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箱的箱底电缆防潮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02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箱的箱底电缆防潮连接结构,该结构应用于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底部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穿线孔,所述配电箱底部内壁对应穿线孔位置设有固定筒,电缆可以从所述固定筒内部穿过,所述固定筒包括硬质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向远离硬质部的方向半径逐渐变小,所述固定筒上螺纹连接有抵紧筒,所述抵紧筒包括螺纹连接于硬质部上的螺纹部和抵紧于弹性部的抵紧部,所述抵紧部的内径小于螺纹部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配电箱的箱底的防潮能力的效果。

A moisture-proof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able at the bottom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电箱的箱底电缆防潮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箱的箱底电缆防潮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配电箱是集无功补偿、电能计量、漏电保护、在线监测以及台区管理为一体,具有智能化控制功能的配电新技术产品,解决了传统配电箱监测手段落后、使用寿命短等技术缺陷。现有公告号为CN20515985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及定位在其内的若干竖直设置的安装立柱,该安装立柱呈两两相对平行设置,两两相对的安装立柱所在的平面将箱体分割成两个容置空间,该安装立柱的截面呈槽形结构,在该槽形结构的两槽壁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立柱上的安装孔之间垂直连接有用于定位电气元件的安装板。该智能配电箱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节省了配电箱内的空间。通常在配电箱的底部通常会留有穿线孔,用于提供电缆穿过的通道,电缆从穿线孔穿入后再与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连接。由于电缆和穿线孔之间存在一点间隙,空气中的潮气等容易进入到配电箱中,容易发生短路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电箱的箱底电缆防潮连接结构,该结构应用于配电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底部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穿线孔(2),所述配电箱(1)底部内壁对应穿线孔(2)位置设有固定筒(3),电缆可以从所述固定筒(3)内部穿过,所述固定筒(3)包括硬质部(31)和弹性部(32),所述弹性部(32)向远离硬质部(31)的方向半径逐渐变小,所述固定筒(3)上螺纹连接有抵紧筒(4),所述抵紧筒(4)包括螺纹连接于硬质部(31)上的螺纹部(41)和抵紧于弹性部(32)的抵紧部(42),所述抵紧部(42)的内径小于螺纹部(41)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箱的箱底电缆防潮连接结构,该结构应用于配电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底部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穿线孔(2),所述配电箱(1)底部内壁对应穿线孔(2)位置设有固定筒(3),电缆可以从所述固定筒(3)内部穿过,所述固定筒(3)包括硬质部(31)和弹性部(32),所述弹性部(32)向远离硬质部(31)的方向半径逐渐变小,所述固定筒(3)上螺纹连接有抵紧筒(4),所述抵紧筒(4)包括螺纹连接于硬质部(31)上的螺纹部(41)和抵紧于弹性部(32)的抵紧部(42),所述抵紧部(42)的内径小于螺纹部(41)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箱的箱底电缆防潮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41)和抵紧部(42)之间设有斜面(5),所述斜面(5)能够抵接于弹性部(32)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箱的箱底电缆防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勇于通海李小洪
申请(专利权)人:五虎电气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