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882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箱、PLC控制器、一体机、功能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组及电源管理模块,电池组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连接PLC控制器、一体机及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连接机箱表面的控制面板,所述电池组内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延伸至电池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功能模块中整合了多种不同功能,通过PLC控制器及一体机实现操作控制,电源模块内的电池组通过导热片传热并散热,增加了散热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质性效果包括:整合多种功能,实现一台设备执行多种工作,同时通过合理利用热传导,散热能力强,温度提示明显,便于及时发现异常。

A portable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工程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情况下对配网设备调试、巡检和维护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设备,效率较低,容易出错,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整合多种功能的设备,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如申请号CN201611251058.9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心处理单元的DTU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核心处理单元,所述核心处理单元分别与凯旋标准源、开入开出模块及待测DTU装置通信,所述凯旋标准源及开入开出模块分别与待测DTU装置通信。但现有技术的电源通常无法满足多功能下的高负荷运作,因此需要提高电源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具有完善的检测功能,同时通过独特的散热结构提高了散热能力。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箱、PLC控制器、一体机、功能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组及电源管理模块,电池组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连接PLC控制器、一体机及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连接机箱表面的控制面板,所述电池组内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延伸至电池组表面。本专利技术在功能模块中整合了多种不同功能,通过PLC控制器及一体机实现操作控制,电源模块内的电池组通过导热片传热并散热,增加了散热能力。作为优选,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模拟断路器、标准源、信号发生器及模拟DTU模块。通过多种模块的堆叠实现整合,省去携带多种设备的烦恼。作为优选,所述机箱顶部设置有前把手及后把手,所述前把手为实心把手,所述后把手中空,后把手内设置有导热条,导热条延伸至机箱内并连接电池组表面的导热片。导热条通过与导热片的连接,使得热量能够传导到后把手内,一方面增加了散热能力,另一方面人员握住把手就能知道温度是否存在异常。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组内的导热片与各个电池之间通过导热片上突出的触点接触。使用触点接触可以减少所需的导热片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组设置于机箱内后侧的中段。将电池组设置在该位置可以增加散热能力,且充放电操作时接线更便捷。作为优选,所述后把手与机箱连接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后把手内导热条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连接一体机。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导热条的温度,以此反应电池组温度,提高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后把手表面涂有随温度变化而变色的变色颜料。后把手内的导热条温度变化时,通过变色颜料可以直观看到温度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提示和参考,便于及时发现异常。作为优选,所述机箱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使机箱转移更便捷。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片为硅片,导热条为硅条。硅导热能力强。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效果包括:整合多种功能,实现一台设备执行多种工作,同时通过合理利用热传导,散热能力强,温度提示明显,便于及时发现异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拟断路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包括:1-机箱、2-功能模块、3-PLC控制器、4-电池组、5-电源管理模块、6-后把手、7-导热条、8-一体机、9-控制面板、10-导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做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箱1、PLC控制器3、一体机8、功能模块2以及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组4及电源管理模块5,电池组4通过电源管理模块5连接PLC控制器3、一体机8及功能模块2,功能模块2连接机箱1表面的控制面板9,电池组4内如图3所示,设置有导热片10,导热片10延伸至电池组4表面。本专利技术在功能模块2中整合了多种不同功能,通过PLC控制器3及一体机8实现操作控制,电源模块内的电池组4通过导热片10传热并散热,增加了散热能力。其中各模块的线缆连接在图中没有画出。机箱1顶部设置有前把手及后把手6,前把手为实心把手,后把手6中空,后把手6内设置有导热条7,导热条7延伸至机箱1内并连接电池组4表面的导热片10。导热条7通过与导热片10的连接,使得热量能够传导到后把手6内,一方面增加了散热能力,另一方面人员握住把手就能知道温度是否存在异常。电池组4设置于机箱1内后侧的中段。将电池组4设置在该位置可以增加散热能力,且充放电操作时接线更便捷。后把手6表面涂有随温度变化而变色的变色颜料。后把手6内的导热条7温度变化时,通过变色颜料可以直观看到温度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提示和参考,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机箱1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使机箱1转移更便捷。如图3所示,电池组4内的导热片10与各个电池之间通过导热片10上突出的触点接触。使用触点接触可以减少所需的导热片10材料。本实施例的导热片10为硅片,导热条7为硅条。硅导热能力强。其中功能模块2包括模拟断路器、标准源、信号发生器及模拟DTU模块。通过多种模块的堆叠实现整合,省去携带多种设备的烦恼。如图4所示是模拟断路器的电路原理图,其中芯片K1和芯片K2的HZ引脚连接遥控输入端及合闸按钮灯,芯片K1和芯片K2的FZ引脚连接遥控输入端及分闸按钮灯,芯片K1的C1、NC1以及NO1引脚连接遥信输出端子,芯片K2的C1、NC1以及NO1引脚连接继保源输入遥信。可接收DTU遥控出口信号进行开关的模拟动作变位,并反馈合分闸信号。用于判断DTU遥控功能是否正常。支持手动、自动两种模式进行控制;并有合分闸指示灯进行指示,测试人员可直观看出当前DTU的遥控状态。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把手6与机箱1连接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后把手6内导热条7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连接一体机8。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导热条7的温度,以此反应电池组4温度,提高效率。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具体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结构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关于结构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结构,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箱、PLC控制器、一体机、功能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组及电源管理模块,电池组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连接PLC控制器、一体机及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连接机箱表面的控制面板,所述电池组内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延伸至电池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箱、PLC控制器、一体机、功能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组及电源管理模块,电池组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连接PLC控制器、一体机及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连接机箱表面的控制面板,所述电池组内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延伸至电池组表面。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模拟断路器、标准源、信号发生器及模拟DTU模块。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顶部设置有前把手及后把手,所述前把手为实心把手,所述后把手中空,后把手内设置有导热条,导热条延伸至机箱内并连接电池组表面的导热片。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配电现场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陈嵘陈鼎葛琪朱翔张冲标张弛丁一岷冯健张鲲鹏郁云忠李飞伟刘聪徐筱凡钱仲恺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嘉善县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