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880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包括外壳、蜂鸣片、驱动电路板和底盖,所述蜂鸣片和驱动电路板位于外壳与底盖配合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PCB板、驱动芯片、两个导电弹簧和两根铆针,所述驱动芯片与蜂鸣片间通过两个导电弹簧电连;两根所述铆针分别与驱动芯片正、负极电连,其下端下延穿出底盖形成蜂鸣器的外部正负电源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发声性能优越、功耗小且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An active piezoelectric buz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蜂鸣器,具体公开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
技术介绍
蜂鸣器是一种电声转换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家电、办公器设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智能家居、个人健康产品、物联网等电子产品。目前市场广泛流通的蜂鸣器主要有电磁式蜂鸣器和无源压电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发声性能优越,但功耗大,无源压电式蜂鸣器功耗小,但需外部加驱动,却发声性能较差。电子产品生产商在应用选择时存在不可回避的矛盾,特别是移动式电子产品无法接受大功耗的电磁式蜂鸣器,而同体积下无源压电式蜂鸣器发声性能达不到使用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声性能优越、功耗小且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有源压电式蜂鸣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包括外壳、蜂鸣片、驱动电路板和底盖,所述蜂鸣片和驱动电路板位于外壳与底盖配合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PCB板、驱动芯片、两个导电弹簧和两根铆针,所述驱动芯片与蜂鸣片间通过两个导电弹簧电连;两根所述铆针分别与驱动芯片正、负极电连,其下端下延穿出底盖。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圆形或方形,相应地,所述底盖为圆形或方形。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和底盖间卡接,过盈配合。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壳内侧形成有环形凹槽,对应地,在所述底盖外侧形成有环形凸棱;所述外壳与底盖间通过凹槽与凸棱的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下侧边开设缺口,在所述底盖外侧边设置凸起,所述缺口与凸起的配合实现外壳与底盖的卡接定位。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中间开矩形孔,所述驱动芯片的下部树脂体设置于矩形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芯片两侧引脚为平脚。进一步地,在所述底盖内侧形成有环形卡槽;所述PCB板卡接于环形卡槽内。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结构简单、可实现规模化和自动化生产,其功耗仅是电磁式蜂鸣器的1/10,发声性能优于同尺寸的无源压电蜂鸣器5-10db,可完全满足移动式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低功耗、高声压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包括外壳1、蜂鸣片2、驱动电路板3和底盖4,所述蜂鸣片2和驱动电路板3位于外壳1与底盖4配合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3包括PCB板31、驱动芯片32、两个导电弹簧33和两根铆针34,所述驱动芯片32的两个输出端口通过两个导电弹簧33分别与蜂鸣片2的金属基板和陶瓷基片电连;两根所述铆针34分别与驱动芯片32正、负极电连,其下端下延穿出底盖4。导电弹簧33为两端直径不一的锥形弹簧,直径大的一端焊接在PCB板31焊盘上;所述铆针34为镀锡紫铜针,长短有差异,便于区分蜂鸣器的电源正负极;铆针34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PCB板31上。所述外壳1为圆形或方形,相应地,所述底盖4为圆形或方形,根据实际需要可制作成多种不同形状。在所述外壳1内侧形成有环形凹槽11,对应地,在所述底盖4外侧形成有环形凸棱41;所述外壳1与底盖4间通过凹槽11与凸棱41的卡接配合连接,两者的配合方式属于过盈配合。所述外壳1内侧形成向下的台阶,其用于对蜂鸣片2上端压接,底盖4上边缘对蜂鸣片2下方抵接,配合实现对蜂鸣片2的固定。所述外壳1下侧边开设缺口12,在所述底盖4外侧边设置凸起42,所述缺口12与凸起42的配合实现外壳1与底盖4的卡接,识别定位,快速完成安装。所述驱动芯片32两侧引脚为平脚,区别于常规翼形脚,驱动芯片32贴装于PCB板31矩形开孔35处,驱动芯片32下部树脂体延伸至孔内,这样可降低驱动芯片32凸出PCB板31表面高度,尽可能的压缩空间,减小蜂鸣器的厚度大小。所述蜂鸣器的底盖4内侧形成环形卡槽43,驱动线路板3的PCB板31外形尺寸与底盖4内侧环形卡槽43形成紧密配合,使PCB板31固定于底盖4内测;同时两金属铆针34穿过底盖4上面两个通孔,形成蜂鸣器的外部正负电源引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包括外壳、蜂鸣片、驱动电路板和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和驱动电路板位于外壳与底盖配合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PCB板、驱动芯片、两个导电弹簧和两根铆针,所述驱动芯片与蜂鸣片间通过两个导电弹簧电连;两根所述铆针分别与驱动芯片正、负极电连,其下端下延穿出底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包括外壳、蜂鸣片、驱动电路板和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和驱动电路板位于外壳与底盖配合形成的工作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PCB板、驱动芯片、两个导电弹簧和两根铆针,所述驱动芯片与蜂鸣片间通过两个导电弹簧电连;两根所述铆针分别与驱动芯片正、负极电连,其下端下延穿出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形或方形,相应地,所述底盖为圆形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底盖间卡接,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侧形成有环形凹槽,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鸣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东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