息无法进行准确收集,不方便统一管理,只能通过现场查看光纤链路,纸质的工单和光纤标签记录链路路由信息,不利于事故的排查。目前的ODF设备光纤配线架体积大、操作复杂、接入光纤数量少,现场对光路进行调整后,必须更换纸质标签,并进行纸质资料的记录,一旦出现错误将无法查找,只能通过理顺光纤的方法来进行查看路由,对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可能对业务造成影响,并且标签的大量更换增加了人力物力的运维成本。有鉴于此,本项目针对传统ODN网络在可视化、工具化、运维生命周期无缝衔接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研制智能光纤配线管理终端,开发电力光纤配线网络智能运维管理云平台及手机APP。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电力光纤配线网络管理系统,包括网管平台以及硬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平台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硬件平台的输入端;/n所述硬件平台包括智能集中控制器、单元控制器以及熔配盘,所述熔配盘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单元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单元控制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智能集中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智能集中控制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网管平台的输入端,所述网管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智能光纤配线管理系统;/n所述智能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包括智能设备、智能终端以及网管系统,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二维码电子标签托盘、集成电路电子标签托盘一、集成电路电子标签托盘二以及主控单元,所述二维码电子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电力光纤配线网络管理系统,包括网管平台以及硬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平台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硬件平台的输入端;
所述硬件平台包括智能集中控制器、单元控制器以及熔配盘,所述熔配盘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单元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单元控制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智能集中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智能集中控制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网管平台的输入端,所述网管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智能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所述智能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包括智能设备、智能终端以及网管系统,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二维码电子标签托盘、集成电路电子标签托盘一、集成电路电子标签托盘二以及主控单元,所述二维码电子标签托盘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手持读码设备的输入端,所述手持读码设备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智能终端的输入端,所述集成电路电子标签托盘一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远端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远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手持读码设备的输入端,所述集成电路电子标签托盘二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实时在线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实时在线控制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网关系统的输入端,所述智能终端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网关系统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电力光纤配线网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配盘支持对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和智能端口管理功能,智能集中控制器通过网口与网管平台相连,对连接设备提供实时管理、监测和维护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电力光纤配线网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光纤配线管理系统的内部设置有客户端以及被测线路,所述被测线路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远端测试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远端测试单元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光纤线路集中测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光纤线路集中测量单元的输出端双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张光亚,史英,贾多斌,白靖,赵莉莉,闫磊,王鹏源,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