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279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光学入口、气体工质入口、液体工质入口、气体工质出口、液体工质出口;所述壳体的腔体内设有:盘管,所述盘管连接液体工质入口、液体工质的出口;吸热体;反光锥,所述反光锥相对于光学入口设置,用于将通过光学入口进入的管线进行发射至盘管和吸热体;所述气体工质入口用于供气体工质流入壳体的腔体内,气体工质通过腔体内的盘管和吸热体后经气体工质出口排出。本吸热器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失,通过液体和气体流量的调控可实现最大化利用腔内能量。

Cavity type gas-liquid two-phase heat rece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
本技术主要涉及太阳能相关
,具体是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国能源消耗量为世界第一,煤炭、石油依然是主导燃料,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总有一天会枯竭。面对这样的能源供应结构和供求矛盾,以及环境污染,寻求可再生能源以及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它具有普遍性、无害性以及持久性。中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合理开发太阳能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保障。太阳能热利用主要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形式,相较于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具有高精度的双轴跟踪系统,可以对全波段太阳光进行最大化的利用,而且发电效率较高,规模化后成本会更低。太阳能光热发电可以通过储热进行连续发电,对电冲击相对较小,所以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太阳能热利用中更有前途的利用方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按照采集方式不同分为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以及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与槽式和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相比,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聚光比和运行温度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光学入口、气体工质入口、液体工质入口、气体工质出口、液体工质出口;所述壳体的腔体内设有:/n盘管,所述盘管为双层螺旋盘管,其外圈的螺旋盘管连接液体工质入口用于实现液体工质的预热,其内圈的螺旋盘管连接液体工质的出口用于实现液体工质的加热;/n吸热体,所述吸热体包括外吸热体、中吸热体、内吸热体,其中所述外吸热体包覆于盘管外部与外圈的螺旋盘管接触,所述中吸热体设置于双层螺旋盘管之间与外圈和内圈的螺旋盘管接触,所述内吸热体设置于内圈的螺旋盘管内与内圈螺旋盘管接触;/n反光锥,所述反光锥相对于光学入口设置,用于将通过光学入口进入的管线进行发射...

【技术特征摘要】
1.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光学入口、气体工质入口、液体工质入口、气体工质出口、液体工质出口;所述壳体的腔体内设有:
盘管,所述盘管为双层螺旋盘管,其外圈的螺旋盘管连接液体工质入口用于实现液体工质的预热,其内圈的螺旋盘管连接液体工质的出口用于实现液体工质的加热;
吸热体,所述吸热体包括外吸热体、中吸热体、内吸热体,其中所述外吸热体包覆于盘管外部与外圈的螺旋盘管接触,所述中吸热体设置于双层螺旋盘管之间与外圈和内圈的螺旋盘管接触,所述内吸热体设置于内圈的螺旋盘管内与内圈螺旋盘管接触;
反光锥,所述反光锥相对于光学入口设置,用于将通过光学入口进入的管线进行发射至盘管和吸热体;
所述气体工质入口用于供气体工质流入壳体的腔体内,气体工质通过腔体内的盘管和吸热体后经气体工质出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内设有螺旋铜线,所述螺旋铜线与盘管内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体还包括后吸热体,所述后吸热体设置于盘管后方,用于使在腔体内流通的气体工质混合后经气体工质出口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体式气液两相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吸热体、中吸热体、内吸热体、后吸热体均为具有网格式孔洞的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虎刘浩闫素英吴顺利田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