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自耦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90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三相自耦变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变压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和散热片加固杆可有效在变压器本体长期使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通过设计的电流过载保护器可有效防止因电流过大而使得电流烧坏,变压器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加固杆,通过在变压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和散热片加固杆可有效在变压器本体长期使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高压电路连接头,通过设计的温度感应器可有效感应出变压器本体的温度,并通过设计的移动轮可有效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移动。

Three phase auto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自耦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特别涉及三相自耦变压器。
技术介绍
三相自耦变压器是输出和输入共用一组线圈的特殊变压器。升压和降压用不同的抽头来实现,比共用线圈少的部分抽头电压就降低,比共用线圈多的部分抽头电压就升高。其实原理和普通变压器一样的,只不过他的原线圈就是它的副线圈,一般的变压器是左边一个原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使右边的副线圈产生电压,自耦变压器是自己影响自己。自耦变压器是只有一个绕组的变压器,当作为降压变压器使用时,从绕组中抽出一部分线匝作为二次绕组;当作为升压变压器使用时,外施电压只加在绕组的—部分线匝上。通常把同时属于一次和二次的那部分绕组称为公共绕组,自耦变压器的其余部分称为串联绕组,同容量的自耦变压器与普通变压器相比,不但尺寸小,而且效率高,并且变压器容量越大,电压越高.这个优点就越加突出,这个交变电流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场,交变主磁通在初级线圈中产生自身感应电动势,同时另外一个线圈就是次级线圈中感应互感电动势。通过改变初、次级的线圈匝数比的关系来改变初、次级线圈端电压,实现电压的变换,因为初级和次级线圈直接相连,有跨级漏电的危险;但是现有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现有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常常出现高温现象,而现有的结构缺少一种散热机构进行有效的散热,其次是现有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常常出现电流过大的情况,常常会烧坏电路,而且现有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常常无法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三相自耦变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现有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常常出现高温现象,而现有的结构缺少一种散热机构进行有效的散热,其次是现有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常常出现电流过大的情况,常常会烧坏电路,而且现有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常常无法进行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相自耦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底盘,所述变压器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加固杆,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高压电路连接头,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低压电路连接头,所述低压电路连接头的右侧固定设置有预警器,所述预警器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调压线圈分接头,所述调压线圈分接头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法兰盘,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固定凸台,所述连接固定凸台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流过载保护器,所述电流过载保护器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变压器底盘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变压器底盘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移动轮。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本体固定设置有所述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线性阵列的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高压电路连接头且所述高压电路连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法兰盘。优选的,所述预警器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蜂鸣器且所述蜂鸣器和所述预警器与交流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本体固定设置有所述调压线圈分接头且所述调压线圈分接头线性分布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变压器底盘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采用合金钢材质。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移动轮且在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变压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和散热片加固杆可有效在变压器本体长期使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通过设计的电流过载保护器可有效防止因电流过大而使得电流烧坏;2、本技术除了以上有益效果之外,通过设计的温度感应器可有效感应出变压器本体的温度,并通过设计的移动轮可有效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电路连接图。图中:1、变压器底盘;2、变压器本体;3、散热片;4、散热片加固杆;5、高压电路连接头;6、低压电路连接头;7、预警器;8、蜂鸣器;9、调压线圈分接头;10、法兰盘;11、连接固定凸台;12、连接孔;13、电流过载保护器;14、温度感应器;15、加强筋;16、固定杆;17、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如图1所示,变压器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变压器本体2,变压器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3,散热片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加固杆4,通过在变压器本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3和散热片加固杆4可有效在变压器本体2长期使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高压电路连接头5,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低压电路连接头6,低压电路连接头6的右侧固定设置有预警器7,预警器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蜂鸣器8;如图2所示,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调压线圈分接头9,调压线圈分接头9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法兰盘10,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固定凸台11,连接固定凸台11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孔12,结合图1和图2所示,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流过载保护器13,通过设计的电流过载保护器13可有效防止因电流过大而使得电流烧坏,电流过载保护器13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4,变压器底盘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筋15,变压器底盘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移动轮17,通过设计的移动轮17可有效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移动。结合图2和图3所示,变压器本体2固定设置有散热片3且散热片3线性阵列的设置在变压器本体2的外表面,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高压电路连接头5且高压电路连接头5的外表面设置有法兰盘10,预警器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蜂鸣器8且蜂鸣器8和预警器7与交流电电性连接,变压器本体2固定设置有调压线圈分接头9且调压线圈分接头9线性分布在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变压器底盘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筋15且加强筋15采用合金钢材质,固定杆16的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移动轮17且在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本实用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本使用新型通过移动轮17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并通过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高压电路连接头5,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低压电路连接头6,使得接入到高压电路连接头5接入到高压电线中,低压电路连接头6接入到低压电线中,通过变压器本体2的现有技术进行变压传输,并通过变压器本体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相自耦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加固杆(4),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高压电路连接头(5),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低压电路连接头(6),所述低压电路连接头(6)的右侧固定设置有预警器(7),所述预警器(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蜂鸣器(8);/n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调压线圈分接头(9),所述调压线圈分接头(9)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法兰盘(10),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固定凸台(11),所述连接固定凸台(11)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孔(12),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流过载保护器(13),所述电流过载保护器(13)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4),所述变压器底盘(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筋(15),所述变压器底盘(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移动轮(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相自耦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加固杆(4),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高压电路连接头(5),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低压电路连接头(6),所述低压电路连接头(6)的右侧固定设置有预警器(7),所述预警器(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蜂鸣器(8);
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调压线圈分接头(9),所述调压线圈分接头(9)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法兰盘(10),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固定凸台(11),所述连接固定凸台(11)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孔(12),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流过载保护器(13),所述电流过载保护器(13)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4),所述变压器底盘(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筋(15),所述变压器底盘(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移动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自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帆吴志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应隆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