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5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包括: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变桨电机、变桨控制器、第一二极管、电流互感器、变桨电机电枢回路、后备电源和第二二极管,所述变桨电机的输出端与变桨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各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机由于减震效果差,导致现有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震动时间长、频率高,会使电机内部器件松动、脱落,轻则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重则引发事故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有效的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armature circuit for pitch of doubly fed wind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
,具体为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风轮中含叶片、轮毂、加固件等组成,它有叶片受风力旋转发电、发电机机头转动等功能,风力发电后备电源由风力发电机组、支撑发电机组的塔架、蓄电池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卸荷器、并网控制器、蓄电池组等组成,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时,都要保证输出电频率恒定,这无论对于风机并网发电还是风光互补发电都非常必要,要保证风电的频率恒定,一种方式就是保证发电机的恒定转速,即恒速恒频的运行方式,因为发电机由风力机经过传动装置进行驱动运转,所以这种方式无疑要恒定风力机的转速,这种方式会影响到风能的转换效率;另一种方式就是发电机转速随风速变化,通过其它的手段保证输出电能的频率恒定,即变速恒频运行,目前,大多数发电机组都是通过电机支架来进行固定,这种用于电机支撑的电机支架通常都是直接通过螺纹连接件进行固定,然而,由于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震动,这种震动时间长、频率高,会使电机内部器件松动、脱落,轻则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重则引发事故。现有的很多电机在装配时都会配备减震环或者带减震弹簧的底座来进行固定,从来达到减少电机振动对电机的冲击,然而此类的减震底座通常较为简单,减震效果不好,为此,提出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减震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包括: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变桨电机、变桨控制器、第一二极管、电流互感器、变桨电机电枢回路、后备电源和第二二极管,所述变桨电机的输出端与变桨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变桨电机电枢回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后备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变桨电机的底部;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的底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放置箱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侧与放置箱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放置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放置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远离第一弹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贯穿盒体的一侧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板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板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与第二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腔的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与第一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圈与第一支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外圈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各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机由于减震效果差,导致现有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震动时间长、频率高,会使电机内部器件松动、脱落,轻则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重则引发事故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有效的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在电枢回路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防止过流或者反向电流造成的冲击,造成变桨电机损坏、出现风机变桨卡死、飞车问题,在电枢回路内增加两个反向二极管,由于二极管的存在,可以避免伺服驱动器反向给电池充电,防止出现变桨电机电枢回路过流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第一滑槽,方便了第一滑块在盒体内的滑动,减小了第一滑块与盒体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滑槽,方便了第二滑块在箱体内的滑动,减小了第二滑块与箱体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限位板,提高了第一支撑杆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因缺乏限位装置,导致第一支撑杆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箱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盒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电机组件的电气回路接线原理图。图中:1、电机组件;101、变桨电机;102、变桨控制器;103、第一二极管;104、电流互感器;105、变桨电机电枢回路;106、后备电源;107、第二二极管;2、支撑组件;201、放置箱;202、固定螺栓;203、放置板;204、滚轮;205、第一弹簧;206、第一支撑杆;3、减震组件;301、箱体;302、盒体;303、固定块;304、活动杆;305、第一连接块;306、第一滑板;307、第一滑块;308、第二弹簧;309、第二连接块;310、第二支撑杆;311、第二滑板;312、第二滑块;313、第二滑槽;314、第一滑槽;315、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包括:电机组件1,所述电机组件1包括变桨电机101、变桨控制器102、第一二极管103、电流互感器104、变桨电机电枢回路105、后备电源106和第二二极管107,所述变桨电机101的输出端与变桨控制器1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桨控制器102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1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机组件(1),所述电机组件(1)包括变桨电机(101)、变桨控制器(102)、第一二极管(103)、电流互感器(104)、变桨电机电枢回路(105)、后备电源(106)和第二二极管(107),所述变桨电机(101)的输出端与变桨控制器(1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桨控制器(102)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1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03)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出端与变桨电机电枢回路(10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后备电源(106)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10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107)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设置于变桨电机(101)的底部;/n减震组件(3),所述减震组件(3)设置于支撑组件(2)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组件(1),所述电机组件(1)包括变桨电机(101)、变桨控制器(102)、第一二极管(103)、电流互感器(104)、变桨电机电枢回路(105)、后备电源(106)和第二二极管(107),所述变桨电机(101)的输出端与变桨控制器(1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桨控制器(102)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1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03)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出端与变桨电机电枢回路(10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后备电源(106)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10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107)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设置于变桨电机(101)的底部;
减震组件(3),所述减震组件(3)设置于支撑组件(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放置箱(201)和固定螺栓(202),所述固定螺栓(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03),所述放置板(203)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204),所述滚轮(204)的外侧与放置箱(201)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放置板(20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5),所述第一弹簧(205)的另一端与放置箱(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203)的底部远离第一弹簧(20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3)包括箱体(301),所述箱体(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辉李彬孙海东关紫薇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通辽霍林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