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规模阵列天线及天线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规模阵列天线及天线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外文缩写为5G)已进入试商用阶段。传统的5G天线,其天线模块通常包括金属底板、设于金属底板上的金属隔板以及馈电网络。其中,金属底板常采用金属压铸或钣金工艺成型,金属隔板常采用金属压铸、铝型材拉挤或钣金工艺成型,以满足基于5G大规模密集高频阵列的天线对布局空间多样的需求。然而在工程实践中,金属隔板一般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于金属底板上或者采用焊接/金属压铸工艺与金属底板固定连接,在5G高频段应用的背景下,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难以满足5G高频段天线对辐射边界缝隙的要求,5G天线的插损较高、互调隐患增多、一致性较差以及过多采用金属材料带来天线零件多、重量重、装配复杂等问题。此外,馈电网络多采用集成于PCB板上,将PCB板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连接于金属底板上。辐射单元通常采用金属压铸、钣金或PCB振子,辐射单元与馈电网络之间通常直接焊接或通过同轴电缆焊接连接,不仅装配复杂,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金属反射板、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所述金属反射板嵌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所述金属反射板、所述第一绝缘体及所述第二绝缘体三者一体化模塑成型;/n馈电功分网络,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其中一侧面的绝缘底板,所述馈电功分网络设于所述绝缘底板上;/n校准网络,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另一侧面的绝缘腔体,所述校准网络设于所述绝缘腔体的底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反射板、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所述金属反射板嵌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所述金属反射板、所述第一绝缘体及所述第二绝缘体三者一体化模塑成型;
馈电功分网络,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其中一侧面的绝缘底板,所述馈电功分网络设于所述绝缘底板上;
校准网络,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另一侧面的绝缘腔体,所述校准网络设于所述绝缘腔体的底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还包括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绝缘底板上的多个绝缘隔离板,所述绝缘隔离板上设有金属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相邻所述绝缘隔离板之间的若干个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为设于所述绝缘底板上的振子片,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馈电功分网络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辐射单元对应设置的引向片,所述第一绝缘体还包括与所述绝缘底板相连的介质支撑柱,所述介质支撑柱与所述引向片对应设置,所述引向片装设于所述介质支撑柱上;所述引向片为PCB板或金属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功分网络采用3D-MID技术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板上,或者镀设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板上,或者采用LDS工艺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板上;所述校准网络采用3D-MID技术形成于所述绝缘腔体的底壁上,或者镀设形成于所述绝缘腔体的底壁上,或者采用LDS工艺形成于所述绝缘腔体的底壁上;所述辐射单元采用3D-MID技术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板上,或者镀设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板上,或者采用LDS工艺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红彬,李明超,王钦源,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