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924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设置建筑逃生结构的模型,将建筑逃生结构所用到的各种参数输入系统中,将各项参数中相互的规则输入系统中,向系统中为部分变量赋值为定值输入系统中,计算出其余变量,多次为变量赋值,得出多组结果后挑选最优结果后设定建筑逃生结构的具体参数值,将最终的参数值赋予建筑逃生结构,将建筑逃生结构制作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发生火情时,逃生锁需要使用技巧不适于群众的逃生的技术问题,具有能够让群众及时逃生的优点。

A BIM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Archite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BIM,具有三重解释,分别是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化以及建筑信息管理。在BIM应用中,取的是BIM的第一重含义,即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概念是:在建设生命周期内,用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一个或多个工程目标的方法。现有技术中,施工一般用二维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很容易读错,造成施工出现错误的问题,或者用于图纸的设计本身出现错误时,不容易在二维图纸上发现造成施工错误,在使用二维图纸过程不够清晰明了。在BIM中能够将设计施工图纸做成三维图纸,在施工过程一目了然,不易出错,且出错后很容易被发现,减少了施工之后出现错误的尴尬场景。施工过程中,火灾预警逃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了能够提前发现建筑设计中逃生系统不合理,需要应用BIM建筑模型进行逃生模拟。现有的逃生系统,是通过窗边的救生索,将救生索绑在身上后,从窗户跳出,救生索具有阻尼作用,能够让逃生人员缓慢下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救生索下落时,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危险性,普通群众很难完成从救生索下降的动作,实际使用中,一般是通过消防人员带着群众或消防人员指导群众使用救生索下降,由于火情紧急,通过救生索不容易实现群众的自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系统及方法,BIM的三维模型设计,对建筑的三维模型模拟,得到安全系数较高的火灾逃生系统优点。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建筑逃生结构的模型,将建筑逃生结构所用到的各种参数输入系统中,将各项参数中相互的规则输入系统中,向系统中为部分变量赋值为定值输入系统中,计算出其余变量,多次为变量赋值,得出多组结果后挑选最优结果后设定建筑逃生结构的具体参数值,将最终的参数值赋予建筑逃生结构,将建筑逃生结构制作出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建筑逃生结构用到的参数输入系统中,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能够快速的得出结果,通过对各项蚕食的变量赋值,经过多组结果的对比,得到建筑逃生结构中用到的最优参数,在进行对建筑逃生结构的制作,能够节约建筑逃生结构的试验成本,节约制作时间,根据不同楼层的高度,经过计算能够的得出相应的结果。进一步的,设置建筑逃生结构模型的步骤包括,S1.1:设置软质套筒模型;S1.2:在套筒模型内设置弹性套模型,定义弹性套模型的弹力为Fn;S1.3:在弹性套模型内设置与弹性套模型滑移连接的救生箱模型,为套筒和弹性套的高度定义变量L。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质套筒内设置弹性套,通过弹性套的弹力能够对逃生箱的下落提供阻力,逃生箱下落过程中,经过BIM的模拟计算能够得出更合理的逃生箱的下落速度。进一步的,步骤S1.3中,将套筒模型和弹性套模型的高度分成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并分别定义变量L0、L1以及L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套筒模型设置为三段,在建筑逃生结构中,逃生箱的下落能够在三段中作出不同的运动速度,先加速、再匀速、再减速,进而能够让逃生箱的下落速度更快,并在逃生箱落地时的速度更小。进一步的,制作模型后通过BIM进行数据模拟,救生箱从套筒内滑动,在第一段加速运动,第二段匀速运动,第三段减速运动,设定初始速度为0,最终速度为0,改变L0、L1以及L2的值进行多次模拟得出弹性套模型的弹力Fn与第二段的速度V0以及运动时间的关系,设定V0不超过2.3m/s,得出模拟的最短时间时Fn在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中各自的值,其中L1、L2以及L3中的和设置为定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段定值的位移距离,计算出弹性套所需弹力Fn的合理值,在最高速度达到2.3m/s能够在保证人体安全的前提下,具有足够大的速度让逃生的时间减少。进一步的,制作出建筑逃生结构后在套筒顶部设置固定连接在套筒上的硬质的固定套,在救生箱外侧设置与救生箱固定连接的卡接环,在固定套内部设置固定在固定套上的与卡接环配合卡接的固定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套与固定环的卡接,让逃生者进入到逃生箱内后能够让有所准备,打开卡接结构在进行下落,避免踩到逃生箱时即进行下落,导致逃生者不敢进入逃生箱。进一步的,在设置卡接环与固定环的卡接时,在固定环上垂直穿入转动杆,在转动杆上垂直固定一个卡接杆,将卡接杆设置在固定环的上表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杆让卡接环与固定环实现卡接,进而能够让固定套与逃生箱在初始状态下实现相对固定,转动杆经过转动后让固定环与卡接环之间的卡接断开,让逃生箱下落。进一步的,系统中设置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输入建筑逃生结构模型的所有变量、常量以及各个变量和定量的相互关系,所述向系统中为部分变量赋值为定值输入系统中的具体操作为,向系统中为部分变量赋值为定值输入数据库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库能够实现信息的存储,减少信息的丢失,且,由于多次进行数据输入、匹配,计算,通过数据库中存储每次都要使用的数据,能够减少数据输入次数,通过从数据库中调用,即可时间每次模拟的计算。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建立建筑逃生结构的模型的建模单元、用于存储建模单元各项数据参数的相关规则关系的数据库、用于接收输入系统的数据,将数据对应匹配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将建筑结构模型的各项数据赋值的赋值单元、利用赋值单元,将各项数据匹配建筑模型的运动参数后生成数据结果以及生成运动动画的模拟单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建筑逃生结构中,通过套筒、弹性套以及救生圈的设置能够在逃生过程在对逃生者进行保护,让逃生者敢于进入救生圈;2、通过BIM的模拟,让建筑逃生结构设计过程中,能够提前进行计算,得到建筑逃生结构用到的参数,进而进行材料的选取,减少了建筑逃生结构的试验过程中耗费的材料以及时间;3、通过卡接环以及固定环的设置,能够让逃生者站在逃生箱内时,能够保持逃生箱的静止,相对用逃生锁下落,降低了逃生者的胆怯。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中的建筑逃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2中的展示连接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套筒;2、弹性套;3、逃生箱;4、固定环;5、卡接环;6、连接结构;60、转动杆;61、卡接杆;7、固定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设计建筑逃生结构;第二步,将建筑逃生结构通过BIM做成建筑模型;第三步,输入建筑逃生结构的已知的定值数据以及可变数据;第四步,设定可变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改变其他可变数据多次模拟,直至达到数据合理;第五步,筛选出所有合理数据,再次缩小数据改变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建筑逃生结构的模型,将建筑逃生结构所用到的各种参数输入系统中,将各项参数中相互的规则输入系统中,向系统中为部分变量赋值为定值输入系统中,计算出其余变量,多次为变量赋值,得出多组结果后挑选最优结果后设定建筑逃生结构的具体参数值,将最终的参数值赋予建筑逃生结构,将建筑逃生结构制作出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建筑逃生结构的模型,将建筑逃生结构所用到的各种参数输入系统中,将各项参数中相互的规则输入系统中,向系统中为部分变量赋值为定值输入系统中,计算出其余变量,多次为变量赋值,得出多组结果后挑选最优结果后设定建筑逃生结构的具体参数值,将最终的参数值赋予建筑逃生结构,将建筑逃生结构制作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建筑逃生结构模型的步骤包括,S1.1:设置软质套筒(1)模型;S1.2:在套筒(1)模型内设置弹性套(2)模型,定义弹性套(2)模型的弹力为Fn;S1.3:在弹性套(2)模型内设置与弹性套(2)模型滑移连接的救生箱模型,为套筒(1)和弹性套(2)的高度定义变量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将套筒(1)模型和弹性套(2)模型的高度分成三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并分别定义变量L0、L1以及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的BIM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模型后通过BIM进行数据模拟,救生箱从套筒(1)内滑动,在第一段加速运动,第二段匀速运动,第三段减速运动,设定初始速度为0,最终速度为0,改变L0、L1以及L2的值进行多次模拟得出弹性套(2)模型的弹力Fn与第二段的速度V0以及运动时间的关系,设定V0不超过2.3m/s,得出模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友军朱念霞周寿军钟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