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红睡莲人工辅助越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89 阅读:5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度红睡莲人工辅助越冬方法,涉及一种人工辅助植物越冬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下列步骤:将准备好的留有5~7片心叶的印度红睡莲植株密植入贮藏池中,并在底泥表面覆盖碎沙;沿贮藏池壁注水,使水面超出底泥表面45~55cm高;将聚氯乙烯薄膜覆盖在贮藏池的上方;最后在聚乙烯薄膜上面覆盖稻草层;在整个贮藏期间,需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增加印度红睡莲植株的光照强度和贮藏池水体的温度使之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当气温持续高于18~20℃时,即可将贮藏的印度红睡莲植株移栽于露天水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因地制宜,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成本又低;适用于在亚热带地区确保印度红睡莲植株安全越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辅助植物越冬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印度红睡莲人工辅助越冬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借助冬季水体和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植物球茎不受冻,从而安全越冬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印度红睡莲(Nymphaea rubra)原产于印度中部和南部,属热带型睡莲。叶片近圆形,呈红褐色。在温暖的季节里,花朵呈紫红色;而在寒冷的季节则呈粉红色,花药及雄蕊均呈红橙色。花朵盛开时花态扁平,似星状,花瓣12~20枚;花萼呈红褐色,萼片5~7枚。由于印度红睡莲的根茎可吸收水中的铅、汞及苯酚等有毒物质,因此是净化和美化水体的优良浮叶植物。 印度红睡莲花朵夜开昼合,且具微香,非常适宜家庭居室观赏,倍受园艺工作者的重视和城乡居民的喜爱。另外,它花朵硕大,群体花期在长江流域长达6~7个月,是布置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水景作为晚间人们休闲游玩的绝佳去处。但是,由于印度红睡莲属于热带睡莲,其根茎不能长期耐0~5℃的低温,即不能在自然越冬,限制了它在园林水景绿化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园林种植者,通常挖取露地栽植的印度红睡莲植株,移入温室水池中助其越冬,这种方法一需硬件设施——温室,二需冬季加温,成本较高。无硬件加温设施的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度红睡莲人工辅助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①越冬植株的准备当池内水温降至12℃时,首先将需越冬的印度红睡莲从种植池中挖出,并将植株的老叶和病叶摘取,只留5~7片新叶;②贮藏池的选择选取阳光充足、水深稳定的水池作为贮藏地,要求池底底泥为25~35cm厚;③将步骤①中准备好的留有5~7片心叶的印度红睡莲植株按(9~11)×(14~16)cm的间距密植入步骤②选取的贮藏池中,并在底泥表面覆盖碎沙,以防植株地下块茎在贮藏过程中上浮;④沿贮藏池壁慢慢注入清水,保持水面超出底泥表面15cm高;⑤待步骤④中注入的水自然澄清后,再次沿贮藏池壁慢慢注入水,最终使水面超出底泥表面45~55cm高,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度红睡莲人工辅助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①越冬植株的准备 当池内水温降至12℃时,首先将需越冬的印度红睡莲从种植池中挖出,并将植株的老叶和病叶摘取,只留5~7片新叶;②贮藏池的选择 选取阳光充足、水深稳定的水池作为贮藏地,要求池底底泥为25~35cm厚;③将步骤①中准备好的留有5~7片心叶的印度红睡莲植株按(9~11)×(14~16)cm的间距密植入步骤②选取的贮藏池中,并在底泥表面覆盖碎沙,以防植株地下块茎在贮藏过程中上浮;④沿贮藏池壁慢慢注入清水,保持水面超出底泥表面15cm高;⑤待步骤④中注入的水自然澄清后,再次沿贮藏池壁慢慢注入水,最终使水面超出底泥表面45~55cm高,并在整个贮藏期间保持此水面高度;⑥覆膜 将厚度为0.08~0.12mm厚的聚氯乙烯薄膜覆盖在贮藏池的上方,且薄膜与池壁上表面要紧紧贴在一起,并用重木条或砖块压覆;⑦最后在聚乙烯薄膜上面覆盖5~10cm厚的稻草层;⑧在整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玲徐立铭赵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