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8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数字信号驱动芯片、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27和信号输出端PWM1,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和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PIC16F1937芯片作为主控模块,对四个三极管进行占空比开关调节,从而得到两路PWM驱动信号,电路结构简单,输出的PWM驱动信号稳定。

A PWM triode driving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
本技术涉及PWM控制
,具体是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脉宽调制(PWM,PulseWidthModulation)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现有的PWM信号产生电路大多结构复杂,产生的驱动信号波动较大,因此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数字信号驱动芯片、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27和信号输出端PWM1,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和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44和信号输出端PWM2,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和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12V直流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3的型号为2SD88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型号为2SB77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型号为PIC16F19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使用PIC16F1937芯片作为主控模块,对四个三极管进行占空比开关调节,从而得到两路PWM驱动信号,电路结构简单,输出的PWM驱动信号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数字信号驱动芯片、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27和信号输出端PWM1,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和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44和信号输出端PWM2,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和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12V直流电。以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型号为PIC16F1937为例,通过管脚32和管脚35驱动信号对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进行占空比开关控制,输出PWM控制信号PWM1和PWM2,用于满足对驱动电路的信号控制。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三极管Q1和三极管Q3的型号为2SD882。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型号为2SB772。采用上述元件的选型能够满足本设计需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数字信号驱动芯片、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27和信号输出端PWM1,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和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44和信号输出端PWM2,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和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WM三极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数字信号驱动芯片、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27和信号输出端PWM1,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和地,数字信号驱动芯片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44和信号输出端PWM2,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4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厚勋汪小波李森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