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26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包括三相整流模块、负荷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整流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节能装置由三相整流模块、负荷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通过三相整流模块用于提高负荷加热功率,温度控制模块对负荷加热模块进行实时温度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实现对三相整流模块输出功率的调节,实现提高温控精度和节能降耗的效果。

A heating energy saving device suitable for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在工业领域的发展中,热能的需求占能源需求的很大部分,加热型能耗已逐渐成为许多工厂的首要能源支出,这就对加热型装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工业领域通用的加热装置普遍存在能耗高、温度控制精度差的缺点。因此,研制新型加热节能装置对于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040796.3”,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加热水箱装置”,公开了一种加热水箱装置,其包括冷水箱、热水箱、加热水箱及控制系统;所述冷水箱、加热水箱、热水箱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加热水箱的上方;且分别与设置在冷水箱、加热水箱、热水箱内的浮球阀电连接;通过将加热水箱与热水箱分体设计,当冷水从冷水箱内灌入到加热水箱时,热水箱的热水水位与水温均可保持不变,虽然该专利通过对冷热水箱排布进行调整而进行节能,但是温度控制并不精确,同时结构复杂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其结构简单,通过三相整流电路用于提高负荷加热功率,温度控制模块对负荷加热模块进行实时温度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实现对三相整流模块输出功率的调节,达到节能降耗和提高温控精度的效果。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包括三相整流模块、负荷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整流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三相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晶闸管VT1、晶闸管VT2和晶闸管VT3,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和第三固态继电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和第三固态继电器均设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a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2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b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3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c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的阴极分别与负荷加热模块的N'端连接;所述晶闸管VT1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一固态继电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晶闸管VT2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晶闸管VT3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三固态继电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晶闸管VT1的阴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a端连接;所述晶闸管VT2的阴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b端连接;所述晶闸管VT3的阴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c端连接。优选地,所述负荷加热模块包括三相加热电阻Ra、Rb和Rc;所述三相加热电阻Ra、Rb和Rc并联后分别与三相整流模块中的二极管VD1、VD2、VD3的阴极相连接;所述三相加热电阻Ra与第一固态继电器相连接,所述三相加热电阻Rb与第二固态继电器相连接,所述三相加热电阻Rc与第三固态继电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Vcc、上拉电阻R、热电偶传感器和温控器;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与电源Vcc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固态继电器的正端、第二固态继电器的正端、第三固态继电器的正端相连接;所述温控器分别与第一固态继电器的负端、第二固态继电器的负端、第三固态继电器的负端连接;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三相加热电阻Ra、Rb、Rc连接,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温控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加热节能装置由三相整流模块、负荷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通过三相整流模块用于提高负荷加热功率,温度控制模块对负荷加热模块进行实时温度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实现对三相整流模块输出功率的调节,实现提高温控精度和节能降耗的效果,本技术加热节能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模块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至图2,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包括三相整流模块、负荷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整流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加热节能装置由三相整流模块、负荷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通过三相整流模块用于提高负荷加热功率,温度控制模块对负荷加热模块进行实时温度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实现对三相整流模块输出功率的调节,实现提高温控精度和节能降耗的效果,本技术加热节能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图2示出,本实施例的所述三相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晶闸管VT1、晶闸管VT2和晶闸管VT3,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和第三固态继电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和第三固态继电器均设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a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2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b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3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c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的阴极分别与负荷加热模块的N'端连接;所述晶闸管VT1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一固态继电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晶闸管VT2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晶闸管VT3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三固态继电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晶闸管VT1的阴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a端连接;所述晶闸管VT2的阴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b端连接;所述晶闸管VT3的阴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c端连接;由此实现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从而实现对三相整流模块输出功率的调节。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所述负荷加热模块包括三相加热电阻Ra、Rb和Rc;所述三相加热电阻Ra、Rb和Rc并联后分别与三相整流模块中的二极管VD1、VD2、VD3的阴极相连接;所述三相加热电阻Ra与第一固态继电器相连接,所述三相加热电阻Rb与第二固态继电器相连接,所述三相加热电阻Rc与第三固态继电器相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Vcc、上拉电阻R、热电偶传感器和温控器;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与电源Vcc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固态继电器的正端、第二固态继电器的正端、第三固态继电器的正端相连接;所述温控器分别与第一固态继电器的负端、第二固态继电器的负端、第三固态继电器的负端连接;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三相加热电阻Ra、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整流模块、负荷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整流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整流模块、负荷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荷加热模块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整流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加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晶闸管VT1、晶闸管VT2和晶闸管VT3,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和第三固态继电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和第三固态继电器均设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a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2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b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3的阳极与三相电源输入的c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的阴极分别与负荷加热模块的N'端连接;所述晶闸管VT1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一固态继电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晶闸管VT2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晶闸管VT3与温度控制模块中第三固态继电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太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元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