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31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机,包括底座,机箱,分隔板,压缩机,控制箱,热交换器,导向装置构成,控制箱具有控制空调机运行的电子元件;热交换器用于冷却空气;导向装置引导由热交换器冷却的空气来冷却电子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具有把通过蒸发器冷却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向控制箱引导的导向装置,能够防止控制箱的过热引起的错误操作。控制箱由具有电子元件的前侧与后侧外壳构成,电子元件及前侧外壳内部的过热空气在背面部与吸入到后侧外壳的冷气间接冷却,防止前侧外壳内部结露及进入灰尘。另外设有冷媒旁通管装置,使通过冷却循环的冷媒中的低温冷媒中的一部分经过控制箱内部,使冷却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尤其涉及防止电子元件的过热,防止压缩机及室内、室外送风机的错误操作,提高产品信赖度。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空调机是处理吸入的空气,并且供给到建筑物或室内房间,从而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的电器装置。空调机大致分为分体型空调机与一体型空调机。上述分体型空调机与一体型空调机虽然功能相同,但是分体型空调机在室内侧设置冷却装置,在室外侧设置放热及压缩装置,并且用冷媒排管连接相互分离的装置之间。同时,一体型空调机将冷却、放热的功能集合成一体,安装在房间内的墙壁或窗户上。直接吸入室内空间的空气后排出或安装在室外并且通过与室内空间连接的管道吸入室内空气后再排出。图6为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的立体示意图;7为现有技术空调机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形成空调机外观的机箱2设在室外;机箱2内划分为吸入室内空气并排出的室内侧空间,吸入室外空气并排出的室外侧空间;室内侧空间连通有把室内空气吸入到机箱2的室内侧空间的吸入管道4与从机箱2的室内侧空间向室内空间排出被冷却或加热的空气的排出管道6。如图7所示,空调机内设置有把机箱2内部划分为室内侧空间与室外侧空间的分隔板10。室外侧空间内设置有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压缩机20、被压缩机20压缩的冷媒与从室外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其冷凝的冷凝器22、把在冷凝器22冷凝的冷媒膨胀,使其成为低温低压状态的膨胀装置24。室内侧空间设置有把在膨胀装置24膨胀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与在室内吹送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作用而使其蒸发的蒸发器28。此外,空调机的室内侧空间设置有室内送风机32与室外送风机,室内送风机32产生送风力,通过吸入管道4向室内侧空间吸入室内空气后,使其通过蒸发器24,接着通过排出管道6,再排出到室内空间;室外送风机产生送风力,吸入室外空气后,使其通过冷凝器22后再次排出到室外。上述空调机的室外侧空间还设置有控制箱30,控制箱30内具有用于控制压缩机20、室内送风机32、室外送风机等的电子元件。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空调机中,室外的温度过高或压缩机等产生的热量被吸入到控制箱内部时,会使得电子元件过热。空调机的电子元件过热,会引起压缩机与室内送风机及室外送风机的错误操作,从而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机,防止电子元件的过热,提高产品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由控制箱、热交换器、导向装置构成,控制箱具有控制空调机运行的电子元件;热交换器用于冷却空气;导向装置引导由热交换器冷却的空气来冷却电子元件。上述控制箱包含有前侧外壳与后侧外壳,前侧外壳内安装有电子元件;后侧外壳与前侧外壳之间具有冷气通路,使通过导向装置引导的空气通过与前侧外壳之间的空间。上述后侧外壳形成有与导向装置相连通的吸入孔,并且形成有排出孔,排出通过后侧外壳内部的空气。上述导向装置一端位于热交换器的后侧,另一端连接在吸入孔上,使经过热交换器冷却的空气能够流入。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由冷却循环装置、控制箱、冷媒旁通管装置构成,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利用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循环的冷媒来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后,再向室外放出热量;所述控制箱内具有控制空调机运行的电子元件;所述冷媒旁通管装置向控制箱内部引导冷媒,使得在冷却循环装置内循环的冷媒冷却电子元件。上述空调机还包括吸入管道、排出管道、室内送风机、室外送风机,所述吸入管道用于引导室内的空气;所述排出管道把通过吸入管道的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引导;所述室内送风机使得室内的空气通过上述吸入管道被吸入到室内侧空间,接着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后再通过排出管道排出到室内;所述室外送风机使得吸入室外空气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具有把通过蒸发器冷却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向控制箱引导的导向装置,从而能够防止控制箱的过热引起的错误操作。此外,控制箱由具有电子元件的前侧外壳与位于前侧外壳后侧的后侧外壳构成。电子元件及前侧外壳内部的过热空气在背面部与吸入到后侧外壳的冷气间接冷却,从而防止前侧外壳内部的结露现象及进入灰尘。还有,本专利技术空调机另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有冷媒旁通管装置,使得通过冷却循环的冷媒中的低温状态的冷媒中的一部分经过控制箱内部,从而使防止控制箱过热的冷却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主要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控制箱的扩大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控制箱的扩大剖面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50底座 51吸入管道52排出管道 54机箱56分隔板60压缩机62冷凝器63膨胀装置64蒸发器65电子元件66控制箱67前侧外壳67a背面部 68后侧外壳69a吸入管 69b排出孔70室内送风机71室外送风机72电机 74室内送风风扇76风扇外壳 78室外送风风扇80导向部件 82冷气管90冷媒旁通管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主要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控制箱的扩大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由底座50、机箱54、分隔板56、压缩机60、冷凝器62、膨胀装置63、蒸发器64、控制箱66、导向装置80构成,所述机箱54安装在底座50上,形成空调机外观的同时连接有吸入、排出室内的空气的吸入管道51与排出管道52;分隔板56安装在底座50上面,把机箱54内部划分为室内侧与室外侧;压缩机60设置在室外侧用于压缩冷媒;冷凝器62是一个热交换器,设置在室外侧,使高温状态的冷媒与周边空气进行热交换作用;膨胀装置63在冷凝器62把被冷凝的冷媒膨胀为低温低压状态;蒸发器64是一个热交换器,设置在室内侧,使从膨胀装置63流入的低温状态的冷媒与所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作用后,冷却所吸入的空气;控制箱66内具有控制压缩机60、冷凝器62与蒸发器64等的电子元件65;导向装置80引导空气,使通过蒸发器64冷却的空气能够冷却电子元件65。上述空调机还包括吸入管道51、排出管道52、室内送风机70、室外送风机71,吸入管道51用于引导室内的空气;排出管道52把通过吸入管道51的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引导;室内送风机70使得室内的空气通过吸入管道51被吸入到室内侧空间,接着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后,再通过排出管道52排出到室内;室外送风机71使得吸入室外空气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上述室内送风机70由电机72、与电机72相连的室内送风风扇74、围绕室内送风风扇74周围的风扇外壳76构成。上述风扇外壳76上形成有从蒸发器64向风扇外壳76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孔77。上述控制箱66包含有前侧外壳67与后侧外壳68,前侧外壳67内安装有电子元件65;后侧外壳68与前侧外壳67之间具有冷气通路,使通过导向装置80引导的空气通过前侧外壳67之间的空间。上述前侧外壳67的后侧形成有与后侧外壳68分离的背面部67a,使通过后侧外壳68的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作用,与电子元件65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包括底座,机箱,分隔板,压缩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箱,热交换器,导向装置构成,控制箱具有控制空调机运行的电子元件;热交换器用于冷却空气;导向装置引导由热交换器冷却的空气来冷却电子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玄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