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33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属于电源插座技术领域,其包括插座壳体、设置于插座壳体上用于取电的插头和设有插座壳体内的PCB板,其技术要点是:插座壳体开设有插孔组,插孔组包括至少一个USB接口和至少一个Type‑C接口,USB接口与和Type‑C接口分别与PCB板匹配且间隔设置;插头设置于插座壳体一端且插头与插座壳体转动折叠设置,插座壳体对应插头开设有折叠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通过在插座壳体上设置USB接口和Type‑C接口,使得充电器的功能多样且能同时给多台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使用。

A portable multi interface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数码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通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就有手机、电脑、相机、平板、移动电源等,而大多数的数码电子产品在充电时必须采用带USB插口的专用电源转换器和USB数据线连接才可以完成充电,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部分数码电子产品开始采用Type-C接口进行充电。但是现有的充电器大多只有一个USB接口或Type-C接口,不能适配不同接线插口需求,同时也不能同时给多台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功能单一使用局限。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通过在插座壳体上设置USB接口和Type-C接口,使得充电器的功能多样且能同时给多台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使用。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包括插座壳体、设置于插座壳体上用于取电的插头和设有插座壳体内的PCB板,所述插座壳体开设有插孔组,所述插孔组包括至少一个USB接口和至少一个Type-C接口,所述USB接口与和Type-C接口分别与PCB板匹配且间隔设置;所述插头设置于插座壳体一端且所述插头与插座壳体转动折叠设置,所述插座壳体对应插头开设有折叠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插座壳体上开设插孔组,且插孔组包括USB接口和Type-C接口,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需使用的数据线接口进行选择插接,使得充电器的功能多样,同时使得充电器能够对多台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使用;通过设置插头与插座壳体转动折叠收纳,从而方便使用者在携带或收纳过程中,将插头收纳在折叠槽内,缩小充电器的体积,方便使用者收纳携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座壳体背离插头一侧设有小夜灯,所述小夜灯与PCB板连接,所述PCB板设有控制小夜灯亮灭的控制电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插座壳体上设置小夜灯,从而方便使用者能够在夜间不开灯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孔组设置于插座壳体位于插头和小夜灯之间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孔组设置在插座壳体上非安装插头或小夜灯的侧壁上,从而保证插孔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避免数据线在插孔组上插接后影响小夜灯的发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设置于插座壳体远离插孔组一端,所述折叠槽设置于插头背离插孔组一侧,所述插座壳体设置插头的一面边缘沿其周向设有与折叠槽相连通的弧形凹面,所述插头与折叠槽插接时,所述插头部分凸出于弧形凹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头设置在插座壳体远离插孔组一端,避免插头和插孔组的设置相互影响,而导致插座壳体的体积增大,通过在插座壳体上开设弧形凹面,并使得折叠槽与弧形凹面连通,当插头折叠收纳在折叠槽内时,插头部分部位凸出弧形凹面,从而方便使用者抓取插头进而对插头进行翻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座壳体包括与插头连接的底壳和设置于底壳上端且与底壳配合的面罩,所述底壳朝向面罩一侧呈开口状设置,所述底壳内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底壳插接,所述支撑架与底壳之间形成卡槽,所述面罩与卡槽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壳、面罩和支撑架,通过底壳和支撑架的配合形成卡接面罩的卡槽,方便插座壳体的拆卸,从而方便对插座壳体内部电路进行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CB板置于面罩与底壳之间,所述PCB板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设置于底壳底部,且所述第一PCB板对应插孔组设有插舱,所述支撑架设置于第一PCB板上方,所述第二PCB板设置于支撑架背离第一PCB板一侧,所述小夜灯设置于第二PCB板上;所述第二PCB板与第二PCB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支撑架开设有穿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从而在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缩小PCB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占地面积;通过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设置在支撑架的上下两侧,利用支撑架对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进行阻隔,从而减小两块板上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相互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内部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PCB板外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限位块,利用限位块对第二PCB板在支撑架上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方便第二PCB板在支撑架上的安装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下端面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底壳对应连接柱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贯穿安装孔后与连接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柱,利用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将底壳与支撑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保证支撑架在底壳内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下端面四角处竖直设有四根插接柱,所述底壳底壁对应竖直设有四根定位轴,所述插接柱与定位轴插接,背离所述插头一端的两根定位轴贯穿第一PCB板,所述插接柱与第一PCB板上端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插接柱,在底壳上设置定位轴,通过插接柱与定位柱的插接,从而实现支撑架在底壳上的稳定插接,方便支撑架在底壳上安装定位,通过设置两根定位轴贯穿第一PCB板,并设置插接柱与第一PCB板抵触,从而使得第一PCB板在插接柱和定位轴的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在插座壳体上同时开设USB接口和Type-C接口,扩大充电器的使用范围,同时使得充电器能够同时对多台电子产品进行充电;通过在插座壳体上设置与PCB板连接的小夜灯,方便使用者在夜间没有灯光的情况下进行使用;通过将PCB板分割设置成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从而使得PCB板在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减小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占地面积,从而减小充电器的体积;通过在底壳和面罩之间设置支撑架,利用支撑架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进行分隔,减小两块PCB板之间的相互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主要显示了插头收纳后的充电器的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主要显示了插座壳体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分;图4是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支撑架在底壳内的安装情况。图中,1、插座壳体;11、底壳;111、折叠槽;112、弧形凹面;113、安装孔;114、定位轴;12、面罩;121、面板;1211、通槽;122、盖板;1221、灯孔;1222、开关孔;1223、感应通孔;1224、卡块;123、凸缘;13、插孔组;131、USB接口;132、Type-C接口;14、小夜灯;15、按钮;16、支撑架;161、限位块;162、穿线孔;163、插接柱;164、连接柱;17、卡槽;2、插头;3、PCB板;31、第一PCB板;311、插舱;32、第二PCB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包括插座壳体(1)、设置于插座壳体(1)上用于取电的插头(2)和设有插座壳体(1)内的PCB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1)开设有插孔组(13),所述插孔组(13)包括至少一个USB接口和至少一个Type-C 接口,所述USB接口(131)与和Type-C接口(132)分别与PCB板(3)匹配且间隔设置;所述插头(2)设置于插座壳体(1)一端且所述插头(2)与插座壳体(1)转动折叠设置,所述插座壳体(1)对应插头(2)开设有折叠槽(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包括插座壳体(1)、设置于插座壳体(1)上用于取电的插头(2)和设有插座壳体(1)内的PCB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1)开设有插孔组(13),所述插孔组(13)包括至少一个USB接口和至少一个Type-C接口,所述USB接口(131)与和Type-C接口(132)分别与PCB板(3)匹配且间隔设置;所述插头(2)设置于插座壳体(1)一端且所述插头(2)与插座壳体(1)转动折叠设置,所述插座壳体(1)对应插头(2)开设有折叠槽(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1)背离插头(2)一侧设有小夜灯(14),所述小夜灯(14)与PCB板(3)连接,所述PCB板(3)设有控制小夜灯(14)亮灭的控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组(13)设置于插座壳体(1)位于插头(2)和小夜灯(14)之间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设置于插座壳体(1)远离插孔组(13)一端,所述折叠槽(111)设置于插头(2)背离插孔组(13)一侧,所述插座壳体(1)设置插头(2)的一面边缘沿其周向设有与折叠槽(111)相连通的弧形凹面(112),所述插头(2)与折叠槽(111)插接时,所述插头(2)部分凸出于弧形凹面(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接口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1)包括与插头(2)连接的底壳(11)和设置于底壳(11)上端且与底壳(11)配合的面罩(12),所述底壳(11)朝向面罩(12)一侧呈开口状设置,所述底壳(11)内部设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刘涛王文盛周胜国林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卡芙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