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有放置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箱体的侧面相固定,所述活动板通过铰座与箱体的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螺纹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摇把手,所述支撑块的底端与底板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调节高度,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能够对实验器材进行分层归纳,便于查找,同时可以增大箱体顶部的面积,有利于实验顺利的进行,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An experimental vehicle f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
技术介绍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许多重要得原理和定律都需要在课堂上当场为学生们做演示,以加强同学们得理解和感受。目前,物理课需要得实验仪器和装置较多,当需要将这些仪器往教室里搬运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仪器设备的损坏或丢失,且现在的教室里通常都没有试验台,导致老师的实验只能在讲台上来做,而且由于讲台高度不能调节,使得学生在观看物理实验过程时看不清楚,降低教学和学习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有放置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箱体的侧面相固定,所述活动板通过铰座与箱体的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螺纹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摇把手,所述支撑块的底端与底板相固定,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轮,所述螺纹套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导轨杆,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凸出板,所述凸出板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导轨杆贯穿于贯穿孔的内部,所述底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移动轮。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靠近箱体顶部位置,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与箱体的顶部相平齐。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两端的螺纹杆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块的两端的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顶端固定有缓冲垫,且缓冲垫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导轨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导轨杆分别位于底板的四个拐角处。优选的,所述移动轮为橡胶轮,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螺纹杆、支撑块、摇把手、螺纹套、支撑轮、支撑杆、导轨杆、凸出板、贯穿孔、移动轮和缓冲垫,使得该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能够便于调节高度,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箱体、活动板、铰座、挡块和放置板,使得该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能够对实验器材进行分层归纳,便于查找,同时可以增大箱体顶部的面积,有利于实验顺利的进行,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综上所述,该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能够便于调节高度,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能够对实验器材进行分层归纳,便于查找,同时可以增大箱体顶部的面积,有利于实验顺利的进行,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箱体、2活动板、3铰座、4底板、5连接块、6挡块、7螺纹杆、8支撑块、9摇把手、10螺纹套、11支撑轮、12支撑杆、13导轨杆、14凸出板、15贯穿孔、16移动轮、17缓冲垫、18放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放置板18,箱体1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板2,活动板2的底部设有挡块6,挡块6与箱体1的侧面相固定,活动板2通过铰座3与箱体1的活动连接,箱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4,底板4的顶部设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两端均固定有螺纹杆7,螺纹杆7远离连接块5的一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8,螺纹杆7远离连接块5的一端固定有摇把手9,支撑块8的底端与底板4相固定,螺纹杆7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螺纹套10,螺纹套1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轮11,螺纹套10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活动连接,底板4的顶部固定有导轨杆13,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凸出板14,凸出板14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15,导轨杆13贯穿于贯穿孔15的内部,底板4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移动轮16。活动板2靠近箱体1顶部位置,活动板2的顶部与箱体1的顶部相平齐,连接块5的两端的螺纹杆7在同一直线上,连接块5的两端的螺纹杆7的螺纹方向相反,支撑块8的顶端固定有缓冲垫17,且缓冲垫17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相接触,导轨杆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轨杆13分别位于底板4的四个拐角处,移动轮16为橡胶轮,移动轮16的数量为四个。工作原理:将物理实验的相关器材进行分类放置在放置板18上,使用时,将活动板2绕着铰座3进行转动,直到活动板2的底部与挡块6相接触,此时使得箱体1顶部的面积得以增大,便于接下来的实验教学,另外当需要调节高度时,此时通过摇动摇把手9使得螺纹杆7的得到转动,此时螺纹套10在螺纹杆7上得以移动,此时在支撑杆12的作用下箱体1通过凸出板14沿着导轨杆13发生高度改变,从而使得箱体1的高度得以改变,便于教学,操作简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放置板(18),所述箱体(1)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底部设有挡块(6),所述挡块(6)与箱体(1)的侧面相固定,所述活动板(2)通过铰座(3)与箱体(1)的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顶部设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两端均固定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远离连接块(5)的一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8),所述螺纹杆(7)远离连接块(5)的一端固定有摇把手(9),所述支撑块(8)的底端与底板(4)相固定,所述螺纹杆(7)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螺纹套(10),所述螺纹套(1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轮(11),所述螺纹套(10)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所述底板(4)的顶部固定有导轨杆(13),所述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凸出板(14),所述凸出板(14)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15),所述导轨杆(13)贯穿于贯穿孔(15)的内部,所述底板(4)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移动轮(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实验车,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放置板(18),所述箱体(1)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底部设有挡块(6),所述挡块(6)与箱体(1)的侧面相固定,所述活动板(2)通过铰座(3)与箱体(1)的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顶部设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两端均固定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远离连接块(5)的一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8),所述螺纹杆(7)远离连接块(5)的一端固定有摇把手(9),所述支撑块(8)的底端与底板(4)相固定,所述螺纹杆(7)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螺纹套(10),所述螺纹套(1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轮(11),所述螺纹套(10)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所述底板(4)的顶部固定有导轨杆(13),所述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凸出板(14),所述凸出板(14)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15),所述导轨杆(13)贯穿于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葛晨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