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立体3D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67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亮立体3D设备,包括有壳体、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均设置在壳体内,反射镜与新型平板分光板分别倾斜设置在壳体内,且反射镜与新型平板分光板平行设置,光束从壳体的一侧穿入,照射在新型平板分光板上,新型平板分光板将光束处理分成两部分光束,一部分光束穿透新型平板分光板后经过主光路结构穿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主光路,另一部分光束反射到反射镜后,再反射到副光路结构后穿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副光路。副光路与主光路光束合束,实现高亮的成像效果;该设备装配简单,结构合理,采用新型平板分光板后,偏光度高,消光比与偏振光更强,而且体积小,重量轻,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A kind of highlight 3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亮立体3D设备
本技术涉及三维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高亮立体3D设备。
技术介绍
人类处在三维世界之中,我们的一双眼睛能够辨别周围物体的所处环境,也能感受这美妙的立体世界。以前,广泛采用的照相术和摄影术只能记录平面影像,缺乏立体慼和真实慼。近年来,3D电影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立体效果好、成本低廉、实现容易的立体显示系统是当前立体显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人工立体显示方法分为两大类:体视显示方式(Stereoscopicdisplay)与自由显示方式(AutostereoscopicDisplay)。体视显示方式借助眼镜、头盔等设备,使人的双眼同时分别看到具有视差的立体图像对,以形成立体视觉;而自由显示方式大都采用光学板,观看者不需要佩戴辅助设备就能看到立体影像。其中,体式显示方式的立体实现主要有三种:分时法,分光法和分色法。这三种式都需要通过播放平台将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分离再显示,观看者在观看时佩戴相应眼镜,使左右眼分别接收到左眼图片和右眼图片。其中,分光法立体显示系统是基于偏振分光装置的。最初从投影机出来的不同序列的图像为非偏振状态光束,通过立体成像系统配置的偏振分光装置将非偏振状态光束转化为偏振态光束。但是,现有的立体成像系统配置的偏振分光装置大多为分光棱镜,现有的分光棱镜比较大,通常由2个或3个三棱镜拼在一起,不仅体积大,运输和存储困难,成本高,而且需要采用PBS胶粘合,使偏光度存在限制,影响成像质量。在申请号为CN201420118515.7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三维投影装置,包括:依次位于光轴上的投影机(108)、偏振分光棱镜(100)、第一偏振光控制器(104)、透镜(103)和幕布(107);其中,所述投影机(108)发射的光通过所述偏振分光棱镜(100),形成上偏振光、下偏振光和中间偏振光,且中间光路通过所述偏振分光棱镜(100)、第一偏振光控制器(104)、透镜(103)并打入到幕布(107)上。但是上述公开的三维投影装置,其中采用3个三棱镜拼成一个分光棱镜,运用在3D设备后使整个设备体积大,运输和存储困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亮立体3D设备,该设备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高亮立体3D设备,该设备装配简单,结构设置合理,采用新型平板分光板后偏光度高,消光比与偏振光更强,实现高亮的成像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高亮立体3D设备,包括有壳体、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所述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反射镜与新型平板分光板分别倾斜设置在壳体内,且所述反射镜与新型平板分光板平行设置,光束从壳体的一侧穿入,照射在新型平板分光板上,新型平板分光板将光束处理分成两部分光束,一部分光束穿透新型平板分光板后经过主光路结构穿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主光路,另一部分光束反射到反射镜后,再反射到副光路结构后穿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副光路。在本技术中,通过上述设置,使副光路与主光路光束合束,实现高亮的成像效果;该设备装配简单,结构设置合理,采用新型平板分光板后,不仅偏光度高,消光比与偏振光更强,实现高亮的成像效果,而且使该设备整体的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的容纳腔,所述新型平板分光板倾斜设置在容纳腔的下部,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对应新型平板分光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主光路出射窗和入射窗,所述主光路结构设置在新型平板分光板与主光路出射窗之间,所述反射镜倾斜设置在容纳腔的上部,且所述反射镜位于新型平板分光板的正上方,所述壳体的前侧对应反射镜的位置设置有副光路出射窗,所述副光路结构设置在反射镜与副光路出射窗之间,光束从壳体一侧的入射窗穿入,照射在新型平板分光板上,新型平板分光板将光束处理分成两部分光束,一部分光束沿水平方向穿透新型平板分光板后经过主光路结构穿出壳体的另一侧的主光路出射窗,另一部分光束竖直向上反射到反射镜后,再反射到副光路结构后沿水平方向穿出壳体的另一侧的副光路出射窗。在本技术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更好的使副光路与主光路光束合束,实现高亮的成像效果,而且上述结构设置紧凑合理,方便装配,减小了整个设备的体积,降低了生产与运输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分光板包括有光学薄膜、用于镜面增亮的偏光片和用于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光学玻璃,所述光学薄膜固定在光学玻璃的一侧面,所述偏光片固定在光学玻璃的另一侧面。在本技术中,可以根据需要镀制不同性能的光学薄膜,通过偏光片、光学薄膜和光学玻璃结合成新型平板分光板,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而且用在3D设备上,偏光度高,消光比与偏振光更强,能够实现高亮的成像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玻璃与偏光片均为1片,1片光学玻璃的一侧面镀制有用于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AR膜,1片光学玻璃的另一侧面胶合有1片偏光片。在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结构组合成的新型平板分光板,在实现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同时运用在3D设备上还能够实现较好的成像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玻璃为2片,所述偏光片为1片,1片偏光片胶合在2片光学玻璃之间,其中一片光学薄膜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侧面镀制有用于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AR膜,另一片光学薄膜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侧面镀制有用于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AR膜或者用于滤光的UVIR膜。在本技术中,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实现组合成新型平板分光板,这样用在3D设备上,偏光度高,消光比与偏振光更强,能够实现高亮的成像效果,而且能够比现有的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有前盖、后盖、左侧板、右侧板和底座,所述前盖、后盖、左侧板、右侧板均固定在底座上,且与底座围合形成容纳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的容纳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分光板支架,所述新型平板分光板通过分光板支架倾斜固定在底座上。在本技术中,通过前盖、后盖、左侧板、右侧板和底座的设置,使该设备装配简单,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分光板支架的设置,能够将分光板倾斜固定在底座上,结构稳定,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地,分光板支架包括有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所述左侧支架与右侧支架上均设置有长度与新型平板分光板相适配的斜面固定平台,所述新型平板分光板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斜面固定平台上,从而实现倾斜固定在底座上。在本技术中,通过左侧支架、右侧支架与其斜面固定平台的设置,能够更加稳固的将分光板倾斜固定在底座上,结构稳定,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后盖顶部设置有提手,所述入射窗设置在后盖的下部,所述入射窗上还设置有入射口玻璃,所述主光路出射窗设置在前盖的上部,所述副光路出射窗设置在前盖的下部,所述入射窗、主光路出射窗和副光路出射窗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副光路出射窗位于主光路出射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亮立体3D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所述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反射镜与新型平板分光板分别倾斜设置在壳体内,且所述反射镜与新型平板分光板平行设置,光束从壳体的一侧穿入,照射在新型平板分光板上,新型平板分光板将光束处理分成两部分光束,一部分光束穿透新型平板分光板后经过主光路结构穿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主光路,另一部分光束反射到反射镜后,再反射到副光路结构后穿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副光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亮立体3D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所述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反射镜与新型平板分光板分别倾斜设置在壳体内,且所述反射镜与新型平板分光板平行设置,光束从壳体的一侧穿入,照射在新型平板分光板上,新型平板分光板将光束处理分成两部分光束,一部分光束穿透新型平板分光板后经过主光路结构穿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主光路,另一部分光束反射到反射镜后,再反射到副光路结构后穿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副光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立体3D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主光路结构、副光路结构、反射镜和新型平板分光板的容纳腔,所述新型平板分光板倾斜设置在容纳腔的下部,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对应新型平板分光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主光路出射窗和入射窗,所述主光路结构设置在新型平板分光板与主光路出射窗之间,所述反射镜倾斜设置在容纳腔的上部,且所述反射镜位于新型平板分光板的正上方,所述壳体的前侧对应反射镜的位置设置有副光路出射窗,所述副光路结构设置在反射镜与副光路出射窗之间,光束从壳体一侧的入射窗穿入,照射在新型平板分光板上,新型平板分光板将光束处理分成两部分光束,一部分光束沿水平方向穿透新型平板分光板后经过主光路结构穿出壳体的另一侧的主光路出射窗,另一部分光束竖直向上反射到反射镜后,再反射到副光路结构后沿水平方向穿出壳体的另一侧的副光路出射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立体3D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板包括有光学薄膜、用于镜面增亮的偏光片和用于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光学玻璃,所述光学薄膜固定在光学玻璃的一侧面,所述偏光片固定在光学玻璃的另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亮立体3D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与偏光片均为1片,1片光学玻璃的一侧面镀制有用于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AR膜,1片光学玻璃的另一侧面胶合有1片偏光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亮立体3D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为2片,所述偏光片为1片,1片偏光片胶合在2片光学玻璃之间,其中一片光学薄膜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侧面镀制有用于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AR膜,另一片光学薄膜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侧面镀制有用于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AR膜或者用于滤光的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杨思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德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