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抗振锁定件的电连接器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连接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高抗振锁定件机构的电连接器。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图示的分解立体图;图1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A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预备位置的图1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座置位置的图1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2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5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与图1的电连接器组件绝缘的内部壳体组件的图示;图5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5A的内部壳体组件的分解图;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与图5B的内部壳体组件绝缘的端子锁定件72的图示;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5A的内部壳体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8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5A的内部壳体组件的另一剖视图;图8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5A的内部壳体组件的又一剖视图;图9A是根据一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所述组件(10)包括:/n第一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2)所具有的第一壁(14)平行于所述组件(10)的配合轴线(16)对准;/n所述第一壁(14)包括相对的齿条(20),所述相对的齿条(20)沿着侧向轴线(24)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壁(14)的外表面(22)并且与所述配合轴线(16)对准;/n所述相对的齿条(20)构造成与配合辅助装置(26)接合;/n所述第一壁(14)包括相对的锁定鳍状(30),所述相对的锁定鳍状(30)沿着纵向轴线(32)延伸超过所述外表面(22)并且与所述配合轴线(16)对准;/n所述相对的锁定鳍状(30)具有与所述配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0 US 16/174,359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所述组件(10)包括:
第一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2)所具有的第一壁(14)平行于所述组件(10)的配合轴线(16)对准;
所述第一壁(14)包括相对的齿条(20),所述相对的齿条(20)沿着侧向轴线(24)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壁(14)的外表面(22)并且与所述配合轴线(16)对准;
所述相对的齿条(20)构造成与配合辅助装置(26)接合;
所述第一壁(14)包括相对的锁定鳍状(30),所述相对的锁定鳍状(30)沿着纵向轴线(32)延伸超过所述外表面(22)并且与所述配合轴线(16)对准;
所述相对的锁定鳍状(30)具有与所述配合轴线(16)对准的第一鳍状(34)和第二鳍状(36);
第二壳体(28),所述第二壳体(28)包括:
能从解锁位置(44)移动到锁定位置(46)的所述配合辅助装置(26);
所述配合辅助装置(26)能围绕所述侧向轴线(24)枢转;
所述配合辅助装置(26)具有齿轮齿(48),所述齿轮齿(48)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壳体(12)的所述相对的齿条(20)接合;
所述第二壳体(28)具有与所述配合轴线(16)对准的裙部(52);
所述裙部(52)构造成能滑动地与所述第一壳体(12)的所述外表面(22)接合;
所述裙部(52)限定与所述纵向轴线(32)对准的相对孔(54);
所述裙部(52)包括挠性锁定件(56),所述挠性锁定件(56)配置在所述相对孔(54)内并且沿所述配合轴线(16)延伸;
所述挠性锁定件(56)构造成与第一鳍状部(34)接合并将第二壳体(28)保持在预备位置(50)中;
其中,当所述配合辅助装置(26)从所述解锁位置(44)移动到所述锁定位置(46)时,所述第二壳体(28)从所述预备位置(50)移动到所述座置位置(58),从而所述挠性锁定件(56)与所述第二鳍状部(36)接合,由此阻止所述第二壳体(28)和所述第一壳体(12)之间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8)还包括内部壳体组件(62),所述内部壳体组件(62)包括:
基部(64),所述基部(64)构造成保持被容纳在所述组件(10)内的多个对应电端子(18)的连接器端;
所述基部(64)包括沿着所述组件(10)的配合轴线(16)延伸的第二壁(66),所述第二壁(66)限定第一狭槽(68)和与所述第一狭槽(68)相对的第二狭槽(70),所述第一狭槽(68)和所述第二狭槽(70)沿着所述组件(10)的纵向轴线(32)延伸;
端子锁定件(72),所述端子锁定件(72)与所述基部(64)叠置,所述端子锁定件(72)构造成能释放地将所述多个对应的电端子(18)锁定在所述基部(64)内;
压接壳体(82),所述压接壳体(82)构造成将所述多个对应的电端子(18)的压接端保持在由所述压接壳体(82)限定的压接腔内,所述压接壳体(82)与连接器锁定件叠置;
所述压接壳体(82)限定沿着所述侧向轴线(24)和所述纵向轴线(32)二者延伸的通道(86);
所述通道(86)配置在所述第一狭槽(68)和所述第二狭槽(70)之间;以及
中间辅助锁定件(88),所述中间辅助锁定件(88)能滑动地配置在所述通道(86)内;
所述中间辅助锁定件(88)能沿所述侧向轴线(24)从第一位置(90)移动到第二位置(92);
所述中间辅助锁定件(88)构造成当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92)时阻止所述多个对应的电端子(18)沿着所述配合轴线(16)移动;
所述中间辅助锁定件(88)具有前缘(94)和与所述前缘(94)相对的后缘(96);
其中,所述中间辅助锁定件(88)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92)时,所述前缘(94)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二狭槽(70)内,由此使所述基部(64)在所述第一狭槽(68)和所述第二狭槽(70)二者处与所述压接壳体(82)互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壳体(28)在所述预备位置(50)中时,需要约10牛顿至约15牛顿的力来将所述第二壳体(28)从所述第一壳体(12)移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还包括多个成对的相对的第一鳍状部(34)和第二鳍状部(36),并且所述第二壳体(28)还包括多个对应的挠性锁定件(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状部(34)和所述第二鳍状部(36)限定第一角度(38)和第二角度(40),所述第一角度(38)小于所述第二角度(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38)在15度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桑达拉克里什纳马切拉,S·尼兰詹,B·卡尔德维尔,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巴巴多斯;BB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