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阻燃型充电桩电缆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阻燃型充电桩电缆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中采用电能作为驱动力来源的占大多数,对于采用电能驱动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桩必不可少,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安全高效的为新能源汽车补充电能。电缆作为充电桩的重要元器件之一,充电桩对其所使用的高压线缆和充电桩线缆在柔软度、机械物理和电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充电桩因露天设置,需要面对明火、摩擦、氧气、油污、高热、寒冷和电磁辐射等各种复杂条件,因此要求线缆具有抗撕裂、耐油、耐高低温、抗氧化、阻燃等各种性能,现有的很多电缆由于使用含卤族元素如溴的阻燃剂(BFR含溴阻燃剂),卤素阻燃剂除了可以减少起火的可能性,也可以阻碍大火的蔓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阻燃型充电桩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nS1:将铜棒材表面上均匀涂抹一层拉丝液,在拉丝机上进行拉丝处理,得到铜丝;/nS2:将铜丝放入退火炉中,升温至560-580℃,保温2-4h后,再降温至400-430℃,保温1-1.5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多根铜丝绞制,得到铜导线;/nS3:按以下重量比例称取原料:/n硅橡胶40-50份、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10-20份、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5-20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3-6份、改性磷酸锆2-4份、纳米有机蒙脱土20-22份、碱式硫酸镁晶须5-10份、石蜡基白油4-8份、硅油1-1.5份、相容剂1-3份;/n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阻燃型充电桩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S1:将铜棒材表面上均匀涂抹一层拉丝液,在拉丝机上进行拉丝处理,得到铜丝;
S2:将铜丝放入退火炉中,升温至560-580℃,保温2-4h后,再降温至400-430℃,保温1-1.5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多根铜丝绞制,得到铜导线;
S3:按以下重量比例称取原料:
硅橡胶40-50份、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10-20份、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5-20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3-6份、改性磷酸锆2-4份、纳米有机蒙脱土20-22份、碱式硫酸镁晶须5-10份、石蜡基白油4-8份、硅油1-1.5份、相容剂1-3份;
将硅橡胶、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到开炼机中,升温至170-180℃熔融后,再加入石蜡基白油、硅油、相容剂混炼5-10min,最后再将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改性磷酸锆、纳米有机蒙脱土、碱式硫酸镁晶须加入,升温至185℃混炼5-10min,得到阻燃层物料,通过挤包工艺将阻燃层物料挤包在铜导线上并冷却至33-36℃;
S4:按以下重量比例称取原料:
硅橡胶33-35份、空心玻璃微珠10-14份、玄武岩纤维6-8份、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2-4份、偏苯三酸三辛基酯1-3份、环氧大豆油1-2份;
将硅橡胶、空心玻璃微珠、玄武岩纤维、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偏苯三酸三辛基酯、环氧大豆油加入到开炼机中,升温至170-180℃熔融后,混炼8-15min,得到隔热层物料,通过挤包工艺将隔热层物料挤包在S3铜导线上并冷却至室温,得到线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少斌,万青山,林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江电缆有限公司,湖北南远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南远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