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在海量数据的计算场景下,如:运营商的计费系统、信令数据分析等,日均访问数据量达到甚至超过百亿次,单次计算耗时仅为毫秒级。随之而来的跨网络通信带来的耗时对计算性能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通过增加并行度和扩容硬件的方式产生会增加巨大的开销。目前应用端的近端缓存是缓解跨网络数据访问效率低的主要手段,但是近端缓存因容量受限通常依赖数据访问频度及过期算法来实现数据失效与清理,通过未命中数据而跨网络访问远程数据。因各应用节点处理业务数据差异存在各应用节点缓存数据不一致、数据被动更新缓慢等弊端,且存在应用局限性,不能满足高精度计算场景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和精度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访问包括第一缓存层和第二缓存层的应用端缓存层,来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用户发送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用于获取目标数据;/n响应于所述访问信息从应用端缓存层获取目标数据,所述应用端缓存层包括第一缓存层和第二缓存层,所述第一缓存层的平均访问度高于所述第二缓存层的平均访问度;/n若在所述第一缓存层没有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则从第二缓存层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用于获取目标数据;
响应于所述访问信息从应用端缓存层获取目标数据,所述应用端缓存层包括第一缓存层和第二缓存层,所述第一缓存层的平均访问度高于所述第二缓存层的平均访问度;
若在所述第一缓存层没有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则从第二缓存层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在所述第一缓存层没有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则从第二缓存层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缓存层获取到目标数据的部分数据,则从所述第二缓存层获取除所述目标数据的部分数据以外的目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应用端缓存层进行数据维护管理和/或同步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应用端缓存层进行数据维护管理,包括:
分别将所述第一缓存层和所述第二缓存层中的数据按照访问度顺序排列,得到按照访问度顺序实时排列的第一缓存层数据集和第二缓存层数据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按照所述访问度顺序实时排列的第一缓存层数据集和第二缓存层数据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缓存层数据集中的第一交换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缓存层数据集中的第二交换数据;
将所述第一交换数据与所述第二交换数据进行交换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数据的访问度均低于所述第一缓存层数据集中除所述第一交换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且所述第二交换数据的访问度均高于所述第二缓存层数据集中除所述第二交换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应用端缓存层进行同步管理,包括:
确定分布式缓存层是否存在新数据;
若分布式缓存层存在新数据,则获取所述新数据;
将所述新数据分别存储于所述第一缓存层和所述第二缓存层;
根据所述新数据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王娟,陈劼,庆祖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