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62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包括平面阵列天线、红外馈孔和阵列天线馈电网络;其中平面阵列天线口面为矩形或圆形,阵列天线单元为矩形、圆形、椭圆或圆环微带贴片天线,通过同轴线馈电;红外馈孔为平面阵列天线口面中心处所开的圆孔,以透红外信号;阵列天线馈电网络为平面阵列天线提供幅度和相位可控的信号。工作时平面阵列天线通过馈电网络发射毫米波信号,红外馈孔透红外信号,在一定距离区域内实现良好的近场准平面波静区。利用遗传算法结合最小二乘法优化阵元的排列方式以及阵元的间距,以较少的阵元数目生成满足要求的近场准平面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重量轻、频带宽、毫米波与红外共轴等优点。

Millimeter wave quasi plane wave generator based on array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带阵列天线与红外源联合实现近场静区的紧缩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
技术介绍
针对室外远场测量对气候条件要求高、保密性差、对准困难等问题,人们提出了一种紧缩场测量技术。紧缩场的基本原理是减小被测天线与发射天线之间的距离,使测量系统变得紧凑。因此紧缩场系统就是在近距离内将馈源发出的球面波变换为一个平面波的设备,即在近距离内提供一个性能优良的准平面波测试区。通过在较小的微波暗室里模拟远场的电磁环境,利用常规的远场测试设备和方法,对隐身装置、高性能雷达天线、卫星整星、毫米波天线及毫米波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同时也可以对微波电路、元器件的网络参数进行测量和高频场仿真。随着毫米波天线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毫米波紧缩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红外源具有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较远、体积小、质量轻等特点,并且红外源本身不发出任何辐射,不会对电磁波信号造成干扰,加载红外探测源可以极大扩展毫米波紧缩场的应用场景。毫米波紧缩场的技术参数包括设计和加工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阵列天线、红外馈孔和阵列天线馈电网络,所述阵列天线馈电网络通过同轴线与平面阵列天线连接;其中,所述平面阵列天线单元为微带贴片天线,通过同轴线馈电;红外馈孔为平面阵列天线中央设一圆形孔,用于透红外信号;阵列天线馈电网络为平面阵列天线提供幅度和相位可控的毫米波信号;工作时平面阵列天线通过馈电网络发射毫米波信号,红外馈孔透红外信号,红外与毫米波共轴,在前方区域内实现近场准平面波静区;利用遗传算法及最小二乘法,通过优化阵元的排列方式以及阵元的间距,在阵元数目减少下生成所需的近场平面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阵列天线、红外馈孔和阵列天线馈电网络,所述阵列天线馈电网络通过同轴线与平面阵列天线连接;其中,所述平面阵列天线单元为微带贴片天线,通过同轴线馈电;红外馈孔为平面阵列天线中央设一圆形孔,用于透红外信号;阵列天线馈电网络为平面阵列天线提供幅度和相位可控的毫米波信号;工作时平面阵列天线通过馈电网络发射毫米波信号,红外馈孔透红外信号,红外与毫米波共轴,在前方区域内实现近场准平面波静区;利用遗传算法及最小二乘法,通过优化阵元的排列方式以及阵元的间距,在阵元数目减少下生成所需的近场平面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阵列天线口面为矩形或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阵列天线单元的微带贴片为矩形、圆形、椭圆或圆环贴片,通过同轴线底馈,所述平面阵列天线的谐振频率在8GHz~40GHz。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阵列天线的可加载红外源的毫米波准平面波生成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斌邓阳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