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43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检测装置,以适用于实时在线对风道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避免使用气泵,降低成本及延长装置使用寿命。该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和采集管,壳体包括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采集管的一端与密封舱室相连,另一端伸入风道中;其中,密封舱室与电控舱室之间设置有隔板,防止待测气体进入电控舱室,采集管两侧分别为气流导入槽和气流导出槽,待测气体从采集管迎风面的气流导入槽进入密封舱室,经密封舱室后再通过采集管背风面的气流导出槽流出,替代了用气泵抽取待测气体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整机成本,重要的是气泵属于易损件且不耐用,该装置避免了气泵故障和寿命对检测装置长期使用的影响。

Gas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感监测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于风道的可检测多个参数的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有很重要的影响,空气中的污染物是很多疾病的诱发因素。目前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和直径小于10微米的粉尘颗粒物PM10,以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TVOC)、一氧化碳、臭氧,等等。PM2.5/PM10是如今雾霾污染物的主要成分,TVOC包括醛类、苯类、氨气等多种可挥发性气体。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工厂的废气排放风道、公共建筑风道中都需要设置气体检测装置以监测排放的废气,以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环境是否达标。现有的气体检测装置,大多只能检测风道中的单一气体,例如监测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也有极少数可用于监测风道中PM2.5的检测装置,但该装置均采用气泵抽气的方式将风道中的气体抽入检测装置中,然后对检测装置中的气体进行传感测量。采用气泵抽气,气泵使用时间有限,寿命较短,长期工作极易发生故障及至损坏。同时由于不同风道的压力和流量不同,若气泵间歇工作会导致气体流量变化,使得PM2.5/PM10的测量值会随着流量不同而变化,气流不稳定会造成测量偏差大,无法保证测量准确和精度。因此,设计一种可适用于长期监测风道中多个参数的气体检测装置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气体检测装置,该气体检测装置具有相互隔离的密封舱室和电气舱室,可有效防止密封舱室中的待测气体进入电控舱室,保证传感器工作的稳定风量。同时防止电控舱室的温度影响传感器测量环境的稳定。其气体采集管采用两侧的气流导入槽和气流导出槽组成,避免采用气泵抽取待测气体,该采集管的气体检测装置相比于传统的气体检测装置成本更加低廉,无需维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道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盖板,与所述壳体相匹配,用于密闭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密封舱室相连,另一端伸入风道中,以采集待测气体;其中,所述采集管将待测气体导入所述密封舱室中,所述密封舱室与所述电控舱室之间设置有隔板,防止所述密封舱室中的待测气体进入所述电控舱室,所述密封舱室中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电控舱室中设置有控制模块。优选地,所述采集管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流导入槽和气流导出槽,气流导入槽位于迎风面,气流导出槽位于背风面,根据风的压差,使导入的气流(待测气体)从采集管迎风面导入槽进入密封舱室,经密封舱室再通过采集管背风面的气流导出槽流出,以替代用气泵抽取风道中待测气体的方式。优选地,所述采集管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采集管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风道相连的法兰盘,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线以使位于所述密封舱室的气体传感器与位于所述电控舱室的控制模块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密封舱室盖板和电控舱室盖板,以分别对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进行密闭,在所述密封舱室的进风处安装有可拆卸的初效过滤器,对进入所述密封舱室的较大(5μ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毛絮进行初步过滤。优选地,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TVOC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一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臭氧传感器、硫化物传感器、氮化物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以监测不同的空气质量参数。优选地,所述密封舱室中还包括风机,通过控制所述风机以恒定转速工作,从而控制待测气体流量。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观测窗,所述观测窗的位置与所述风机相对应,可透过所述观测窗查看所述风机的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密封舱室中的气体传感器、控制单元及通信单元供电,所述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和/或通信系统进行连接,将监测数据上传。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采用低压和宽范围市电(100-240V)中的至少一种供电方式;所述通信单元包括:有线通信RS485,以及以太网络接口、无线通信WIFI、GPRS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有线通信RS485为基础通信接口,其他三种通信接口可以选择一种使用。优选地,所述电控舱室还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壳体的电控舱室和所述盖板的至少一者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该气体检测装置可实时在线对风道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通过将壳体内腔分为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使用于设置传感器的密封舱室与设置有控制模块的电控舱室相互隔离,防止待测气体进入电控舱室影响气体流量,同时防止电控舱室的温度影响传感器测量环境的稳定;并采用双面导风(管腔内一侧为进风另一侧为出风)的采集管,使其可以很便捷的安装于风道,且将进气和排气完全分离,利用迎风面与背风面之间的压差使待测气体流入密封舱室,并从背风面的气流导出槽流出。替代了用气泵抽取风道中待测气体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重要的是气泵属于易损件且不耐用,本技术避免了气泵故障和寿命对检测装置长期使用的影响,且无需维护,安装方式更加灵活;重要的还利用风机转速恒定保证待测气体流速恒定,以获取更准确稳定的空气质量测量值(主要对PM2.5/PM10的测量值)。进一步地,仅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检测装置即可实现对多种空气质量参数的检测,且采用风机对待测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迎风面与背风面所对应的气流导入槽和气流导出槽的尺寸也较大,不易堵塞,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气体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体检测装置实施例采集管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体检测装置实施例壳体及盖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气体检测装置实施例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没有详细叙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气体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可见该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00、密封舱室盖板210、电控舱室盖板220,和采集管300,其中,壳体100设置有隔板110,隔板110将壳体100的内腔分为了位于上半部分的密封舱室和位于下半部分的电控舱室,以分别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风道中的空气质量,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n盖板;与所述壳体相匹配,用于密闭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n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密封舱室相连,另一端伸入风道中,以采集待测气体;/n其中,所述采集管将待测气体导入所述密封舱室中,所述密封舱室与所述电控舱室之间设置有隔板,防止所述密封舱室中的待测气体进入所述电控舱室,所述密封舱室中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电控舱室中设置有控制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风道中的空气质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
盖板;与所述壳体相匹配,用于密闭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
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密封舱室相连,另一端伸入风道中,以采集待测气体;
其中,所述采集管将待测气体导入所述密封舱室中,所述密封舱室与所述电控舱室之间设置有隔板,防止所述密封舱室中的待测气体进入所述电控舱室,所述密封舱室中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电控舱室中设置有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由相对的两侧组成,分别设置有气流导入槽和气流导出槽,气流导入槽位于迎风面,气流导出槽位于背风面,待测气体从采集管迎风面的气流导入槽进入密封舱室,根据风的压差,使导入的气流从密封舱室再通过采集管背风面的气流导出槽流出,以替代用气泵抽取风道中待测气体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在所述壳体的背面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采集管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风道相连的法兰盘,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线以使位于所述密封舱室的气体传感器与位于所述电控舱室的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密封舱室盖板和电控舱室盖板,以分别对密封舱室和电控舱室进行密闭,在所述密封舱室的进风处安装有可拆卸的初效过滤器,对进入所述密封舱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晓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立格林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