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61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具有较小的尺寸,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功能,能够防止产生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臭氧。该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一对放电电极,设置于该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接地电极,设置于该对放电电极之间;一对绝缘介电层,设置于该接地电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电源,分别连接于该接地电极和该放电电极,以向其供应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虽然尺寸较小、但是能够防止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臭氧的、具有良好净化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通常,空气净化器去除灰尘和异味,以提供良好的环境,其广泛应用于普通家庭的起居室、车内、以及大量人员聚集的地方例如饭店、医院以及办公室等。空气净化器通常单独使用。然而,将空气净化器用作安装于例如空调等家用器具上的辅助装置是一种趋势。换句话说,近年来,很多家用器具被制造成不仅具有制冷/制热以及通风功能,而且具有空气净化的功能。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产生的电晕放电的示意图。参考图1,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敞开的顶部和底部表面的壳体10,设置于该壳体10内的多个接地电极20、和多个放电电极30。多个接地电极20在该壳体中彼此相距预定距离。在每隔一个接地电极20设置一个放电电极30。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接地电极20包括矩形板,并且每一放电电极30包括圆形的电线。放电电极30和接地电极20彼此以预定的间隔分开,该预定距离是大于一般数量的厘米数(a common number cm),并分别与电源50(参考图2)相连,以供应高电压。在该壳体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网状物40,以防止较大的杂质进入该壳体10。下面将简要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运行原理将在下面进行简要介绍。参考图2,当电压通过电源供应到接地电极20和放电电极30时,在接地电极20和放电电极30之间会产生用于电离周围空气的电晕放电。由于该电晕放电,在电极周围会产生用于分解空气中包含的污染物并杀菌的阴离子和臭氧。因此,通过该阴离子和臭氧可对进入到该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进行净化。同时,当大于5KV的高电压供给到接地电极20和放电电极30时,会产生电晕放电。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压被称为启动放电(onsetdischarge),并且该启动放电随着放电电极30和接地电极20之间的间隔而相同。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具有如下问题。首先,由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具有多个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使其小型化受到限制。特别地,当空气净化器安装于家用器具中时,会造成整个家用器具的尺寸增加的问题。其次,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在电晕产生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臭氧。施加到电极上的电压越高,产生的臭氧越多。臭氧是强酸物质,对空气中的有机物质起到分解作用,但对人体有害。因此,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需要后续的清理过程,以在电晕放电之后去除臭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其能够基本上排除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具有较小的尺寸,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功能,能够防止产生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臭氧。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以及特征中的一部分进行说明,另一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中得出。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被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为了获得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如此文中所描述和体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一对放电电极,设置于该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接地电极,设置于该对放电电极之间;一对绝缘介电层,设置于该接地电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电源,分别与接地电极和放电电极连接,以向其供应电压。该放电电极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该接地电极延伸的放电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是该放电端和该放电电极形成为一体结构。该电源给该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供应高频交变电压。该放电电极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该接地电极延伸的放电端,并且,该放电端与该绝缘介电层相距预定距离,以便放电。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是该间隙根据电压频率而变化,并且,该放电电极可垂直运动。同时,通过隔板将壳体分隔成多个空间,在每一空间中分别设置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并且,该绝缘介电层包括陶瓷。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箱体;入口,形成于该箱体的前表面;风扇,将室内空气通过该入口吸入到该箱体;内部热交换器,使箱体内部的空气和吸入箱体内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壳体,设置于该箱体内;一对放电电极,彼此相对地设置于该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接地电极,设置于该对放电电极之间;一对绝缘介电层,设置于该接地电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电源,分别与接地电极和放电电极连接,以供应电压。在这种情况下,该壳体设置于该入口。并且,该壳体设置成与通过入口流入的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该放电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朝向该接地电极延伸的放电端,并且,该放电端和该放电电极形成为一体结构。该电源给该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供应高频交变电压。该放电电极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该接地电极延伸的放电端,并且,该放电端与该绝缘介电层相距预定距离,以便放电。在这种情况下,该间隙根据电压频率而变化。同时,该放电电极可垂直运动。通过隔板将壳体分隔成多个空间,在每一空间中分别设置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并且,该绝缘介电层包括陶瓷。应当了解,上述的一般描述和下列的详细描述是示范性和解释性的,用于为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用于提供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理解的附图被合并并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与说明书一起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产生的电晕放电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前面的示意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侧面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空气净化器的空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例子显示于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尽可能在整个附图中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零件。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前面的示意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侧面的示意图。参考图3和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于该壳体110内的一对放电电极130和接地电极120、一对绝缘介电层140、以及分别连接放电电极130和接地电极140的电源(未示出)。放电电极130设置于该壳体110的上部和下部且彼此相对,该接地电极120设置于该放电电极13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接地电极120形成为矩形板形。该对绝缘介电层140设置于该接地电极1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换句话说,与传统的电晕放电不同,该对绝缘介电层140设置于该放电电极130和该接地电极120之间。此构造允许在放电电极130和接地电极120之间持续产生辉光放电。虽然优选该绝缘介电层由陶瓷制成,但这不是必须的。电源给放电电极130和接地电极120供应交变电压。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电源给该放电电极130和接地电极120供应高频交变电压,因为交变电压的频率越高,电极越容易产生放电。同时,朝向接地电极120延伸的至少一个放电端132设置于该放电电极130上。当电压供应到放电电极130时,由电荷集中的该放电端132将起到降低放电的启动电压(onset voltage)的作用。理想是放电端132和放电电极130形成为一体。放电端132与绝缘介电层140相距预定的距离。换句话说,放电端132与该绝缘介电层140保持预定间隙,以进行放电。在这种情况下,理想是该间隙150根据电源供应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一对放电电极,设置于该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接地电极,设置于该对放电电极之间;一对绝缘介电层,设置于该接地电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电源,分别与该接地电极和该放电电极连接,以向其供应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晧善崔仁虎金昊重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