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标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14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标灯,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外围设置有折射光棱组及弧形凸面区;所述弧形凸面区为从灯罩外围圆滑过渡凸起的一区域,所述折射光棱组包括上坡斜面及下坡斜面,所述上坡斜面从灯罩外围端面向外延伸直至与下坡斜面一端成角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降低能耗透镜,在灯器整体制作上实现小体积,减低制作成本,本专利灯罩360度外侧环形处凸出弧形灯罩及折射挡光棱角线,使二条发射光线重叠于一个光源点上,提高单点灯射光光强,多条折射挡光棱镜,将灯罩腔内的余光折射到挡光棱角板,通过棱角反射角度将光聚集、挤压到透镜外部,形成光束。

A kind of beacon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标灯
本技术属于航标灯
,具体涉及一种航标灯。
技术介绍
航标灯是安装在某些航标上的一类交通灯,在夜间发出规定的灯光颜色和闪光频率,达到规定的照射角度和能见距,对夜行的船舶进行指引。航标灯可分为固定灯标、灯浮标和灯船是作导航和警告用的信标,灯塔在海上昼夜发出可识信号,供船舶测定位置和向船舶提供危险警告。航标灯多使用蓄电池作电源。小型灯塔已采用太阳能电池,大型灯塔则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主电源。现有航标灯灯罩水平光扩散角依赖于光源自身发散角,要提高实际有效光强,必须要增加功率,增加光源亮度满足可见光强,通过增加功耗提高侧面光强来增加可见度,带来负面影响是正面光强是侧面光强的几十倍,使能耗带来很大浪费,且还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标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标灯,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外围设置有折射光棱组及弧形凸面区;所述弧形凸面区为从灯罩外围圆滑过渡凸起的一区域,所述折射光棱组包括上坡斜面及下坡斜面,所述上坡斜面从灯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2),所述灯罩(2)外围设置有折射光棱组(5)及弧形凸面区(16);所述弧形凸面区(16)为从灯罩(2)外围圆滑过渡凸起的一区域,所述折射光棱组(5)包括上坡斜面(5a)及下坡斜面(5b),所述上坡斜面(5a)从灯罩(2)外围端面向外延伸直至与下坡斜面(5b)一端成角度连接,所述下坡斜面(5b)远离所述上坡斜面(5a)的一端向灯罩(2)外围端面延伸直至与上坡斜面(5a)连接;且所述上坡斜面(5a)与灯罩(2)外围端面成钝角连接,所述下坡斜面(5b)与灯罩(2)外围端面成锐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2),所述灯罩(2)外围设置有折射光棱组(5)及弧形凸面区(16);所述弧形凸面区(16)为从灯罩(2)外围圆滑过渡凸起的一区域,所述折射光棱组(5)包括上坡斜面(5a)及下坡斜面(5b),所述上坡斜面(5a)从灯罩(2)外围端面向外延伸直至与下坡斜面(5b)一端成角度连接,所述下坡斜面(5b)远离所述上坡斜面(5a)的一端向灯罩(2)外围端面延伸直至与上坡斜面(5a)连接;且所述上坡斜面(5a)与灯罩(2)外围端面成钝角连接,所述下坡斜面(5b)与灯罩(2)外围端面成锐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坡斜面(5b)远离所述上坡斜面(5a)的一端与弧形凸面区(16)一侧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光棱组(5)包括第一折射光棱(501)和第二折射光棱(502),所述第一折射光棱(501)的下坡斜面(5b)与第二折射光棱(502)的上坡斜面(5a)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光棱组(5)、弧形凸面区(16)的个数至少1个,且每两个所述相邻折射光棱组(5)之间由弧形凸面区(1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整体为圆柱体,且圆柱体上端面为圆锥状,所述灯罩(2)为内部中空结构。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视觉航标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