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井口吊装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井口吊装装置,包括:第一操作平台以及吊装组件;第一操作平台设置有防喷管安装口;吊装组件包括:固定架、滑轮以及绳索,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在第一操作平台上,固定架的顶端可转动地安装有滑轮,绳索的一端用于施加作用力,绳索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用于与工具串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井口吊装装置,通过在第一操作平台上设置吊装装置,利用绳索和滑轮提拉或者下放工具串,实现对测试、试井及清蜡等入井短小沉重工具串的快速拆,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实现安全高效的施工作业。
Wellhead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口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井口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田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手段对井筒,地层开展清蜡、测试、试井等工作,以保证井筒通畅,并获得地层及生产参数等重要数据,保障油气井正常生产,指导油气田下一步生产调整等。目前,对入井工具的搬运主要靠大型吊车及人工,即:当入井工具较长、较重时,一般采用大型吊车作业,实现对工具的组装、搬运;而当入井工具较短、较轻的时候,例如,测试、试井、清蜡现场加重杆、刮蜡片、压力计等短小但沉重的作业工具串,由于采用大型吊车作业增加作业成本,因此会采用人工搬运大方式,将工具从测试平台一根根、一个个搬运到地面。采用人工搬运短小沉重的作业工具串,不仅工作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并且安全性低,特别实在高含硫化氢场所,作业人员需佩戴正压式呼吸器作业,使搬运过程增加了劳动强度和不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井口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采用人工搬运短小沉重的作业工具串,不仅工作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并且安全性低,特别实在高含硫化氢场所,作业人员需佩戴正压式呼吸器作业,使搬运过程增加了劳动强度和不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井口吊装装置,其包括:第一操作平台以及吊装组件;所述第一操作平台设置有防喷管安装口;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固定架、滑轮以及绳索,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操作平台上,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可转动地安装有所述滑轮,所述绳索的一端用于施加作用力,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用于与工具串连接。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中,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母扣,所述连接母扣用于与所述工具串上设置的连接公扣连接;所述连接母扣设置有卡槽;所述井口吊装装置还包括卡钳,所述卡钳的一端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卡钳的另一端用于与防喷管的上端口抵接。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母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卡钳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臂、第二卡接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之间的连接臂,所述第一卡接臂与其中一个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接臂与另外一个卡槽卡接。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座,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作平台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可转动地安装有所述滑轮。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和所述第二安装臂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臂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座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滑轮的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平台包括扶梯、第一支撑板以及围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边缘的护栏;所述扶梯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中,所述吊装组件还包括卷绕设备,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卷绕设备连接,以提拉或者下放所述工具串。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中,所述井口吊装装置还包括第二操作平台,所述第二操作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操作平台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操作平台设置有采油树安装口。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操作平台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面边缘位置。如上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还包括稳定架,所述稳定架包括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作平台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杆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边缘位置。本技术井口吊装装置,通过在第一操作平台上设置吊装装置,利用绳索和滑轮提拉或者下放工具串,实现对测试、试井及清蜡等入井工具串的快速拆,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实现安全高效的施工作业。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吊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连接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卡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卡钳抵接在防喷管上端口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操作平台;110:第一支撑板;120:护栏;130:扶梯;200:吊装组件;210:固定架;220:滑轮;230:绳索;300:连接扣组件;310:连接母扣;311:卡槽;312:本体;320:连接公扣;400:卡钳;410:第一卡接臂;420:第二卡接臂;430:连接臂;500:第二操作平台;510:第二支撑板;520:支撑腿;600:连接杆;1:采油树;2:油管;3:套管;4:测试车;5:防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吊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连接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卡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吊装装置的卡钳抵接在防喷管上端口时的俯视图。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井口吊装装置,其包括:第一操作平台100以及吊装组件200;第一操作平台100设置有防喷管安装口(图中并未示出);吊装组件200包括:固定架210、滑轮220以及绳索230,固定架210的底端固定在第一操作平台100上,固定架210的顶端可转动地安装有滑轮220,绳索230的一端用于施加作用力,绳索230的另一端绕过滑轮220,用于与工具串(图中并未示出)连接。具体地,第一操作平台100用于对工具串进行安装或者拆卸等,第一操作平台100可以是圆形操作平台,第一操作平台100也可以是方形操作平台,在此不做限定。第一操作平台100上设置有防喷管安装口,用于安装防喷管,以使防喷管穿过第一操作平台100,方便作业人员安装和拆卸测试、清蜡等工具串。作为一个优选地实施例,第一操作平台100包括第一支撑板110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口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操作平台以及吊装组件;/n所述第一操作平台设置有防喷管安装口;/n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固定架、滑轮以及绳索,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操作平台上,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可转动地安装有所述滑轮,所述绳索的一端用于施加作用力,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用于与工具串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操作平台以及吊装组件;
所述第一操作平台设置有防喷管安装口;
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固定架、滑轮以及绳索,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操作平台上,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可转动地安装有所述滑轮,所述绳索的一端用于施加作用力,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用于与工具串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母扣,所述连接母扣用于与所述工具串上设置的连接公扣连接;
所述连接母扣设置有卡槽;
所述井口吊装装置还包括卡钳,所述卡钳的一端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卡钳的另一端用于与防喷管的上端口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卡槽;
所述卡钳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臂、第二卡接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之间的连接臂,所述第一卡接臂与其中一个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接臂与另外一个卡槽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座,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作平台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可转动地安装有所述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口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梁洪涛,补璐璐,袁伟,王霞,苟柱银,李洪,王培俊,柴雄,周博,陈萍,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