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连接的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92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连接的方管,属于管件技术领域,旨在达到方便对方管进行连接的效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管体通过螺杆进行连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相向的一端均开设有移动槽,第一连接体中的移动槽内滑移连接有移动板,第二连接体中的移动槽内滑移连接有与移动板铰接的铰接板,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与开设连接孔垂直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贯穿杆体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连接板和铰接板分别朝向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阵列有若干螺纹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均连接有与连接孔连接的定位螺杆。

Square tube for easy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连接的方管
本技术涉及管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连接的方管。
技术介绍
方管是方形管材的一种称呼,也就是边长相等的钢管,是带钢经过工艺处理卷制而成,大多数以钢管为多主,经过平整、卷曲、焊接形成圆管,再由圆管轧制成方形管然后剪切成需要的长度;方管按用途分为结构方管、装饰方管、建筑方管和机械方管等,目前在进行方管的连接的时候大多数采用焊接的方式,但是焊接的时候会产生焊接损伤,往往还需要进行焊缝检测,所以采用焊接方式往往会使得在对方管进行连接时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连接的方管,具有方便对方管进行连接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连接的方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均通过螺杆与管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相向的一端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体中的移动槽内滑移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第二连接体中的移动槽内滑移连接有与移动板铰接的铰接板,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与开设连接孔垂直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贯穿杆体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板和铰接板分别朝向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阵列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均连接有与连接孔连接的定位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两个管体进行连接的时候,通过螺杆将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与管体连接,使得管体不易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离;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通过移动板和铰接板进行连接,使得在进行连接管体时,可以实现管体相互接触的连接和相互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连接;在进行连接时,移动板和铰接板完全位于移动槽内的时候,需要连接的管体相互接触,并且通过定位螺杆与螺纹孔的连接,使得移动板和铰接板不易在移动槽内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不易分离,进而使相互连接的管体不易分离;通过拉动移动板和铰接板在移动槽内的移动,使得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不接触,并通过定位螺杆将移动板和铰接板固定在移动槽内,使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不易继续拉动,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转动,从而使两个管体之间根据需求形成一定角度,进而使得两个管体在与墙体进行固定时,相互之间呈需要的角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体开设移动槽的一端还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连接体开设第一插孔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孔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插孔沿移动槽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连接体对应第一插孔的位置设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连接体对应第一插杆位置开设有第二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管体进行接触连接的时候,第一插杆插合进第二插孔中,第二插杆插合进第一插孔中,从而使得在两个管体进行接触连接时,相互之间不易发生转动,进而使两个管体之间连接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体两侧均设有与第一插孔插合的第三插杆,所述第三插杆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插杆插合的第三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两个管体呈垂直固定时,通过转动第二连接体,使第二连接体转动至与第一连接体垂直,使得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管体进行转动,在转动至垂直位置时,移动板和铰接板也处于垂直,并通过推动与第二连接体固定的管体,使第三插杆插合进第一插孔中,移动槽一侧的第一插杆插合进第三插孔中,从而使两个管体之间形成垂直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体对应第一插杆位置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体对应第二插杆位置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插杆一侧连接有与第一固定槽连接的第一螺柱,所述第二插杆一侧连接有与第二固定槽连接的第二螺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均能够方便的拆卸和安装,使得在进行垂直连接两个管体的时候,将不需要使用到的第二插杆和第一插杆进行拆卸,使得移动板和铰接板能够方便的进行拉动和转动,从而使得方便将两个管体进行垂直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体对应第三插杆位置开设有供第三插杆收缩进第二连接体内的杆槽,所述第三插杆一端连接有顶出弹簧,所述顶出弹簧远离与第三插杆连接的一端与杆槽的槽底固定,所述杆槽槽口处铰接有封门,所述封门背离铰接的一侧与杆槽固定,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的所述管体对应杆槽和第三插孔位置开设有穿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使用第三插杆时,能够方便的将第三插杆进行收纳,使得第三插杆不易在不使用时损坏;在不使用第三插杆时,将第三插杆按进杆槽内,在将第三插杆按进杆槽内时压缩顶出弹簧,并通过封门将杆槽进行封堵,从而使在不需要第三插杆时,第三插杆不易从杆槽内弹出;在需要使用第三插杆时,解除封门对杆槽的封堵,使得第三插杆在顶出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从穿出孔中顶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插杆靠近顶出弹簧一端的外壁设有凸缘,所述杆槽靠近槽口处开设有供凸缘滑移并顶触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插杆顶出时,第三插杆上的凸缘在凹槽内滑移,并在滑移至凹槽槽口处时受凹槽顶触,从而固定第三插杆在杆槽内,进而使第三插杆不易发生移动,进而使得在第三插杆插合进第一插孔中的时候,第三插杆不易回缩进杆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体内设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包括主动杆、推动杆、过渡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第一连接体内壁连接,并与第一连接体内壁垂直,所述固定杆中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主动杆从限位孔中穿过,所述推动杆与主动杆一端连接,所述主动杆远离与推动杆连接的一端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一端与固定杆固定,另一端与主动杆远离推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杆套设限位弹簧的一端朝向第一插孔内延伸有顶出段,所述螺杆与连接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推动杆同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两个管体进行垂直固定的时候,止动件对螺杆进行止动,使得螺杆不易与第一连接体分离;在当第三插杆插合进第一插孔中的时候,第三插杆会顶触主动杆的顶出段,使主动杆在限位孔中移动,并推动过渡杆的移动,从而推动推动杆朝向螺杆中的插孔移动,在当推动杆与插孔插合时,使得螺杆不易发生转动,进而使得螺杆不易与第一连接体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体远离与移动杆铰接的一侧开设有止动孔,所述止动孔内设有止动杆,所述止动杆上套设有止动弹簧,所述止动弹簧一端与止动孔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止动杆连接,所述第一插杆对应止动杆位置开设有止动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两个管体垂直连接的时候,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管体不易发生转动,使得整体连接牢固,不仅不易移动还不易发生转动;在进行转动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管体时,通过拉动止动杆,使第一插杆能够顺利的插合进第三插孔中,在当第一插杆插合进第三插孔中时,松开对止动杆的拉动,使止动杆在止动弹簧的作用下插合进止动插孔中,从而使得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管体不易发生转动,进而使整体连接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连接体与管体通过螺杆进行连接,使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不易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连接的方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设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体(22)和第二连接体(23),所述第一连接体(22)和第二连接体(23)均通过螺杆(3)与管体(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22)和第二连接体(23)相向的一端均开设有移动槽(24),所述第一连接体(22)中的移动槽(24)内滑移连接有移动板(241),所述第二连接体(23)中的移动槽(24)内滑移连接有与移动板(241)铰接的铰接板(242),所述第一连接体(22)和第二连接体(23)与开设连接孔(21)垂直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贯穿杆体的第一固定孔(221)和第二固定孔(231),所述移动板(241)和铰接板(242)分别朝向第一固定孔(221)和第二固定孔(231)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阵列有若干螺纹孔(25),所述第一固定孔(221)和第二固定孔(231)内均连接有与连接孔(21)连接的定位螺杆(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连接的方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设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体(22)和第二连接体(23),所述第一连接体(22)和第二连接体(23)均通过螺杆(3)与管体(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22)和第二连接体(23)相向的一端均开设有移动槽(24),所述第一连接体(22)中的移动槽(24)内滑移连接有移动板(241),所述第二连接体(23)中的移动槽(24)内滑移连接有与移动板(241)铰接的铰接板(242),所述第一连接体(22)和第二连接体(23)与开设连接孔(21)垂直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贯穿杆体的第一固定孔(221)和第二固定孔(231),所述移动板(241)和铰接板(242)分别朝向第一固定孔(221)和第二固定孔(231)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阵列有若干螺纹孔(25),所述第一固定孔(221)和第二固定孔(231)内均连接有与连接孔(21)连接的定位螺杆(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连接的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2)开设移动槽(24)的一端还开设有第一插孔(222),所述第一连接体(22)开设第一插孔(222)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插杆(223),所述第一插孔(222)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插孔(222)沿移动槽(24)对称分布,
所述第二连接体(23)对应第一插孔(222)的位置设有第二插杆(233),所述第二连接体(23)对应第一插杆(223)位置开设有第二插孔(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连接的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23)两侧均设有与第一插孔(222)插合的第三插杆(236),所述第三插杆(236)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插杆(223)插合的第三插孔(2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连接的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2)对应第一插杆(223)位置开设有第一固定槽(225),所述第二连接体(23)对应第二插杆(233)位置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35),所述第一插杆(223)一侧连接有与第一固定槽(225)连接的第一螺柱(224),所述第二插杆(233)一侧连接有与第二固定槽(235)连接的第二螺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必胜必精密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