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制冷领域的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具有至少两个气缸和两个弹簧,每个气缸设有一安装孔用于安装弹簧,依靠弹簧的弹力来使得叶片在气缸的叶片槽中进行往复运动。如图1所示,气缸105’的叶片107’设置在叶片槽120’中,叶片槽120’连有一用于安装弹簧的安装孔119’。现有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每个气缸均具有图1示出的结构,即每个气缸均需要加工一个用于安装弹簧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内设置弹簧,不但使得材料成本较高,同时也因该装配工序使得人工成本较高,还影响生产装配的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本技术通过取消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一个气缸内的叶片的弹簧,即叶片与壳体内壁之间没有抵压在叶片和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弹簧,以引入叶片槽内的壳体内高压冷媒来替代弹簧的作用,高压冷媒使得叶片的端部与旋转活塞相抵实现密封,从而使叶片在压缩机工作时实现在叶片槽中的往复运动,完成气缸内部的冷媒压缩工作,本技术只需在一个叶片的端部设置弹簧即可以实现压缩机两个气缸的工作,这样不但提高了压缩机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压缩机的装配工序以及材料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至少一第一气缸和一第二气缸,均被容置于压缩机的壳体内;一曲轴,所述曲轴的第一端与电机的转子相连,第二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内的第一旋转活塞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第一气缸(105)和一第二气缸(110),均被容置于压缩机(100)的壳体(101)内;/n一曲轴(103),所述曲轴(103)的第一端与电机的转子相连,第二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105)内的第一旋转活塞(106)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110)的第二旋转活塞(111)相连;/n一第一叶片(107),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105)的第一叶片槽(120)中,所述第一叶片槽(1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105)的内壁相连通;以及/n一第二叶片(115),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110)的第二叶片槽(121)中,所述第二叶片槽(1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110)的内壁相连通;/n其中,所述第一叶片槽(120)和第二叶片槽(121)中的一个叶片槽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101)内部的空间连通;/n所述第一叶片槽(120)和第二叶片槽(121)中的另一个叶片槽的第二端与一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叶片槽所在的气缸的气缸壁,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叶片槽中的叶片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第一气缸(105)和一第二气缸(110),均被容置于压缩机(100)的壳体(101)内;
一曲轴(103),所述曲轴(103)的第一端与电机的转子相连,第二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105)内的第一旋转活塞(106)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110)的第二旋转活塞(111)相连;
一第一叶片(107),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105)的第一叶片槽(120)中,所述第一叶片槽(1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105)的内壁相连通;以及
一第二叶片(115),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110)的第二叶片槽(121)中,所述第二叶片槽(1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110)的内壁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叶片槽(120)和第二叶片槽(121)中的一个叶片槽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101)内部的空间连通;
所述第一叶片槽(120)和第二叶片槽(121)中的另一个叶片槽的第二端与一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叶片槽所在的气缸的气缸壁,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叶片槽中的叶片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05)是上气缸,所述第二气缸(110)是下气缸;
所述第一叶片槽(120)的第二端与一第一冷媒通孔(118a)连通,所述第一冷媒通孔(118a)经过贯穿上缸盖(104)的一第一通孔(123a)与所述壳体(101)内部的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05)是上气缸,所述第二气缸(110)是下气缸;
所述第一叶片槽(120)的第二端贯通所述第一气缸(105)的气缸壁,并且经过贯穿上缸盖(104)的第一通孔(123a)与所述壳体(101)内部的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05)是上气缸,所述第二气缸(110)是下气缸;
所述第二叶片槽(121)的第二端与一第二冷媒通孔(118b)连通,所述第二冷媒通孔(118b)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易,邵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