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946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滑块本体以及设置在滑块本体上的滚珠循环系统,滚珠循环系统包括纵向设置在滑块本体侧壁内的滚珠循环通道及沿滑块槽口内壁面设置的纵向滚道,滑块本体的两端还固定连接有端盖,滑块本体的底壁内纵向设置若干个贯通底壁的圆柱形空腔,相邻两个空腔的端部通过端盖内的U型连通腔相连通并形成S型通路,S型通路的两端分别与端盖内的L型连接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滑块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降低滑块的自重,降低滑块在使用中的惯性,改善滑块的散热性,提高运动精度,延长使用寿命。

Hollow slide block for linear guide 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
本技术涉及直线导轨副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
技术介绍
直线导轨副多用于自动化机械上,尤其在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机械结构上,虽然现存技术中运用钢珠滚动导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滑块的精度,但是现存滑块自重较大,惯性较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滑块的控制精度。同时,直线导轨副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环境温度及自身工作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升温,影响直线导轨副的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滑块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降低滑块的自重,降低滑块在使用中的惯性,改善滑块的散热性,提高运动精度,延长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滑块本体以及设置在滑块本体上的滚珠循环系统,所述滚珠循环系统包括纵向设置在滑块本体侧壁内的滚珠循环通道及沿滑块槽口内壁面设置的纵向滚道,所述滑块本体的两端还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滑块本体的底壁内纵向设置若干个贯通底壁的圆柱形空腔,所述相邻两个空腔的端部通过端盖内的U型连通腔相连通并形成S型通路,所述S型通路的两端分别与端盖内的L型连接嘴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数量N为偶数时,所述滑块本体一端的端盖上设置N/2个U型连通腔且在另一端的端盖上设置两个L型连接嘴,所述两个L型连接嘴之间设置N/2-1个U型连通腔,所述空腔与U型连通腔组成S型通路。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数量N为奇数时,所述滑块本体两端的端盖上均设置(N-1)/2个U型连通腔以及1个L型连接嘴,所述空腔与U型连通腔组成S型通路。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平行设置在底壁内部,所述U型连通腔的底部设置在端盖内且通过伸出端盖的连接头与空腔相连接;所述L型连接嘴的一端为连接头且另一端由端盖的顶面或侧面伸出并在伸出端设置卡接头。进一步的,所述S型通路内填充液态蓄冷介质并通过L型连接嘴与液态蓄冷介质循环系统相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滑块本体的底壁内设置空腔,有效地降低了滑块的自重,降低了滑块在使用中的惯性,提高了滑块的控制精度。同时空腔连通形成S型通路,能够改善滑块的散热性,提高运动精度,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滑块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滑块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滑块本体的截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端盖的截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端盖的截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滑块的立体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滑块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滑块本体的截面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端盖的截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滑块本体,11-底壁,20-滚珠循环通道,21-纵向滚道,30-端盖,31-U型连通腔,32-L型连接嘴,33-连接头,40-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如图1、图2、图3所示,中空式滑块包括滑块本体10、滚珠循环系统、端盖30、空腔40。本实施例中,滑块本体10是一体铸造成型,在滑块本体10上设置有滚珠循环系统,滚珠循环系统包括滚珠循环通道20以及纵向滚道21,滚珠循环通道20纵向设置在滑块本体10侧壁内,纵向滚道21沿滑块槽口内壁面设置,滑块本体10的底壁11内纵向设置若干个贯通底壁11的圆柱形空腔40,空腔40平行设置在底壁11内部。滑块本体10的两端还固定连接有端盖30,相邻两个空腔40的端部通过端盖30内的U型连通腔31相连通并形成S型通路,S型通路的两端分别与端盖30内的L型连接嘴3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端盖30内设置U型连通腔31和/或L型连接嘴32。U型连通腔31的底部设置在端盖30内且通过伸出端盖30的连接头33与空腔40相连接;L型连接嘴32的一端为连接头33且另一端由端盖30的顶面或侧面伸出并在伸出端设置卡接头。本实施例中,空腔40的数量N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本实施例中空腔40的数量N选择为偶数,如图2所示,空腔40的数量为四个。当空腔40的数量为偶数时,滑块本体10两端的端盖30的结构不一样,在滑块本体10一端的端盖30上设置N/2个U型连通腔31,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如图5所示;在滑块本体10另一端的端盖30上设置两个L型连接嘴32,并在两个L型连接嘴32之间设置N/2-1个U型连通腔31,本实施例中为一个,如图4所示。四个空腔40与端盖30内U型连通腔31组成S型通路。本实施例中,S型通路内填充液态蓄冷介质并通过L型连接嘴32与液态蓄冷介质循环系统相连接。可选择水作为液态蓄冷介质。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如图6、图7、图8所示,滑块本体10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中,端盖30内设置U型连通腔31和/或L型连接嘴32。U型连通腔31的底部设置在端盖30内且通过伸出端盖30的连接头33与空腔40相连接;L型连接嘴32的一端为连接头33且另一端由端盖30的顶面或侧面伸出并在伸出端设置卡接头。本实施例中,空腔40的数量N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本实施例中空腔40的数量N选择为奇数,如图7所示,空腔40的数量为五个。当空腔40的数量为偶数时,滑块本体10两端的端盖30的结构相同,滑块本体10两端的端盖30上均设置(N-1)/2个U型连通腔31,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同时设置1个L型连接嘴32,如图9所示;五个空腔40与端盖30内U型连通腔31组成S型通路。本实施例中,S型通路内填充液态蓄冷介质并通过L型连接嘴32与液态蓄冷介质循环系统相连接。可选择水作为液态蓄冷介质。本技术提供的中空式滑块,能够满足高精度作业的滑块,通过降低滑块自重,解决了滑块自身惯性对滑块作业的影响,提高了滑块的控制精度,可广泛应用于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机械结构上。以上所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滑块本体(10)以及设置在滑块本体(10)上的滚珠循环系统,所述滚珠循环系统包括纵向设置在滑块本体(10)侧壁内的滚珠循环通道(20)及沿滑块槽口内壁面设置的纵向滚道(21),所述滑块本体(10)的两端还固定连接有端盖(3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10)的底壁(11)内纵向设置若干个贯通底壁(11)的圆柱形空腔(40),相邻两个所述空腔(40)的端部通过端盖(30)内的U型连通腔(31)相连通并形成S型通路,所述S型通路的两端分别与端盖(30)内的L型连接嘴(3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滑块本体(10)以及设置在滑块本体(10)上的滚珠循环系统,所述滚珠循环系统包括纵向设置在滑块本体(10)侧壁内的滚珠循环通道(20)及沿滑块槽口内壁面设置的纵向滚道(21),所述滑块本体(10)的两端还固定连接有端盖(3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10)的底壁(11)内纵向设置若干个贯通底壁(11)的圆柱形空腔(40),相邻两个所述空腔(40)的端部通过端盖(30)内的U型连通腔(31)相连通并形成S型通路,所述S型通路的两端分别与端盖(30)内的L型连接嘴(3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线导轨副的中空式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0)的数量N为偶数时,所述滑块本体(10)一端的端盖(30)上设置N/2个U型连通腔(31)且在另一端的端盖(30)上设置两个L型连接嘴(32),所述两个L型连接嘴(32)之间设置N/2-1个U型连通腔(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维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