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高效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36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低能耗高效冷却塔,包括下壳体和散热金属箱板,所述下壳体顶部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设置有排气扇,所述下壳体外部壁上设置有进气网窗,所述进气网窗正下方设置有所述散热金属箱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金属箱板和散热扇,可及时对回收水容器中的循环水冷剂进行降温,以便于持续使用,进而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冷却效率。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能耗高效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涉及低能耗高效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常见的冷却塔在循环使用冷却水时,水温度不能及时有效的降低,导致介质的温度不能够高效的冷却,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冷却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低能耗高效冷却塔,解决现有冷却塔在循环使用冷却水时,水温度不能及时有效的降低,导致介质的温度不能够高效的冷却,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冷却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低能耗高效冷却塔,包括下壳体和散热金属箱板,所述下壳体顶部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设置有排气扇,所述下壳体外部壁上设置有进气网窗,所述进气网窗正下方设置有所述散热金属箱板,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热介质管,所述热介质管一侧设置有冷介质管,所述下壳体正下方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有两个,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喷淋箱,所述喷淋箱一侧壁上设置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送水管另一端设置有喷淋头,所述热介质管和所述冷介质管一端均设置有蛇管,所述水泵正下方设置有回收水容器。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上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排气扇与所述电机通过轴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气扇和所述电机用来排出装置内部的热蒸汽。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网窗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支撑腿与所述下壳体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网窗用来进入空气,加快冷却系统的冷却。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管和所述冷介质管均与所述下壳体插接,所述散热扇与所述支撑腿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扇用来加快降低所述散热金属箱板的外部温度。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箱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送水管与所述喷淋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水泵和所述喷淋头均与所述送水管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泵和所述喷淋头均与所述送水管插接,所述喷淋箱底部为镂空结构,用来漏下冷却的水。进一步的,所述蛇管与所述热介质管以及所述冷介质管均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介质管为降温后的原料排出管。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水容器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散热金属箱板成型于所述回收水容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回收水容器用来收集下漏的冷却水。(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冷却塔在循环使用冷却水时,水温度不能及时有效的降低,导致介质的温度不能够高效的冷却,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冷却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金属箱板和散热扇,可及时对回收水容器中的循环水冷剂进行降温,以便于持续使用,进而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冷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低能耗高效冷却塔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低能耗高效冷却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低能耗高效冷却塔中回收水容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低能耗高效冷却塔中蛇管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下壳体;2、支撑腿、3、上壳体;4、电机;5、热介质管;6、冷介质管;7、散热金属箱板;8、进气网窗;9、送水管;10、水泵;11、回收水容器;12、蛇管;13、排气扇;14、散热扇;15、喷淋头;16、喷淋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低能耗高效冷却塔,包括下壳体1和散热金属箱板7,下壳体1顶部设置有上壳体3,上壳体3内设置有电机4,电机4底部设置有排气扇13,下壳体1外部壁上设置有进气网窗8,进气网窗8正下方设置有散热金属箱板7,下壳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支撑腿2之间设置有热介质管5,热介质管5一侧设置有冷介质管6,下壳体1正下方设置有散热扇14,散热扇14有两个,下壳体1内设置有喷淋箱16,喷淋箱16一侧壁上设置有送水管9,送水管9一端设置有水泵10,送水管9另一端设置有喷淋头15,热介质管5和冷介质管6一端均设置有蛇管12,水泵10正下方设置有回收水容器11。上壳体3与下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电机4与上壳体3通过螺栓连接,排气扇13与电机4通过轴件转动连接,排气扇13和电机4用来排出装置内部的热蒸汽。进气网窗8与下壳体1通过卡槽连接,支撑腿2与下壳体1焊接,进气网窗8用来进入空气,加快冷却系统的冷却。喷淋箱16与下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送水管9与喷淋箱16通过螺栓连接,水泵10和喷淋头15均与送水管9插接,喷淋箱16底部为镂空结构,用来漏下冷却的水。蛇管12与热介质管5以及冷介质管6均插接,冷介质管6为降温后的原料排出管。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热介质管5和冷介质管6均与下壳体1插接,散热扇14与支撑腿2通过螺栓连接,散热扇14用来加快降低散热金属箱板7的外部温度。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回收水容器11与下壳体1通过卡槽连接,散热金属箱板7成型于回收水容器11上,回收水容器11用来收集下漏的冷却水。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装置接通电源,并启动水泵10通过送水管9往喷淋头15压入水冷剂,同时电机4带动排气扇13工作,然后将热介质通过热介质管5引入到蛇管12内,蛇管12在喷淋塔中水冷的作用下进行降温,蒸汽被排气扇13对外排出,剩下的升温的水落入到回收水容器11中被循环利用,由于回收水容器11中散热金属箱板7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较大,再加上散热扇14有效的对散热金属箱板7进行散热,因此可以加速回收水容器11中水冷剂的降温,有利于循环持续使用,进而节省了水资源的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冷却效率。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低能耗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和散热金属箱板(7),所述下壳体(1)顶部设置有上壳体(3),所述上壳体(3)内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底部设置有排气扇(13),所述下壳体(1)外部壁上设置有进气网窗(8),所述进气网窗(8)正下方设置有所述散热金属箱板(7),所述下壳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之间设置有热介质管(5),所述热介质管(5)一侧设置有冷介质管(6),所述下壳体(1)正下方设置有散热扇(14),所述散热扇(14)有两个,所述下壳体(1)内设置有喷淋箱(16),所述喷淋箱(16)一侧壁上设置有送水管(9),所述送水管(9)一端设置有水泵(10),所述送水管(9)另一端设置有喷淋头(15),所述热介质管(5)和所述冷介质管(6)一端均设置有蛇管(12),所述水泵(10)正下方设置有回收水容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低能耗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和散热金属箱板(7),所述下壳体(1)顶部设置有上壳体(3),所述上壳体(3)内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底部设置有排气扇(13),所述下壳体(1)外部壁上设置有进气网窗(8),所述进气网窗(8)正下方设置有所述散热金属箱板(7),所述下壳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之间设置有热介质管(5),所述热介质管(5)一侧设置有冷介质管(6),所述下壳体(1)正下方设置有散热扇(14),所述散热扇(14)有两个,所述下壳体(1)内设置有喷淋箱(16),所述喷淋箱(16)一侧壁上设置有送水管(9),所述送水管(9)一端设置有水泵(10),所述送水管(9)另一端设置有喷淋头(15),所述热介质管(5)和所述冷介质管(6)一端均设置有蛇管(12),所述水泵(10)正下方设置有回收水容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与所述下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4)与所述上壳体(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排气扇(13)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良翼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