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线束端子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位于机体进料一侧的导向辊组、位于导向辊组下方的放线盘以及位于放线盘中的线束,放线盘包括圆底板、与圆底板外周面一体成型的侧板、开设在圆底板中心位置的通孔,圆底板上设置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开设在圆底板上且与通孔连通的条形孔、开设在条形孔两侧侧壁上的滑槽、与两侧滑槽滑动连接的滑条、与滑条顶部一体成型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顶部且一端位于圆底板上表面上方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杆远离连接板一端的夹板、连接于连接板与条形孔远离通孔一端的弹簧;夹紧机构为多个,多个夹紧机构沿圆底板的一周均匀分布。能够减少线盘的发生打结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A feeding device of multi wire harness terminal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线束端子机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多线束端子机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端子机指的是电线加工要用到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把五金头打压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端子机打出来的端子通常是为了连接更方便,不用去焊接便能够稳定的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而在拆的时候只需拔掉就可以了。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730362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机箱,以及固定安装在机箱顶部上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底固定板、上料支撑架、上料纵向限位板、上料横向限位板、上料转向轮、上料支杆、上料定位轮,上料纵向限位板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的顶端平面上,上料横向限位板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的一侧壁面上,上料转向轮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的外侧端面上,上料支杆固定安装在上料转向轮的一侧端面上,上料定位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上料纵向限位板和上料横向限位板上。线束的两端在挤压端子前均被分开,端子压合更稳定。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线盘中的线束在进入机体后,线盘都放置在机体的一侧,长时间拉扯后线盘会产生打结现象,影响线束的进入机体,从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线束端子机的上料装置,能够减少线盘的发生打结现象,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线束端子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位于所述机体进料一侧的导向辊组、位于所述导向辊组下方的放线盘以及位于所述放线盘中且一端穿过所述导向辊组位于所述机体中的线束,所述放线盘包括圆底板、与所述圆底板外周面一体成型的侧板、开设在所述圆底板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圆底板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圆底板上且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条形孔、开设在所述条形孔两侧侧壁上的滑槽、与两侧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条、与所述滑条顶部一体成型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顶部且一端位于所述圆底板上表面上方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的夹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条形孔远离所述通孔一端的弹簧;所述夹紧机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夹紧机构沿所述圆底板的一周均匀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线束的线盘放置在侧板与夹板之间,在线束持续从放线盘中拉出时,线束的线盘会持续收缩,此时,利用夹紧机构中的弹簧能够对收缩的线盘施加一定的力,从而能够保证线盘在收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进而能够减少线束打结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索,多个所述绳索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夹板时,操作人员通过拉动绳索能够拉动夹板,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所述绳索导向的导向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组件有利于绳索沿固定方向移动,进而有利保证操作人员正常使用绳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底板上表面的多个支撑杆、连接于多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圆底板一端的支撑圈、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圈的周面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条形孔上方的圆杆、安装在两侧所述圆杆之间的滚轮;所述绳索绕在所述滚轮的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拉动绳索时,绳索在滚轮的导向下能够沿固定方向移动,便于操作人员拉取夹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拉动绳索时,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拉环拉动连接块,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靠近所述弹簧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为软质材质,通过设置橡胶垫能够减少夹板对线盘造成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为弧形板,且弧顶处靠近所述弹簧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夹板设置为弧形板,有利于夹板与线盘的贴合,进而能够提高夹紧机构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三个支撑脚,三个所述支撑脚沿所述圆底板的一周均匀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脚能够使得圆底板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操作人员可以将手放置在圆底板与地面之间,便于操作人员搬运放线盘。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将线束的线盘放置在侧板与夹板之间,在线束持续从放线盘中拉出时,线束的线盘会持续收缩,此时,利用夹紧机构中的弹簧能够对收缩的线盘施加一定的力,进而能够保证线盘在收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进而能够减少线束打结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绳索,当需要打开夹板时,操作人员通过拉动绳索能够拉动夹板,便于操作人员操作。3.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利用导向组件有利于绳索沿固定方向移动,进而有利保证操作人员正常使用绳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端子机的整体构造;图2是图1中放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示意夹紧机构和导向组件的构造;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2、导向辊组;3、放线盘;31、圆底板;32、侧板;33、通孔;4、线束;5、夹紧机构;51、条形孔;52、滑槽;53、滑条;54、连接板;55、连接杆;56、夹板;561、橡胶垫;57、弹簧;6、绳索;7、连接块;71、拉环;8、导向组件;81、支撑杆;82、支撑圈;83、圆杆;84、滚轮;9、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多线束4端子机的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导向辊组2、放线盘3以及线束4,放线盘3中放置有线盘,线盘的线束4穿过导向辊组2进入机体1中进行切割与压接,导向辊组2能够对进行机体1中的线束4进行导向,保证从放线盘3中拉取出的线束4保持笔直的状态。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放线盘3包括圆底板31、侧板32、通孔33(见图2所示),圆底板31为圆形状板,圆底板31的底部固接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脚9;侧板32固接在圆底板31的周面上,并围绕圆底板31的一周,侧板32的顶部高于圆底板31的上表面;通孔33开设在圆底板31的中间位置。圆底板31上设置有夹紧机构5(见图3和图4所示),夹紧机构5为多个,多个夹紧机构5沿圆底板31的一周均匀分布。夹紧机构5包括条形孔51、滑槽52、滑条53、连接板54、连接杆55、夹板56以及弹簧57,条形孔51开设在圆底板31上,条形孔51一端与通孔33连通,另一端与侧板32的内壁连通,且条形孔51的中间线穿过通孔33的轴线;滑槽52开设在条形板两侧的侧壁,且滑槽52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孔51的长度方向一致;滑条53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51两侧的滑槽52滑动连接;连接板54与滑条53一体成型,连接板54位于滑条53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杆55一端焊接在连接板54远离滑条53的一端的端面,另一端高于圆底板31的上表面;夹板56为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线束端子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位于所述机体(1)进料一侧的导向辊组(2)、位于所述导向辊组(2)下方的放线盘(3)以及位于所述放线盘(3)中且一端穿过所述导向辊组(2)位于所述机体(1)中的线束(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盘(3)包括圆底板(31)、与所述圆底板(31)外周面一体成型的侧板(32)、开设在所述圆底板(31)中心位置的通孔(33),所述圆底板(31)上设置有夹紧机构(5),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开设在所述圆底板(31)上且与所述通孔(33)连通的条形孔(51)、开设在所述条形孔(51)两侧侧壁上的滑槽(52)、与两侧所述滑槽(52)滑动连接的滑条(53)、与所述滑条(53)顶部一体成型的连接板(54)、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54)顶部且一端位于所述圆底板(31)上表面上方的连接杆(55)、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55)远离所述连接板(54)一端的夹板(56)、连接于所述连接板(54)与所述条形孔(51)远离所述通孔(33)一端的弹簧(57);所述夹紧机构(5)为多个,多个所述夹紧机构(5)沿所述圆底板(31)的一周均匀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束端子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位于所述机体(1)进料一侧的导向辊组(2)、位于所述导向辊组(2)下方的放线盘(3)以及位于所述放线盘(3)中且一端穿过所述导向辊组(2)位于所述机体(1)中的线束(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盘(3)包括圆底板(31)、与所述圆底板(31)外周面一体成型的侧板(32)、开设在所述圆底板(31)中心位置的通孔(33),所述圆底板(31)上设置有夹紧机构(5),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开设在所述圆底板(31)上且与所述通孔(33)连通的条形孔(51)、开设在所述条形孔(51)两侧侧壁上的滑槽(52)、与两侧所述滑槽(52)滑动连接的滑条(53)、与所述滑条(53)顶部一体成型的连接板(54)、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54)顶部且一端位于所述圆底板(31)上表面上方的连接杆(55)、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55)远离所述连接板(54)一端的夹板(56)、连接于所述连接板(54)与所述条形孔(51)远离所述通孔(33)一端的弹簧(57);所述夹紧机构(5)为多个,多个所述夹紧机构(5)沿所述圆底板(31)的一周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束端子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4)远离所述弹簧(5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索(6),多个所述绳索(6)远离所述连接板(5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块(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中正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