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方程构建、能耗预测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428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32
本申请涉及一种能耗方程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应用场景下能耗变量、能耗预测目标精度以及能耗预测样本数据;根据所述能耗变量以及能耗预测目标精度构建初始能耗方程;对所述初始能耗方程采用遗传算法调整方程系数,并根据所述能耗预测样本数据,获取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在各自方程适应值最小时对应的方程系数;将获取的所述方程系数代入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得到方程适应值最小的目标能耗方程。整个过程中,基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准确构建目标能耗方程,支持在后续能耗预测过程中直接通过准确构建的目标能耗方程简单且准确预测能耗。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能耗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nergy consumption equation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rediction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耗方程构建、能耗预测方法与装置
本申请涉及能耗预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耗方程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能耗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目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课题,而能耗预测又属于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点,因此能耗预测目前受到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目前能耗预测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中。以公共建筑物内能耗预测为例,公共建筑是建筑中消耗能量水平比较高的,在民用建筑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了25%以上,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5年,我国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在以平均每年12.29%的速率增长,大型公共建筑普遍存在着高能耗、低能效的问题。所以改变其这种用能状态是我国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能耗预测是建筑能源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对建筑能耗进行正确合理的预测,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建筑能耗中的一些异常情况或者潜在的设备故障,便于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而避免能源的过度浪费。同时正确合理的建筑能耗预测还可以给管理人员合理分配能量提供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耗方程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应用场景下能耗变量、能耗预测目标精度以及能耗预测样本数据;/n根据所述能耗变量以及能耗预测目标精度构建初始能耗方程;/n对所述初始能耗方程采用遗传算法调整方程系数,并根据所述能耗预测样本数据,获取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在各自方程适应值最小时对应的方程系数;/n将获取的所述方程系数代入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得到方程适应值最小的目标能耗方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耗方程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场景下能耗变量、能耗预测目标精度以及能耗预测样本数据;
根据所述能耗变量以及能耗预测目标精度构建初始能耗方程;
对所述初始能耗方程采用遗传算法调整方程系数,并根据所述能耗预测样本数据,获取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在各自方程适应值最小时对应的方程系数;
将获取的所述方程系数代入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得到方程适应值最小的目标能耗方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能耗方程采用遗传算法调整方程系数,并根据所述能耗预测样本数据,获取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在各自方程适应值最小时对应的方程系数包括:
随机多次生成所述初始能耗方程的方程系数;
根据每次随机生成的方程系数,分别生成染色体编码;
以每次生成的所述染色体编码作为个体,构建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
根据所述能耗预测样本数据和所述初始种群、并采用遗传算法,获取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在方程适应值最小时对应的方程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能耗预测样本数据和所述初始种群、并采用遗传算法,获取所述初始能耗方程在方程适应值最小时对应的方程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能耗预测样本数据和所述初始种群,计算不同个体对应的所述当前初始能耗方程的适应值;
选取所述适应值小于预设阈值对应的个体,生成下一代种群;
将所述下一代种群重新作为所述初始种群,返回所述根据所述能耗预测样本数据和所述初始种群,计算所述当前初始能耗方程的适应值的步骤,并记录返回迭代次数,直至所述返回迭代次数大于预设种群迭代次数;
根据最新的种群,确定所述当前初始能耗方程在方程适应值最小时对应的方程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所述适应值小于预设阈值对应的个体,生成下一代种群包括:
采用轮盘赌式选择策略,根据预设交叉率和所述适应性值,在所述初始种群选取所述适应值小于预设阈值对应的个体;
对选取的个体进行影响系数跃迁,构成优质种群;
在所述初始种群中选取与所述预设交叉率对应数量的个体,形成多个个体对;
对各所述个体对随机采用单点交叉和均勾交叉进行交换,以产生两个后代个体,并将所述后代个体补充至所述优质种群,生成下一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镨鋆朱玺倪红波胡晓
申请(专利权)人: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