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通讯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193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隔离通讯电路、系统,所述隔离通讯电路包括:信号发送端,用于输入第一装置的发送信号;第一光耦隔离器,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与信号发送端连接;第一隔离模块,设于信号发送端与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之间;信号端口组件,与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副边连接,包括多个信号连接端,用于与第二装置进行连接;第二隔离模块,设于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副边与信号端口组件之间;第二光耦隔离器,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与信号端口组件、第二隔离模块连接;以及信号接收端,与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副边连接,用于输出第二装置的输出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效地提高隔离通讯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An isolated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通讯电路、系统
本申请涉及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离通讯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产品智能化设计的需求增加,功能强化,以及互联网云计算数据库的应用,就需要智能产品与其他智能产品之间、智能产品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通讯的速率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智能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效果,采用隔离通讯电路设计可以很好的解决速率和稳定性、抗干扰性的问题;现有的隔离通讯电路是通过将光耦隔离器直接与产品通讯接口连接,利用产品通讯接口的控制电压来直接驱动光耦隔离器的原边,并通过该光耦隔离器的副边将信号输出到一信号端口。虽然采用光耦隔离器可以起到一定的通讯隔离作用,但是对于某些通讯质量要求较高的系统里,现有隔离通讯电路仍然存在抗干扰性能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离通讯电路、系统,可以提高隔离通讯电路的抗干扰性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通讯电路,应用于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讯,所述隔离通讯电路包括:信号发送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信号;第一光耦隔离器,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通讯电路,应用于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通讯电路包括:/n信号发送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信号;/n第一光耦隔离器,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与所述信号发送端连接;/n第一隔离模块,设于所述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之间;/n信号端口组件,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副边连接,包括多个信号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连接;/n第二隔离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副边与所述信号端口组件之间;/n第二光耦隔离器,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与所述信号端口组件、所述第二隔离模块连接;以及/n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副边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通讯电路,应用于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通讯电路包括:
信号发送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信号;
第一光耦隔离器,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与所述信号发送端连接;
第一隔离模块,设于所述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之间;
信号端口组件,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副边连接,包括多个信号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连接;
第二隔离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副边与所述信号端口组件之间;
第二光耦隔离器,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原边与所述信号端口组件、所述第二隔离模块连接;以及
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副边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装置的输出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晶体管,其控制端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信号发送端连接,驱动端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为开关三极管或者开关MOS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为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一隔离模块还包括输入电源、第二电阻以及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的正极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的负极连接;
所述输入电源在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的正极之间串联有一上拉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原边并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模块,包括:
第二开关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副边连接,驱动端连接在所述信号端口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敏尹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